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桂冠诗人达菲和她的诗歌

时间:2024-05-04

2009年5月1日,英国王室宣布卡罗┒•安•达菲(Carol Ann Duffy)为新任桂冠诗人,此项殊荣341年来一直被男性垄断的神话终于被打破,达菲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桂冠诗人,她还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个苏格兰人。“桂冠诗人”这一名称源自古希腊神话故事,最初是英国王室颁给优秀诗人的非正式称号。1668年,查理二世任命约┖•德莱顿为桂冠诗人。德莱顿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任命的桂冠诗人,专为皇室歌功颂德以及为重大庆典赋诗作词,享有俸金和俸酒。1998年以前桂冠诗人为终身制,1999年自安德鲁•莫辛开始改为十年任期。尽管有诗才卓越之人不为声名所动拒绝接受此职衔,但自华兹华斯以后,“桂冠诗人”逐渐被认为是英国官方授予的最高文学荣誉,是诗人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53岁的达菲一夜之间成为英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达菲曾是1999年桂冠诗人的热门人选,但因其性取向而最终与之失之交臂,十年后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决定权交给了公众。最终,达菲众望所归,登上了英国诗坛的最高峰。

达菲1955年12月23日出生于格拉斯哥,是家中长女,有四个弟弟。父亲是苏格兰人,修理工,母亲是爱尔兰人,擅长讲故事,和达菲关系尤为密切。达菲6岁时,举家搬至斯塔福,达菲在此接受教育,中学时文学天赋被老师发现并给予积极鼓励。1974年至1977年,达菲在利物浦大学攻读哲学,因经济原因,达菲半工半读,靠做酒吧女招待完成学业。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16岁的达菲有幸结识了有“利物浦诗人”称号的诗人兼画家艾德瑞恩•亨利,两人相见恨晚。在诗歌创作方面,亨利给了达菲很多建议和鼓励,通过他达菲认识了一些画家和剧作家,开始从事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带走我丈夫》(Take My Husband,1982)、《梦之洞》(Cavern of Dreams,1984)、《小女人,大男孩》(Little Women, Big Boys,1986)和《损失》(Loss,1986)等,但达菲最大的愿望依然是成为一名诗人。1983年达菲参加由诗社主办的“全国诗歌大赛”并脱颖而出。同年,又在“格林尼治诗歌大赛”中拔得头筹。从此,达菲正式踏上诗歌创作之路。从80年代开始,达菲平均每三年发表一部诗集,一部胜似一部,凭借《站立的裸女》(Standing Female Nude,1985)和《出售曼哈顿》(Selling Manhattan, 1987),达菲赢得评论界关注,《另一个国度》(The Other Country,1990)和《悲伤时刻》(Mean Time,1993)标志着达菲逐步走向成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界之妻》(The World餾 Wife,1999)构思巧妙,语言诙谐,给人带来独特享受,成为达菲最著名的诗集,《女性福音》(Feminine Gospels,2002)和《狂喜》(Rapture,2005)进一步巩固了达菲在英国诗坛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达菲已广为人知,1998年桂冠诗人特德•休斯去世时,达菲便成了继任的热门人选,但因为首相布莱尔对她的性取向颇有微词而败北。达菲曾获得包括毛姆奖和艾略特奖在内的多个奖项。达菲的诗歌标志着战后女性写作的转折点,被任命为为期十年的桂冠诗人,表明达菲已成为新一代诗人的核心和领军人物。

达菲很早就显示出独特的文学天赋,从小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尽管父母并不看好,但年少的达菲对自己的文学生涯满怀雄心壮志,10岁时开始尝试诗歌创作,14岁时就下定决心成为诗人。中学老师君•思科瑞文和吉姆•沃克成为这个文学少年的指路人,经常借书给达菲。很快,诗歌便成了达菲学习和生活的中心。15岁时,沃克寄出达菲的一首诗,随后发表。后来,达菲偶然接触到聂鲁达、雅克•普莱维尔、艾梅•塞泽尔等诗人,对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95年,女儿艾拉降生。艾拉的降生是达菲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之一(另外两件事分别是爱情和母亲的去世),彻底改变了达菲的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达菲认为“孩子会改变你的一切,有不同的压力,但也是不同的释放”,因而写下多首相关诗歌和故事,包括儿童诗集《午夜相遇》(Meeting Midnight,1999)、《世界上最老的女孩》(The Oldest Girl in the World,2000)和《帽子》(The Hat,2007),儿童图画书《曼琪皇后和尼波皇后》(Queen Munch and Queen Nibble,2002)、《水下农场》(Underwater Farmyard,2002)、《巨人多丽丝》(Doris the Giant,2004)、《月亮动物园》(Moon Zoo,2005)和《偷泪者》(The Tear Thief,2007)。目前,达菲居住在曼彻斯特,就职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教书、写作。

