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月港创造的中国奇迹

时间:2024-05-04

王玉磊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备受瞩目、举世关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到预定轨道,实现了筑梦九天的又一次胜利进军。

圆梦奔月、成功绕月、完美落月、再入探路、喜搭“鵲桥”……从2007年起,素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我国所有探月航天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零窗口”发射勇争奇迹

奔月,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嫦娥一号卫星,便承载了全体中国人的这个梦想。

“如果你保证火箭在‘零窗口成功发射,我保证一定实现嫦娥一号可控撞月!”嫦娥一号任务前,卫星总设计师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许下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约定。

所谓“零窗口”指的是在窗口前沿,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此次“零窗口”发射意义重大,能够节省嫦娥一号卫星120公斤燃料,延长其4个月工作寿命。

然而,影响准时点火的因素很多,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保证火箭准确实施“零窗口”发射。中心从领导到科研人员,再到第一线的参试人员,都决心实现“零窗口”发射。

成功来自坚持,执着创造奇迹。“卫星测试,火箭测试,转运吊装,星箭对接,匹配测试,气象研判,加注燃料……各系统岗位人员以零失误、零差错、零故障、零缺陷、零遗漏的执着追求,确保‘零窗口发射万无一失。”时任嫦娥一号任务01指挥员李本琪介绍说。

然而,就在嫦娥一号即将发射之际,西昌下起了连日阴雨,似乎老天也在提示着西昌航天人,“嫦娥”奔月,可不是那么简单。

果然,大问题来了。

2007年10月21日,离预定嫦娥一号发射还有三天,科研人员在对火箭做最后一次总检查、即将加注发射的关键时刻,火箭“安控官”车著明通过计算分析发现,按照理论弹道应该是104度射向,落区应该在104度的星下点投影,但实际显示却是在20度方向,火箭地面安控落点预示火箭初始飞行段将出现较大偏差!这不仅直接影响指挥部对火箭飞行的安全研判,而且还将严重威胁航区成千上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卫星发射地面安全控制无小事,发射前不能带一点隐患上天,这是首要的原则。火箭飞行过程中一旦状态出现重大异常,将选择合适地点对火箭进行炸毁处理,以尽量避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

2003年11月29日,载有两颗卫星的H2A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因偏离了预定轨道而被迫引爆。美国、法国也有过火箭升空偏离轨道炸毁的先例。

推迟发射?如果推迟,一旦错失窗口,发射将推迟到下一年。

按期发射?万一失利,星箭毁掉不说,航道下的万千群众,也将处在灾难的阴影中。

这时,距嫦娥一号发射仅剩下60多个小时。

作为安全判决专家,车著明临危受命,他带着一帮人钻进机房,结合现有理论,根据落点分析研究经验,验证上百种算法,比对几十万行的程序代码,验证不计其数的数学公式,终于,问题找到了。小小的一行代码,让车著明团队紧张地忙活了30多个小时。车著明带着问题归零报告,激动地向上级报告:隐患排除,可以安全实现“零窗口”发射!

2007年10月24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静静地矗立在崭新的塔架旁,等待奔赴月球的号令。

放飞嫦娥一号的三号发射塔是中心专为其铸建的一座新塔。建造类似这样一座高水准发射塔,美国平均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当时,仅用了一年零17天,就完成了拆建两座塔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世界航天发射塔建设史上的“中国奇迹” 。

24日18时05分04秒,中心完美实现首次探月任务“零窗口”发射,创造了航天发射史上的“中国奇迹”。

正是由于“零窗口”发射省下了准备做轨道修正的120公斤燃料,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一年寿命以后,又继续运行了4个月,并利用多余的燃料做了大量的试验。最后在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超长服役并完成大量拓展性试验后,实现中国第一次可控撞月。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走向深空探测领域关键性的一步,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被誉为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六战六捷”再续奇迹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作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直赴苍穹,成功实现“绕月”、受控撞月,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再探月宫,获得了世界首幅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图。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披挂出征,翩翩落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发射,为嫦娥五号肩负的月球采样、返回地球的任务进行了技术验证。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奔赴地月L2点,在地球与月球之间为嫦娥四号搭建起信息联通的“天桥”……

