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应 涛
1943年,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的处女作《布鲁克林有棵树》(A Tree Grows in Brooklyn)在美国出版,立即风行一时,长驻当年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后还被改编为电影和音乐剧。这部青年励志的经典图书在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之时被重新提起,书中主人公弗兰西的经历和精神依然激励和鼓舞着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现代人。2009年,中文版《布鲁克林有棵树》出版,使众多中国读者得以一睹这本带有浓重自传色彩小说的风采。
贝蒂•史密斯(1896—1972)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德国移民家庭,年幼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爱尔兰人。贝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洛克菲勒奖学金和剧作家奖等多项荣誉。《布鲁克林有棵树》是贝蒂的第一部小说,却让她闻名世界;尽管贝蒂否认小说主人公是真实人物,但这并不妨碍美国各大书店每逢假期将《布鲁克林有棵树》作为假期推荐必读之书,读者对小说中的各种细节也是津津乐道。
《布鲁克林有棵树》被很多人认为是女孩的成长小说(coming瞣f瞐ge novels),它的确记录了主人公弗兰西自11岁始的坚韧成长历程;但是,小说中对弗兰西温暖家庭的描写和刻画更令人动容,纵然清贫,这个有梦想的家庭一直坚强、坚守。相对于成长,《布鲁克林有棵树》更是温暖的。
起源于德国的成长小说主角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好像不被视为有成长启蒙的可能;且美国出版界和文学评论界对劳动阶层和女性写作持有偏见。这似乎很容易理解《布鲁克林有棵树》在美国遭受正统文学评论界和出版界的打压,“在今天的英语文学里,《布鲁克林有棵树》仍被忽视,甚至被学界认为‘不值得注意:文学界诸公对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的所思所感毫无兴趣。”
被忽视的《布鲁克林有棵树》在读者中却颇有人缘,60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小说的故事平淡而琐碎,没有宏大叙事,没有离奇故事,没有炫技文字,它只是行云流水,娓娓道来。这样朴实无华的铺陈,将感动这一静水流向读者内心深处。或正藉于此,《布鲁克林有棵树》历经数十载,依然被无数读者所关注,依然允许它带来常在的温暖和感动。
《布鲁克林有棵树》出版的1943年正是二战期间,时值现代主义渐趋弱势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萌芽。从现代主义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本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这也正是《布鲁克林有棵树》出版之后不被评论界重视的原因。二战的烟火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衰败,《布鲁克林有棵树》这部讲了一个没有新意、老式、正常的温暖小说,却给身处困境的美国人民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主人公弗兰西乃至整个家庭的坚持给身心俱疲的美国人民以慰藉和力量。
一、承担
在成长小说中,常被突出的是主人公在接受教育和完成各种考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对社会、道德、情感和自我的认知,逐渐发现或接受自我身份和生活现实,最终达到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显然,《布鲁克林有棵树》有些例外。生存的本能释放,弗兰西选择的是承担,而不是逃避。弗兰西当时还没有接受校园教育,她身上承担的气质来自于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父母,也来自于贫弱的社会环境。平缓的节奏贯穿了小说始终,字里行间没有对现实的抱怨,没有不满和愤懑的气息,有的只是对于现实的乐观应对。弗兰西乃至整个家庭都在为生活得更富有而承担着来自于贫困生活的考验,他们坚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承担他们的生活。
弗兰西承担的并不止这些,邻居对父亲的微词、多穿越十几个街区路程去心仪的学校上学、父亲约翰尼离世后照顾将生产的母亲、务工以贴补家用并支持弟弟尼雷继续读书等等。弗兰西饱尝了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但是面对这些,她都承担了下来。乐观的弗兰西并未因承担的这些影响自己对梦想的执著与追求。在承担养家重任的同时,她也承担着自己的梦想。