达菲是英国诗坛的奇迹,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几乎家喻户晓,不仅受到评论家好评,还取得了不俗的商业效果。1994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她的诗歌被列入教学大纲,颇受学生欢迎,在苏格兰也同样受到好评。她的作品格律清晰,通俗易懂,风趣幽默,通过细读比较容易解读内涵。达菲的诗歌常采用日常用语,关注的却是有关语言、身份、性别、现代都市生活的复杂性等重大哲学问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同时,她的作品常无视诗歌创作的条条框框,不怎么读诗的人都会喜欢,但还能得到同行的认可和敬仰,这一点实属不易。评论家称赞她的诗歌不论是关于爱情、迷茫、混乱还是怀旧,都细腻感人,闪烁着智慧之光。

达菲被评论家称为“后战后英国诗人”,即撒切尔时代的诗人,这一时代的英国人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习惯了充斥着电视节目的暴力,对社会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淡漠,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达菲选取这一时代的特殊人群作为摄像镜头,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心灵,捕捉当代英国瞬息万变的社会景象和生活点滴,对业已消逝了的时光表现出的怀念和眷恋,使得真实的现在显得异常空虚和无聊,而这些诗歌不仅仅是讽刺,更是挽歌。

达菲总是把她的诗歌置于特定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环境中,读者需要广泛的相关知识才能充分理解其作品的精妙。反复出现的几个重要主题几乎贯穿她的主要诗集。首先,童年到成年的不平稳过渡是她很多作品关注的核心,如《最初》,诗歌中有的人物未能健康顺利地从童年过渡到成年,心理的成长远远落后于生理的发育,因而不能适应“移民”生活,即使那些成长顺利的人,回首童年时也总是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情怀。达菲总能注意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找到富有意义的回忆,而这些细节常与流行音乐、老电影或其他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相关,于诗中人物的心理成长意义非凡。怀旧与另外两个主题密切相关:自我迷失和由衰老带来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有关童年、过去、记忆以及语言的效果的诗歌,如《妈妈讲话的方式》和《情书》等。爱情是达菲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她作品关注的另一个焦点。达菲认为,爱情诗最难写,它最让人兴奋,但也最具挑战性,最容易写陈词滥调。但达菲喜欢挑战,写了大量的爱情诗,事实上,《狂喜》最核心的主题就是爱情。还有一点就是女权思想,这一点在《世界之妻》中显而易见。和她以往的诗集相比,《世界之妻》的主题更加明确,女权思想也更加明显,诗集名称取自短语“all the world and his wife”(所有人),暗含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哪里,不论种族,只有男人才重要,而他们的妻子只不过是附属。达菲反其道而行之,给这些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女性以表达自己的机会。诗歌多次表明,男人傲慢,虚伪,毫无用处,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而这些女性则坚强,值得信赖,完全能够承担本来由男人承担的责任,扮演男人扮演的角色。最后,达菲的很多诗歌关于身份,身份的迷惑所带来的困扰和煎熬,通过简洁而平实的语言真切地传达出来,如《最初》。

