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铸剑海南

时间:2024-05-04

王建章

邓小平曾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进入新世纪,航天更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不仅能体现经济、科技实力,更重要的,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拓展天宇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200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一一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

剑指文昌

有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铸“新剑”?其二,为什么选在文昌?

走进文昌发射场,通过一系列采访,答案渐渐浮出水面。

铸“新剑”乃大势所趋,是顺应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然之举。近年来,我国在航天发射领域捷报频传,载人航天方面,神舟十号任务圆满完成,表明我们已全面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下一步还将建立空间站、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项目。月球探测计划,“嫦娥三号”卫星成功落月,为未来“载人登月”迈出坚实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二代北斗导航工程已顺利完成,下一步将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根据航天发展新需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要发射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以及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对我国现有运载火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很显然,“货物”的质量越来越重,射程越来越远,势必要求火箭的运载能力越来越强。而当前,我国现有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强的是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约1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5吨。但这个运载能力离航天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瓶颈”,研发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势在必行、迫在眉睫。2006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正式立项。据了解,长征五号火箭具备运载能力大、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将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提高到25吨,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提高到14吨,分别是现有长征火箭最大运载能力的2,5倍和2,7倍。在火箭综合指标上,长征五号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不仅超过了欧洲阿丽亚娜5和日本H-2B火箭,也超过了俄罗斯的安加拉火箭,在高轨道运载能力上以14吨对7,5吨的优势远超安加拉火箭。从某种程度上,长征五号火箭可以与美国的战神-1号火箭相媲美。

既然有了新型火箭,就必然要有新型的火箭发射场,原有的发射场不具备发射新型火箭的能力。新发射场选址过程中,幸运之神降临到海南文昌这片土地上。

文昌,古称紫贝,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已有2100多年历史,拥有“八乡”之美誉。航天发射场之所以选在文昌,自然有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众所周知,航天发射与发射场的纬度高低密切相关,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越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产生的离心现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就越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越快。据了解,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文昌与西昌相比,同等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而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因此也成为建设航天发射场的最佳位置。

航天发射,除了纬度低、省燃料的因素外,交通运输也不得不考虑。现有的三个航天发射场,火箭运输都是靠铁路完成,一路上翻山越岭,日夜颠簸,还要经过大大小小的涵洞、隧道、桥梁,火箭的大小就必然受限制。据称,现有火箭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而未来的大推力火箭直径将达到5米,这样的“庞然大物”是无法通过铁路运到现有三个航天发射场的。要想避开铁路的限制,就必须走“水路”。发射场选在海南,火箭就可以通过水路运输。届时,火箭装载运输船从天津港出发,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琼州海峡等海域,直达海南文昌清澜港。清澜港是国家一级开放口岸、海南第二大渔港。火箭到达清澜港后,再通过公路运至发射场。

另外,从海南文昌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正好成为残骸的落区,而不易造成意外。而内陆三个发射场在执行发射任务时,落区群众疏散始终是一个很烦琐且很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果在文昌发射,落区群众疏散则完全可以避免。同时,残骸落在南海,是落在我国领海之内,也是我国对南海主权的有力宣示。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建设航天发射场时,就曾把海南岛列为最佳场址之一,可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沿海地区很容易被外国军队占领,最终不得不将发射场建在不易被攻击的西昌。然而,缘分就是如此奇妙,30多年后,文昌发射场开工建设,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管理,西昌文昌从此连在一起。

目前,国际上公认理想的发射场是设在南美洲圭亚那库鲁的发射场,纬度为北纬5。。文昌发射场建成后,将成为全球位置第二佳的发射场。而且,我国现有三个发射场都处于内陆,文昌发射场作为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将使我国航天发射场的布局更加合理,进而大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把航天发射场从内陆建至滨海,体现的正是我国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的提升。

文昌,因新型航天发射场的建设而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征地移民

在文昌发射场,有一个地源小学,文昌发射场开工建设的奠基石就埋在那里。奠基石由一块晶莹剔透的汉白玉制成,呈八边形石柱状。石柱正上方镌刻着“奠基”两个大字,时间定格在2009年9月14日。

这一天,是中国航天非同寻常的重大历史时刻。上午9时,盛大的文昌发射场开工仪式在文昌龙楼隆重举行。中国航天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

然而,时光却要向前回溯。开工仪式之前的准备千头万绪,而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就是

征地。

2009年2月初,由36名西昌航天人组建的文昌建设指挥部进驻海南,2月26日,海南发射场征地工作小组应运而生。“虽然只是一支8个人的队伍,但是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时任征地工作小组组长的张荣宽回忆起刚刚组建时的情形感慨道。