弗兰西的承担并不都是为生活所迫,或者是不得已。比如弗兰西为了去理想中更好的学校,承担着每天多穿越十几个街区的路程。这份承担是欢喜和美丽的。在那里弗兰西认识了更为友好的同学,结交了友善的、会让孩子去锅炉房把衣服烘干的詹森先生。
弗兰西承担了那个穷困时代不可避免的生活磨砺,幼小的年纪和坚韧的性格,让人读起来心涌感动。相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剖析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布鲁克林有棵树》关注于小说人物的行为选择和行为方式,回归于人的本我和生命存在的客观本身。
《布鲁克林有棵树》一出版即赢得读者的喜爱,正是因为弗兰西一家执著坚守、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使陷入经济困境的人们开始关注、反思和回归朴实这一生活真谛。困境时代的生活该如何面对,该怎样生活,弗兰西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诠释,平平淡淡,坦然面对,没有虚妄,踏踏实实,执著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坚持
弗兰西一有闲暇就去图书馆看书,计划看完整个图书馆的书,看书是她捡破烂之外的生活重心。母亲凯蒂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她给两个孩子每天读一页《莎士比亚》和《圣经》,这样的习惯在这个生活极其繁忙、时间极其紧凑的家庭里几乎没有中断过。
弗兰西一家搬家数次,但是无论搬到哪里,都会在衣柜的角落安放特殊的“银行”,将微薄的收入拿出一半用于储蓄。虽然每次存的钱很少,但是这种坚持还是让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所改变。坚持是这个赤贫家庭在经济衰败的年代朴实而有力、默默而响亮的生活“宣言”。
父亲约翰尼的去世,让弗兰西追求梦想的路程变得波折,不能继续读书,需要供弟弟读书,照顾包括后来出生的妹妹在内的一家人的生计。小说的结尾,弗兰西考上了大学,可以如其他读书的孩子一样选择自己的大学。从小说的开始,弗兰西就和书本是亲近的,可以说这也是故事自身的一种坚持。
三、感动
《布鲁克林有棵树》通篇的节奏平顺舒缓,没有大的波澜起伏,平淡到毫不出奇,但是文字把握上简单、一点也不花哨。就是这样平实的语言,给人亲切、温暖,有时会让人欢乐微笑,有时会让人泪水婆娑。
约翰尼的去世,弗兰西一时无法接受。尽管约翰尼一直酗酒,不能养家,看上去松松垮垮,对家里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而事实上,父亲对弗兰西的爱是伟大而平凡的。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弗兰西担心自己是唯一不会收到鲜花的女生。然而,不仅有两打玫瑰,还有约翰尼工整、漂亮的笔迹,“献给弗兰西,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约翰尼担心自己忘记,在一年之前就将卡片和两元钱给了茜茜。约翰尼让弗兰西在毕业典礼上如其他女孩子一样完美,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这改变不了他是一位有爱心的父亲。
约翰尼留给女儿的毕业祝福让弗兰西百感交集,号啕大哭。这样的故事毫无新意,在其他作品中也经常可以读到。但是在这部小说中,给人的温暖是双重的,一是展现父女之爱,一是生活的温暖。弗兰西“这些日子的辛劳,对母亲的担心,没有写毕业喜剧的失望,英语低分的委屈,对能不能收到鲜花的过度担心”,这些都有了补偿。弗兰西的生活在这里更加温润起来。
流泪的感动深彻入心。《布鲁克林有棵树》平淡叙述的层层铺陈,使平常的事件有了感情波澜高潮迭起的可能,起伏过后,又是细致的平铺,那些欢乐与泪水的神经就散播在这些平淡的叙述里。“我想,在我成长过程中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本书就是《布鲁克林有棵树》了。”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这样评价《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平实,正如生活一样普通,也如生活一样,包含了喜怒哀乐,苦辣酸甜,弗兰西经历了这些,也在温暖的生活中生活着、坚守着。作者贝蒂•史密斯这样写道:“亲爱的上帝,让我生命中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受到您的祝福吧。让我快乐或悲伤,让我寒冷或暖和,让我饥饿或饱食,让我衣着粗糙或打扮华贵,让我正直或猥琐,让我诚实或欺诈,让我高尚或卑微,只要让我每分钟都能受到祝福。”
(应涛: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43005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