尽管在很多方面有着本质差别,评论家还是常把达菲与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相提并论,称她为“当代拉金”。对此,达菲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对我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我和拉金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他身材高大,沉默寡言,头发稀疏,而我喜欢争论,常无所顾忌地大笑。我只承认一点相同:我们都是同性恋。”拉金虽然由于作品题材狭窄而有时被视为“次要诗人”,但他却主导了20世纪后半叶的英国诗坛,与主导上半叶的艾略特平分秋色。事实上,他的作品之完美、精湛、独创,使他成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最被喜爱的英国诗人,把达菲比作拉金,正好从侧面反映了达菲的诗歌成就。达菲风格多变,从三言两语的自由诗到格律规整的传统诗歌,她都得心应手。达菲最擅长的内心独白,让读者有机会进入诗歌中人物的内心最深处,了解生活中无缘结识的各色人等,精神抑郁的中年女性,沉浸在幻想世界中的精神变态者,对世事一知半解的孩童,罪犯,失业者,移民等,达菲都能选取独特的角度,在他们和读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达菲对语言的敏感和对细节的明察秋毫,使得她能够灵活自如地出入于诗歌中人物的内心和生活。此外,她还是时间穿梭者,并能随意改变形状,从特洛伊到好莱坞,再到百货商店,从鲜活的口语到让人大开眼界的精致语言,都让人觉得生动活泼,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文绉绉。正如她自己所言:“作为诗人,我对有趣的话不感兴趣,我喜欢用简单的话语,但要用复杂的方式来使用它们。”很多作家让读者晕头转向,但达菲从来不,因为她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达菲和拉金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达菲的作品题材异常丰富,生活中的任何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她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不管男女老幼都可以成为诗歌关注的对象,很多诗歌表现对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以及自我迷失的沉思,读者随着她的诗歌跨越时空,通过爱、记忆和独特的语言找到慰藉和共鸣。达菲和拉金一样,都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失败、孤独、异化和空虚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但读她的诗歌不会觉得沮丧,因为达菲有她乐观的一面,这一点在她的爱情诗中最易看到,而这是拉金所没有的。

为了更好地欣赏达菲诗歌艺术的独特之处,阅读她的诗歌时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隐秘的听众。通常,达菲的诗歌都由诗中人物以独白的方式叙述,有的像意识流,只言片语,句法混乱,有的则典雅精致。有的诗歌没有听众,有的模糊不清,听众更多地是一种写作技巧的需要而非参与者。《世界之妻》之前的作品中,诗歌中人物身份并不清晰,性别也需要读者推敲方能确定,这种模棱两可是达菲颠覆读者期待而有意为之,是处心积虑的艺术结果。只有少部分诗歌采用传统的第三人称,这类诗歌常涉及爱情,语气柔和,情真意切,有的活泼俏皮,亦庄亦谐,有的则具有沉思式的冷静和内敛,读来令人伤感。

其次是心灵之窗。达菲擅长内心独白,这一写作技巧几乎成了达菲诗歌创作最鲜明的特色。通过内心独白,达菲让作品中的人物打开一扇心灵之窗,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他们能够诚实坦率地吐露心声,而读者分享到的是悲伤、沮丧或带有负疚感的秘密。这一写作手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讲话的真实性值得考究,达菲的作品中不乏表里不一的人物,因此读者不得不依赖诗歌里的蛛丝马迹和自己的识别力,判断人物的表白是真是假,还是亦真亦假。达菲的诗歌表明,很多人都有秘密,而且很多人至少某种程度上生活在梦幻中,如《亲爱的诺曼》中,报童变成了寻找珍珠的潜水者,还有《休闲教育》中的“我”“拿了面包刀出去,……我碰到了你的臂膀”时,我们很难清楚地知道他/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最后就是谁的声音。达菲诗歌中的声音变化多端,不仅在不同的诗歌中,即使在同一首诗中,声音发生改变也很常见。达菲常使用双重视角,如成人/儿童、男人/女人等,使得作品蕴意丰富,思想和观点需反复推敲方可确定。此外,达菲还努力地使用与人物身份相符的语言,因此,说话者越是教育程度低,这项工作就越艰难。但达菲作品中所有人物都能表达自己,也许语言不规范,甚至是残片似的意识流,但似乎都超出了说话者的能力。同时,人物的思想、观点和感受表现出一种自知,一种对所描述状况至少某种程度上比较清醒的认识,这往往让读者捉摸不透:到底是谁在说话?表达的又是谁的思想?诗中人物的还是诗人的?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读者必须时时保持警惕,方能欣赏到达菲诗歌艺术的精湛、细致和独到之处。以《模范村》为例,这首诗出自《出售曼哈顿》,诗中达菲采用了她常用的儿童视角,尽管童真常无法坚持很久,事实上,这首诗结尾处,诗中人物同样也失去了纯真。整首诗可以看作对英国诗人威廉•布雷克的《纯真之歌》和《经验之歌》的回应,典型的模范儿童,内心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首诗的名称是达菲式的模棱两可,非常有代表性,模范村看上去宁静和谐,人们生活幸福美满,但村里人内心都藏有不能与外人说的秘密,而这正是真实的生活。诗歌中的孩子如此评价牧师:“牧师很怕鹦鹉,不是吗?”这表明孩子突然之间明白了很多,借助他的独白读者知道,尽管语气还很稚嫩,但声音已经从孩子转化为达菲本人。

(刘敏霞: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邮编:430074;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邮编:20008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