是啊,谈何容易?整个海口、文昌共18000余亩的征地工作需要他们去完成。丛林、海滩、高山、沼泽等着他们去跋涉:烈日、风雨、荆棘、蛇蚁等着他们去忍受:饥渴、眩晕、灼伤、中暑等着他们去尝试:还要频繁地与地方政府协调会谈,与上级机关请示汇报,与当地村民沟通交流……等等。所有这些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情,都是摆在面前的一块块儿硬骨头。

西昌航天人就是有着敢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毅力和勇气,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嘱托,怀着“艰苦创业、不辱使命、扎根海岛、矢志航天”的必胜信念,征地工作小组的战友们踏上了征途。

这是一方未开垦的热土,他们戴着草帽、背着水壶,顶着炎炎烈日,踏着松散的沙土,勘察了一条条沟、一道道坎,走访了一户户人家,迁出了一个个百姓……其中的酸甜苦辣,深谙其味。

关于踏勘的艰辛,时任指挥部副主任李东平有这样一段回忆:

在一次踏勘龙楼发射场区边界时,正值中午,烈日暴晒,骄阳似火,大家已走了四个多小时,衣服被汗水湿透,脸、脖子、手臂全被灼伤了,在汗水浸润下火辣辣的疼。水壶里的水早就喝光了,肚子也饿得咕咕乱叫,有的同志快支撑不住了。可在这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纵使又饥又渴又能如何?正在为难之际,幸好发现了一棵野生莲雾树,满树的莲雾红灿灿的,像挂了一树的小灯笼。正是靠着这树莲雾,他们才撑过了难关,顺利完成了当天的踏勘。

征地工作小组的周湘虎谈起踏勘来,心中依旧后怕。那是一场暴雨过后,他和同志们在踏勘一片草地时,突然一脚踩了个空,整条左腿一下子陷进了泥沼里,他挣扎着想脱身,不料却越陷越深,泥沙很快没到了腰际。幸好当时战友在场,才把他拽了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雷国超说起了另一个故事:那次在野外踏勘,途遇一片大水田,大家只好脱鞋赤脚从水田里趟过去。等上了岸,才惊慌地发现,腿上爬着好多蚂蟥,大家赶紧用手将其扯掉,然而腿上已经留下了伤口,向外渗出鲜血。当时既没有纱布,也没有药品,同志们只是用水洗了洗伤口,又继续赶路了。至于毒蛇、蜥蜴、蛤蟆等,早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如果说火箭的腾空是开天的话,那么现在的踏勘就是辟地了,我们来到海南就是要开天辟地,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时任指挥部领导危志刚铿锵的话语激励人心。

跟征地工作相比,移民工作同样重要。虽然主要由地方政府实施,但同样牵扯着指挥部人员的精力。此次移民,共涉及1069户家庭3976人,仅龙楼发射场就有1056户家庭共3930人。

拆毁房屋,远离故土,甚至还要被挖掉祖坟,对村民来说,自然是十分的不愿不舍。然而,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祖国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勤劳善良的文昌人民做出了舍家报国的伟大抉择。

黄循坤,东地源村主任,也是东地源村第一个搬迁的人。黄主任一家三世同堂,共60多口人,住的房子装修精致,大大小小有30多间,占地1500平方米,当初建房花掉了60多万元。“一听说花几十万盖的新房要被拆掉,还要离开祖祖辈辈生活800多年的地方,家里人大部分都想不通,拒绝搬迁。”黄主任说道。但黄主任没有就此妥协,家人不同意,他就天天做思想工作,将大道理小道理翻来覆去地讲。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家人达成了支持文昌发射场建设的共识。2011年3月18日,黄主任眼睁睁看着推土机推倒了费尽心血盖起来的新房,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带头搬进了安置区。

黄主任不仅动员家人搬迁,还主动劝说村民搬迁。对反对搬迁的村民,他天天往他们家里跑,耐心地给村民摆道理、讲政策、说法规,于情于理于法反复解释、不断劝导。在他的带头和说服下,东地源村的移民工作很快得到了落实。

像黄循坤一样大力支持文昌发射场建设的村民还有很多,历史不可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为文昌发射场建设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他们同样是文昌发射场的奠基石,值得每一个文昌航天人尊重和致敬!

椰林猛虎

征地移民工作结束后,文昌发射场随即进入基建时期。各建筑单位纷纷进驻文昌,发射场各项目施工逐渐全线铺开。

16000多亩的发射场内,到处可见轰鸣啸叫、上下翻飞的挖掘机,一片片荒草地变成了平整的土地,挖地基、打圈梁,一个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像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发射塔架、测试厂房、各试验设施、宿舍楼、招待所……在发射场的土地上迎着朝阳茁壮成长。

“五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沙土地。”看着两座巍峨耸立的发射塔架,文昌建设指挥部施工组工程师周湘虎格外自豪,“不久的未来,这里将铸就中国航天新的辉煌!”