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嫦娥西昌、相守相伴,也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蜕变。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

坐标系上一条代表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曲线,随着一颗颗航天器、一枚枚新火箭的成功发射而不断向上延伸、其中,点亮的标示着探月工程“绕”“落”的坐标点格外醒目。

另一条代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综合测试发射能力的曲线,也在不断向上攀升。两条曲线的交会处,清晰可见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2007年的嫦娥一号任务,中心实施了上百个发射场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火箭、卫星的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综合发射试验能力不断攀升,为探月工程“首发成功 ”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中国航天进入高密度发射期,中心在一个个新挑战中,实现了一次次新跨越,每一次突破跃升都是创造奇迹。

三号工位再次成功升级改建、新建卫星测试厂房,建成自主可控指显系统、智能光网系统、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大力推进设施设备可靠性增长、测发流程改進、组织模式优化,克服低温推进剂射前持续补加、工序紧张、流程脆弱等难题,形成稳定“零窗口”发射能力,有力保证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工程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此外,中心大力开展国产信息技术研究攻关,基于国产计算机、防火墙、数据库和麒麟操作系统,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研制,建成发射测控指挥控制、信息存储、数据处理和监控显示系统,率先在航天发射核心领域成体系构建国产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成功经受各种型号火箭、各类航天器发射任务检验,运行稳定可靠,有效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为具备远距离一体化任务指挥控制能力,该中心将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勤务保障五大系统数据进行融合,彻底改变了过去各系统、各单位分散建设、自成体系、互不兼容等问题。无论是在发射阵地、测控机房,还是指挥控制中心,都能让任务指挥长和各分系统指挥员掌握同样的数据信息,使用同样的指挥平台,为指挥和决策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支撑。

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中心还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建立健全了“双岗四查”“双想”“7S”“QC”等制度机制。中心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构建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通过认证,实现了与国际一流航天发射场的接轨。

与时俱进,中心还探索建立了纵向的技术责任体系和横向的管理责任体系,运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把一体化管理体系向岗位延伸、向末端拓展,坚持“双向交底”和全面把好“三个关口”,极大地提升了任务质量管理水平。

从跟跑、并跑到追求领跑,中国航天孕育发展的“双五条”归零标准,在中心一次次发射任务的实践检验中,已得到国内国外同行认可,成功纳入国际标准。

“严格的质量管理是航天发射的制胜基因,是确保成功的重要法宝。”中心主任张学宇说。

目前,中心具备了发射所有长征系列液体火箭的能力,形成了两个工位交替发射捆绑式火箭的能力,发射次数在我国三大发射中心中率先破百,刷新了100天实施7次航天发射的高密度纪录,创造了1997年以来81战连战全胜的世界航天奇迹。

连续发射创奇迹

2018年,是西昌卫星发射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高密度发射再创历史新高。

12月08日00时5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为西昌航天的超级2018圆满“收官”。

“17次发射,几乎是中心以往年最高发射纪录的2倍,也占据了今年中国航天发射总量的近一半,这是中心上下牢记主席嘱托奋勇担当,再次创造的新奇迹。”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说。

联想前几天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刚推送的“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颇有感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敢于创造奇迹的光荣集体,面对超级2018,你知道西昌航天人有多拼吗?