周湘虎,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椰林猛虎”,他是来到海南最早的创业者之一,他亲眼见证了文昌发射场由设想变为现实的光辉历程。

融入一个团队就融入一段历史,走上一个岗位就担起一份职责。2009年2月,周湘虎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随着文昌发射场创业队伍进驻海南,重新追逐自己的航天梦。

那时,他面对的是一片片尚未开发的茂密椰林、一张张排得满满的工期时间表和创业路上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辛。

没有营房,只能住在简易的临时板房里。房间小得容不下床铺,白天用桌子办公,晚上就在桌子上铺张凉席当床。烈日曝晒,板房内犹如蒸笼,闷得喘不过气;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被子长满霉斑;夜幕降临,蚊虫肆虐,叮得又痒又痛,夜不能寐;毒蛇横行,稍不留神,就有被毒蛇咬伤的危险:没有炊事班,保障只能靠自己,吃饭一锅煮,喝水井里挑,周湘虎品尝了太多艰辛。而这些“艰辛”在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走上工地,周湘虎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那头“椰林猛虎”又虎虎生威了。

为了测量放线,确定道路走向,他一天穿林涉水20多公里。草帽遮阳,砍刀开路,穿椰林,蹚湿地,一天下来,胳膊上、腿上常常是大包小包,伤痕累累。事非亲历不知难。周湘虎和同事们硬是在2个月内划定了场区近14公里的边界围栏,共踏勘土地16000多亩,实现了场区的通水、通电、通路,打通了工程建设的“生命线”。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周湘虎左眼瞳孔暗淡无光,这是视网膜脱落给他留下的抹不去的伤痕。

2011年9月,刚走下工地的周湘虎眼前突然一黑,同事们赶紧把他送往医院。“视网膜脱落,有失明风险,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医生的诊断犹如一记重拳,打在了同事们心上。原来,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周湘虎患上了慢性眼疾,眼睛又酸又疼。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没有向组织反映,以为忍忍就过去了。结果,连续多日加班导致了眼疾突发……

两种疗法摆在周湘虎面前,第一种疗效好但耗时长,第二种恢复快但风险高。为了早日回到工地,他毅然选择了后者。躺在手术台上,周湘虎从未如此强烈地渴望光明,他一次次默默祈祷,然而命运没有眷顾他,他的左眼失明,右眼裸眼视力仅为0,04。

周湘虎很快接受了现实的残酷,并将悲痛转化为工作的无穷力量。他不顾术后眼睛尚未完全恢复,一直疼痛敏感泪流不止,又回到了工地上。“工地就是战场,轻伤不下火线。”周湘虎甚至和同事开起了这样的玩笑。

2011年11月,火箭发射工位导流槽浇筑在即。导流槽作为火箭发射场重要的地下工程,承受火箭发射时高温、高速、高压燃气流的冲刷,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射的成败。而此时,周湘虎右眼矫正视力仅为0,25,以这样的视力继续质量把关,同事们为他捏了一把汗。

导流槽折流段底板倾斜角度大,如何解决混凝土塌落问题,是制定浇筑方案的关键,关乎任务成败。周湘虎坚信,实实在在的数据不会说谎,多一次试验就多一分胜算。通过多方论证、反复测试,“一布二降三严控”的浇筑方案最终出炉。浇筑开始,周湘虎寸步不离地守在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还要提高”,“入模温度可能超标,立即用冰块降温”……浇筑结束,混凝土强度、耐久、变形等各项要素纷纷达标,整体观感良好,他用完成任务的高标准,打消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2011年4月,某火箭发射工位导流槽止水帷幕正在施工,突然,钻头被岩石卡住,施工被迫停止。若继续打桩,二次浇筑必然形成冷缝,桩体强度将大打折扣,土层透水风险剧增。“抽出钻头,采取高压旋喷工艺进行二次打桩,消除冷缝!”关键时刻,周湘虎的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时刻能顶得上,正是缘于平时的日积月累。从2010年12月负责两型火箭发射工位及导流槽建设以来,他始终加强学习研究,不断给自己“充电”,白天跑工地,晚上读规范,向设计监理人员请教,向技术专家学习,十几个工程项目的特点、重点、难点背得滚瓜烂熟,看过的图纸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凭借着不懈的刻苦钻研,周湘虎硬是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搞这么重大的工程,没有真才实学肯定不行。”周湘虎告诉笔者,施工地区上部地层以细砂及珊瑚礁岩为主,透水性极强。对这两种介质止水在国内尚无现成办法。“这是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必须把它拿下!”十余天的时间里,周湘虎泡在积水里,守在工地旁,趴在电脑前,伏在图纸上,综合比较每一种止水方法的优劣,探索出了“两桩结合”的施工工艺,对发展特殊地质条件下机坑开挖止水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7月,某火箭发射工位导流槽基坑爆破遇到瓶颈,爆破点距离止水帷幕仅30米,采取常规爆破,极易损坏止水帷幕,造成地下水渗入,耽误工期。“爆破地震波强度控制是关键!”吃透了勘察报告与设计图纸的周湘虎当即决定:采取预裂爆破,对孔径、孔距、装药量进行精确量化,同时对爆破地震波实施全程监测。“轰轰轰”,数十个爆破点勾勒出规整的方形,止水帷幕完好无损,爆破取得了圆满成功。

难题破解的背后,是他夜以继日的坚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一次性浇筑3000方,他40个小时寸步不离。人工挖孔桩262个,他深入地下20米桩底检验一个不落。五年来,他检测钢筋15000吨,检测混凝土90000方,先后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诸多荣誉正是他五年来勤奋工作的最好见证。

在周湘虎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家的全家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家庭永远是令周湘虎愧疚的,父亲患有尿毒症,每天都要换药透析,母亲得了坐骨神经疼,不能干体力活,女儿又在读小学,照顾全家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妻子肩上。“在老周心中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到了文昌发射场建设上。”周湘虎的妻子如是说。

创业路上无止步,逐梦航天不停歇。周湘虎最大的梦想就是亲眼看着火箭在海南腾飞,那是值得他炫耀一生的光荣和骄傲!

千里发兵

2011年10月15日,对文昌发射场建设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第二批赴海南人员正式出征,标志着文昌发射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晚8点,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与出征人员一一握手告别,互道珍重。80名同志高举右拳,呐喊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坚定誓言。“出发!”随着一声令下,80名同志跟随着鲜艳如枫的战旗,精神抖擞,飒爽英姿,迈出了奔向海岛的坚实步伐……

在西昌火车站,出征人员隔着火车的玻璃窗,对窗外的送行人中挥手致意。随着火车发出一声长鸣,车轮滚动向前,真正的征程开始了……

漫漫长路,千里之遥。从神秘的川西大凉山,到遥远的天涯海角,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地,被同一种航天情愫连接起来。

在车厢连接处,一名工程师面对车窗外漆黑的大凉山,抽着香烟,独自沉思。他叫黄格非,从2004年大学毕业来到西昌,到2011年远赴海岛,他在这里工作了七年多,目睹了一枚枚火箭从这里烈焰腾空,见证了西昌航天连战连胜的荣耀与辉煌。

“当真的要离开这里时,我的内心里还是充斥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刚到西昌时,我二十出头,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我把大把的青春留在了大凉山,这里有我太多难以割舍的记忆。”黄格非如是说。

火车在16日清晨到达成都,出征人员又转乘从成都去往海口的列车,还有36个小时的征途需要慢慢消受。“人类对于未来的无知,总是既心怀好奇,又心怀惶恐。文昌发射场究竟是怎样一个环境,我们又将面对哪些考验和挑战,我全然不知,心里难免还是有些小忐忑。”这是黄格非在奔赴海南路上的心情。

一路奔波,千里辗转。在漫长的等待中,火车终于渡过了琼州海峡,踏上了海南岛的土地。时间已经是10月18日早上6时许。

走下火车,黄格非有两个感受。一是湿热,风吹在脸上黏糊糊的,明显感受到空气湿度大,而身上的着装对海南时令来说,无疑是穿多了。再加上背着背包提着行李,早就汗流浃背。二是凌乱,后来才知道海南刚经历了一场大的台风,几棵椰子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地上到处是破败的树枝和未干的水渍,一片狼藉。

文昌建设指挥部第一批入驻海南的西昌航天人,已经在火车站迎接了,大家登上了早已守候在火车站的大巴,离开了海口火车站,奔赴最终的目的地

文昌发射场。

从海口到文昌,再到龙楼,还需三个多小时的车程。随着汽车驶离城市、驶向农村,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被树木农田取代。最后汽车拐上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尽管汽车已经放慢了速度,但依然颠簸得厉害,摇摇晃晃像是风浪中的小舟。约二十分钟,汽车驶进了一片椰林,并在一所学校前停了下来,门楼上镌刻着四个大字