三箭七星同时在场测试、交替发射,最短间隔15天连续发射……面对新挑战、大硬仗,中心参试人员叫响了“牢记嘱托拼到底,誓夺任务满堂红”的战斗口号,以首次要有百倍信心、百次要有首次标准的战斗意识,克服种种困难全力以赴拼搏奋斗。

中心有这样一份统计:长期奋战在任务一线的已婚工作人员,两地分居比例高达80%,还有不少人和妻子、孩子两地分居、三地分居;平时工作大家不说星期几,只说几月几日,因为几乎没有周六、周日,小长假、大长假更是快被遗忘了的“奢望”;伴随任务密度增高,工作强度也随之增大,几乎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量都比以往翻了三五倍,一线科技工作人员一年平均只有40天左右的休息时间,是普通人的三分之一;甚至为了任务能够圆满完成,不敢生病、轻伤不下火线已成为一种奋斗自觉……

以嫦娥四号任务为例,自进场以来,前后与5次发射任务交错并行。任务是一发接一发,工作则是多环套多环,任何一个岗位、一次操作,都会影响发射任务,甚至后续发射计划。

第13次担任“01”指挥员的陈政,是整个发射系统的大管家,负责协调整个发射任务流程和进程状态控制,容不得任何疏忽和失误。

“一谈到发射,大家可能最关注的就是喊倒计时口令的‘01指挥员,但航天发射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不分一线二线,人人都是发射大戏的NO.1。”陈政说。

年轻的80后工程师何龙,是这次任务的“金手指”,就是为火箭发射按下点火按钮的人。

在他的工位前有三块屏幕,屏幕上有200多个闪烁的状态灯。每盏状态灯的另一端,连着的是测发系统的一个分系统或是操作岗位。

在这些岗位上的所有操作手都要跟何龙一样,一个一个节点保顺利,确保万无一失。

12月初,8000米到12000米的高空风是影响发射的最重要因素。世界航天发射史上,因高空风问题导致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技术部气象室保障组组长张滢今年已在场区驻扎超过200天,连续执行了12次发射任务,她告诉记者,针对此次任务气象保障特点,气象团队的专家和精锐骨干都主动请缨参加任务,数月铆在山沟里,详尽查阅发射场40多年气候资料,尤其是任务月历史高空风场区数据,综合分析比对我国T639数值预报产品和欧洲数值预报产品。

为提高预报精度,他们采用不同制式的测风系统采集高空风数值信息,将测风密度增加到3倍以上,更有效地判断高空风趋势,为任务指挥决策提供坚强的气象技术支撑。

8日中午,距离嫦娥四号发射仅有10多个小时,中心测控系统遥测雷达组组长郑志刚在执行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跟踪测量任务后,顾不上吃午饭,立即组织人员切换设备状态,再次投入嫦娥四号任务准备。

今年,像这样多发多种任务并行已成为常态,他们更是创下了3天进行7次状态转换的新纪录,近期平均每周卫星长管时间120个小时,人员三班倒、24小时值班已是家常便饭。

超级2018,令人感动的何止这些人,这些事。

忘不了,扎根树旁,习惯了24小时机器轰鸣、三班倒的“你”,又钻进了厂房,检查氮氧生产的机器状态是否正常;

忘不了,火车站台,“你”在冷风里咬着干粮,看着天边的月亮,等待即将到来的火箭专列;

忘不了,山沟阵地,背对庆祝发射成功喜庆的画面,“你”简单地留影纪念后,来不及卸下一天的疲惫,便匆匆赶赴刚刚发射过的工位,为即将到来的下一次发射开始准备……

当问及这样干这么累值得吗,不管哪个系统哪个岗位,总会不约而同地听到:只要任务成功,都值了!

2018年12月31日晚19时,新年前夕,***主席发表了2019年新年贺词。其中一段讲话,两次点赞中国航天。

嫦娥、北斗西昌独家发射,中国“探月港”“北斗港”享誉全球。在中心工作了29年的低温岗位专家、低温加注系统总指挥陈复忠在听到新年贺词时十分激动,“习主席在贺词中提到了嫦娥四号、北斗导航,我为我能够参与其中感到非常自豪。”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中心48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陈复忠和同事们也坚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一切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