美南学校。

此时的美南学校热闹至极,指挥部的同事们早把这里清扫干净,并列队迎接。漫天的横幅标语迎风招展,迎接的锣鼓敲得动地震天,一串串爆竹接连炸响,空气中飞舞着鞭炮的纸屑,弥漫着久久不散的硝烟味儿。80名人员下车列队整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呼号,走进了美南学校。路两侧迎接的同事鼓起了热烈的掌声,站在排头鼓掌鼓得最起劲儿的是一名敦实健壮的技术人员,名叫郭策。

郭策为了迎接大部队到来,他作为“开路先锋”,提前两个月来到海南文昌,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终于把大家盼来了!”郭策激动地说。

然而,郭策最初的愿望却不是搞航天发射,是到最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没想到事与愿违,一纸命令把他分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虽然未能去边防,可当他面对高耸入云的发射塔时,心中还是升腾起无限的自豪感和神圣感。他暗暗告诫自己:“来了就要干好!要对得起航天兵这个称谓!”

誓言像一剂兴奋剂,不断激励着郭策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技术室当助理工程师时,他每天都泡在机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反复查图纸、看原理、虚心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不到半年时间,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设备技术参数、操作规程,还负责了试验文书的编订工作,并独立完成了数份设备配置文件的编写,他已然从一个新学员成长为技术骨干。

除了学好技术,喜欢挑战的他主动给自己“加压”。每天坚持“魔鬼训练”,一个五公里、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深蹲起,五组哑铃扩胸。正是在同事所谓的“自讨苦吃”下,郭策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锤炼了过硬的作风。

2008年,得知文昌发射场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建,郭策不禁“喜上眉梢”。新建发射场,就意味着开天辟地、重新创业,骨子里喜欢挑战的他当即做出决定:“当初去不了边防,现在就去海岛,我就是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自己!”郭策主动请缨,要求去海南艰苦创业。就这样,他被调到文昌。当时站里只有五人,他成为该站第六人,是不折不扣的“元老”。

2011年8月,郭策作为大部队入驻的“开路先锋”,被派到海南文昌。尽管他事先预想过环境的艰苦,但还是有些出乎意料。气候湿热,荆棘丛生,交通闭塞,蛇虫横行……美南学校成了他的临时住所,一卷凉席,一床被褥则是他的全部家当。艰苦的条件没能挡住郭策“干事业”的步伐。他白天与地方政府接触协调、察看场区环境、走访驻地村落,晚上撰写人员进驻方案、物资购置计划等,破旧的房间里,孤寂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在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下,一份份计划书得到认可,一件件难事得到落实,变电系统得到改造完善,营房重新规划设置,营产营具相继到位,简易房建起来了,食堂建起来了,床铺搭起来了……他为大部队进驻文昌扫清了一系列障碍。

建功海南

2013年下半年,发射场进入设备安装调试期,各项设备设施纷纷进场安装,在发射场这块热土上掀起了新一轮建功立业的热潮……

“矢志航天,建功海南”,在海南,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早期建设者心中坚定的信念。他们正以高昂的士气、旺盛的斗志、强硬的作风,在立足岗位实践中追逐心中的梦想。

2013年10月31日,发射场110kV变电站成功送电、正式运行。中心变电站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动力中心,是单位第一个自主设计、过程受控的110kV变电站。而在这之前,供电站人员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土建和设备安装调试的过程。

第一任运控班班长阳衡东,j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的湖南小伙。2003年,西昌发射场阵地供电系统大改造,单位急缺人才,阳衡东便主动请缨。为了尽快胜任工作岗位,他逼着自己吃苦,爬线杆、钻地道、摸线路,手上血泡不断,不懂不会的就缠着班长问。很快,他掌握了线路铺设、设备安装等技术,对场区电网的线路布置也了然于胸。

2007年,“嫦娥一号”即将发射,一台油机突发故障,如不能立即修复,势必影响“嫦娥一号”任务的顺利执行。“叫阳衡东来!”阳衡东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到现场,开展故障排查。根据故障现象和多年的工作经验,阳衡东猜测可能是由于油泵的输入电压不足引起的。他立即拆下油机的供电电路板,更换了相关部件,设备得以正常运转,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一个小时后,“嫦娥一号”一飞冲天。从事供电岗位以来,像类似这样大大小小的排故,阳衡东记不清排了多少次。

2012年,阳衡东追梦的脚步又从大凉山来到了海岛。海南发射场将建成总装第一个110kV变电站,同时也带来了设备新、资料缺、助手少等诸多困难。困难面前,阳衡东的闯劲儿、拼劲儿显现了出来,且困难越多,他的劲头越大。不分昼夜地泡在工厂一线,缠着技术人员请教问题,一点一滴记录,加班加点学习,很快成长为新岗位的“百事通”。在他的带领和鼓舞下,供电系统人员激情似火、干劲十足,圆满完成了场区的供电保障任务。

2013年12月1日,火箭测发指挥监控系统进入收官阶段,据了解,该系统相当于测发系统的“火眼金睛”,它能为岗位指挥员提供测发信息,辅助指挥员进行决策,同时,还可以通过它实时观看火箭的状态。

为了推进文昌发射场建设,不仅要在“硬实力”上下功夫,“软实力”同样不容忽视。测发指挥监控系统的研发,只是诸多“软实力”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除了研发项目,文昌发射场不断加强组织指挥建设,修改完善各系统试验任务组织实施方案,规范任务指挥流程。进一步加强试验文书和规章制度建设,认真开展试验文书和规章制度的编写、评审、宣贯、管理和应用工作,已完成200余份规章制度和600余份试验文书的编写、评审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那年分多个批次派遣300余人深入研制一线,下厂所跟踪学习,全面掌握产品的性能、参数。结合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全程跟踪全员学习,并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加强针对性训练,与此同时,开展多个“培训班”,为岗位人员“传经授道”。除此之外,还通过科研项目研讨、学术论文交流等,进一步提高人员能力素质水平。形式丰富的培训手段促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2013年12月8日,发射场45MPa高压供气系统调试成功,这是对发射场化验系统、加注系统、供气系统、特装车驾驶、警戒保卫等一次综合性的大考验。

随着合练任务的日益临近,文昌发射场各项建设快马加鞭,很多项目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需要大量氮气用以管道吹除、气密性检查、气体置换等,而45MPa高压供气系统将为各项工程提供用气保障。该系统就是把液态氮转化为氮气,再输送到各岗位。之前首先要对液氮进行化验,确保其质量优良、安全可靠。再由特装车运送液氮至供气厂房,由加注系统将液氮加注至供气设备,再由供气系统将液氮汽化为氮气。

接到化验的命令,已经是12月5日夜里21点。化验室人员在副主任宗松坤的带领下,火速赶往液氮厂。宗副主任介绍说,化验工作用时比较长,又加上任务紧迫,化验室经常是加班加点,像连夜化验这样的事并不鲜见。

22点,化验室人员到达液氮厂。宗副主任立马组织人员投入战斗,化验任务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在液氮厂现场对液氮槽车里的液氮氮气进行检测,并取样带回;二是在化验室用专门仪器继续对样本检测,并对颗粒物称重。几样指标综合分析,最终得出液氮是否符合标准。

1点50分,现场检测及采样工作完成,宗松坤副主任带着化验人员,马不停蹄赶往化验室。脱下防护服,穿上白大褂,调试仪器、配制溶液、计算数据、清点记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项项化验结果相继出炉。所有数据全部分析完毕,天空已现曙色,看看时间,已经是5点30分,这次化验任务总算圆满完成。

12月8日晚上8时许,45MPa高压供气系统正式开始调试。为了赶进度,供气系统也是连夜进行调试。

“低压管道气密性良好!”“20立方米液氮储罐气密性良好!”“自增压试验完毕,无异常!”一声声清脆的报告声不时打破椰林深处的寂静。

45MPa高压是个什么概念?供气负责人刘思说,标准大气压是0,1MPa,45MPa相当于标准大气压的450倍。或者说,相当于4500吨重的物体压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再形象一些,相当于8个成年人的重量压在小拇指指甲盖上产生的压强。

据了解,45MPa氮气供气系统是目前国内发射场应用压力最高的供气系统,技术要求非常高,且45MPa高压供气作业具有高危险性,个别岗位甚至需申报防弹背心、防弹头盔等安全防护设施。

“进行管路吹除。”指挥员下达命令。

供气系统能自主生产45MPa氮气,先要对各设备及管路进行调试检查,吹除其中的多余物,才能将液氮注入存储罐,然后通过低温液体泵将液氮抽至汽化器,实现由液氮至氮气的转变。

“液氮转注!”一声令下,液氮开始注入存储罐,存储罐周围立刻升腾起袅袅蒸汽,罐体上很快结了一层霜。岗位人员操作着各个阀门,液氮一点点转入了存储罐,压力逐渐增强,液位慢慢上涨,存储罐性能良好,一切运转正常。

低温液体泵电机成功启动,液氮被顺利抽送至汽化器。

汽化器启动。汽化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汽化过程顺利与否是整个系统调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随着汽化过程的进行,气压不断上升,最终稳定在45MPa,高压供气系统调试获得圆满成功。

2014年2月27日,动力系统又迎来煤油转注的任务。用煤油作为火箭推进剂在国内还是首例,缘于煤油的无毒、稳定,安全性可靠性更高。煤油是进入发射场的第一批燃料,煤油转注也意味着动力系统安装调试任务全面打响。

煤油转注现场戒备森严,四周布满了哨兵。各项检查正在进行,指挥员的口令不时传来,岗位人员正执行着各种操作。

装备人员王亚说,煤油是通过集装箱从新疆克拉玛依运来的,煤油转注就是把集装箱里的煤油转到专门用来存储煤油的储罐里。

“煤油作为火箭推进剂在国内还是首例,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张继说,人员新、设备新、操作规程新等问题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为此,紧贴实战开展针对性训练,认真研究制定转注方案,仔细推敲每道程序,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并多次组织转注演练。指挥员熟记转注流程和口令,做到“一口清、问不倒”。操作手熟知每个阀门的位置和状态,并练就了“蒙眼摸阀”的绝技,真正“一摸准、难不住”。

“气密性检查开始!”

气密性检查主要是检查管路及储罐是否严密,防止有漏气漏油等问题。除了保证设备的气密性良好,设备的洁净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据了解,之前已多次对管路及储罐进行氮气吹除,清除里面的尘埃和颗粒物,保证管路及储罐的洁净。

“开始转注!”指挥员刘彬彬接着下达口令。

操作手李鹏亮启动阀门,煤油从集装箱里缓缓流出。张继介绍说,集装箱和储罐上都有压力表,显示容器里的气压,操作手通过配气台可以增大或减小容器里的气压,当集装箱里的气压大于储罐里的气压时,煤油就会从集装箱流进储罐。

“加大流量。”

转注流量要控制在每小时40立方米,而流量计显示,当前煤油流动缓慢。得到命令,配气台操作手范业沙迅速开启集装箱充气阀门,向集装箱充气。集装箱上压力表的数值不断上升,煤油流动的速度逐渐加快。随着指挥员一声“流速正常”,范业沙立即关闭充气阀门,集装箱里的压强稳定在0,2MPa,正好是标准大气压的两倍。

煤油匀速平稳地流向储罐,工作人员却不敢有丝毫大意,操作手紧盯每块仪表,安全员反复巡视管路,生怕有一丝差错。时间一点点过去,储罐上的液位计显示煤油液面在一点点升高,近200立方米的煤油正一点点从集装箱进入储罐。“转注完毕!”指挥员的口令传出,煤油转注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供电系统、化验系统、供气系统、动力系统的调试成功,只是发射场火热建设中的冰山一角,见落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豹,发射场各项设备设施逐渐安装调试成功,向着全面形成综合测试发射能力不断迈进。

箭在弦上

随着形势发展需要,文昌发射场建设力量不断增强,除了2009年2月第一批进驻海南的文昌建设指挥部和2011年10月第二批进驻人员,2013年3月,又有两支队进驻。2013年6月,中心派遣海南机关工作组正式进驻。随着各单位人员不断补充,各设备设施如期安装调试,各项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支新的航天大军正渐渐形成。

2014年,是文昌发射场的合练年,下半年将执行合练任务。执行合练任务将标志着文昌发射场基本建成,由创业阶段转入执行任务阶段。这柄新铸之剑即将初露锋芒。

为了迎接合练任务到来,文昌发射场再次掀起建设新高潮,不分男女老幼、将帅士卒,齐上阵、共努力,开展多次“劳动大会战”,不断整治场区环境,为建设生态型发射场持续用力。与此同时,各项目安装调试正如火如茶展开,随着合练任务准备进入倒计时,发射场处处是生龙活虎、气势如虹的场面,“攥紧拳头,咬紧牙关,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横下一条心,拼命搏一场,大干一百天,如期保合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一条条横幅标语,展现出不畏艰难的勇气与斗志,预示着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光辉灿烂的明天。

2014年6月30日上午,发射场最重要的建筑

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发射工位验收移交,盛大的移交仪式在新落成的发射塔架前召开,安装总队将沉甸甸的“金钥匙”移交给文昌建设指挥部,标志着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发射工位正式交付使用。

发射场工程项目全面验收则在四个月之后,11月初,文昌发射场工程项目全部通过交工验收。

就在所有人员都在为合练任务奋力拼搏时,一场不合时宜的“天灾”却袭击了发射场。

7月18日,台风“威马逊”在文昌登陆。久住海岛的人员对台风已经见怪不怪了,然而这次遇到的却是个“大家伙”,中心风力从最初预报的12级增加到17级,预警信号从橙色一直升级到红色。“威马逊”竟成了海南省41年不遇的特大台风。

年轻的文昌发射场能经受得住考验吗?

7月18日下午,天如泼墨,雨似瓢泼,树木在狂风中东倒西歪。台风“威马逊”从场区呼啸而过。尽管事前做了周密的防范工作,但台风过后的发射场仍旧是满地狼藉。场区道路两旁的树木几乎都被连根拔起,房屋天花板吊顶散落一地,路边的电线杆也被拦腰折断,之前修建的简易房只剩一堆废墟……值得庆幸的是,场区主要工业项目主体未受损伤,主要设备设施功能总体正常。文昌发射场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千方百计把台风造成的损失挽救回来,全力保证合练任务如期进行。

10月31日,装载着长征七号合练任务航天员系统产品的专机抵达海南陵水机场,并通过公路运输转运至文昌发射场。这标志着长征七号合练任务全面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于在发射场卧薪尝胆埋头苦干了六七年的科研人员而言,他们终于盼来了合练任务!

航天员系统产品是第一批到达文昌发射场的航天产品。之后发生的事件都可以冠之以“第一次”的美名。

11月27日下午4时,伴随着声声汽笛长鸣,装载“天舟”货运飞船设备的“盛泰”号货轮,徐徐停靠在文昌清澜港码头。这是进入文昌发射场的第一艘货运飞船。

12月25日16时,“远望”2l号火箭运输船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泊靠在清澜港码头。船上装载着期盼已久的长征七号合练箭,这是文昌发射场迎来的第一枚火箭。随着合练箭顺利运抵发射场,长征七号合练任务正式迈入火箭测试发射的关键阶段。

接下来便是发射场没日没夜忙碌的日子:分单元测试、船罩组装、火箭吊装、船罩组合体转运、船箭对接、总检查测试……忙碌一直持续到2015年的2月8日,在羊年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试验队和发射场的人员都还在为长征七号合练任务忙碌着。这一忙就是100天。

船箭组合体由测试厂房转运至发射工位后,先后完成了2次加注泄回、4次模拟发射和应急演练等。2月8日17时30分,按照程序先后完成液氧、煤油泄回及发动机后处理,标志着长征七号合练任务取得决定性胜利。

毕竟是第一次合练,对于全新的发射场而言,什么都是第一次,什么都得练。练指挥、练操作、练技术、练协同、练作风,长征七号合练任务是一次检验流程、协调接口、确定状态、锻炼队伍、形成能力的大会战,为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文昌发射场又迎来长征五号合练任务。经过两次合练任务考验,文昌发射场日臻完善,完全具备了实战发射的能力。

一飞冲天

时光就这样走到了2016年。文昌发射场将执行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这是发射场成立后的第一次航天发射。此时,距离文昌发射场立项9年之久,距离文昌发射场开工奠基7年之久,距离发射场人员进驻5年之久。

所有人都在盼着火箭腾飞的那一刻。对于为发射场建设付出万千心血的人们,这种盼望尤为强烈。

5月14日下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暨文昌发射场首次飞行任务誓师动员大会在巍峨高耸的塔架前隆重举行。战旗飘飘、战鼓咚咚。大战在即、待命出征。尽管在两次合练前,同样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但听得出,这次大家的誓言更加炙热震天。毕竟,这回不是合练,而是真枪实弹的火箭发射。

长征七号火箭的首次飞行,文昌发射场的首次发射,这两个首次加在一起,能成功吗?

不少人心里泛起了狐疑。航天人唯有用严慎细实的试验作风,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来把怀疑的问号拉直。

2016年6月25日,夜幕降临,发射塔架明亮的灯光照耀得怀中的长征七号火箭熠熠生辉。发射窗口瞄准20时,时间一点一点逼近了,调度里传来指挥员倒计时的口令,紧张的气氛令躁动的观看发射人群安静下来。指挥员在读秒了,现场的气氛更加凝重。随着“点火”口令的发出,长征七号火箭在轰鸣声中扶摇而起,滚滚白烟弥漫开来,火箭在暮色苍茫的文昌发射场上空曳光而去。人群顷刻之间沸腾了,热烈的掌声和疯狂的呐喊经久不息,当人们呼喊着“祖国万岁”“航天加油”的时候,多少见证了发射场从无到有的科研人员,却望着腾飞的火箭激动地流下热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约603秒后,指挥部传来胜利的消息。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

这是一个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时刻,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具备发射能力。文昌发射场这柄“利剑”光芒四射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兰宁远

摄影/刘牧 王玉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