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周广熙
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设在塘基街与考棚街。
百年商埠梧州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独有的岭南风情。往昔的梧州,先有道,后有街;先有街,后有路;先有路,后有城;先有城,后有市。据记载,原先的梧州古城,到清末民初还是个“周八百六十丈”的小城,共五座城门,俗称小南门、大南门、东门、北门、西门。城内分属十二社,主要是官署衙门,有府署、县署、协台、考试院。老梧州的街道较为狭窄,有塘基街(即后来的大中上路)、考棚街(即后来的大中下路)等街道。一些有名的科举故事,就发生在这两条街道上。
考棚是指用于进行科举考试的地方。明清时期,梧州设有考棚,设置考试院,为梧州所辖各县童生应试之所。当时的梧州考试院设在现在的大中路(今梧州三中附近)。
老梧州的塘基街与考棚街即如今的大中路一带。
作为曾经的岭南文化中心,梧州的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西汉时,苍梧郡地方官在梧州建立学校,教民礼义,广信人陈钦、陈元、陈坚卿,祖孙三代以熟悉五经,精通《左传》,被称“三陈”;东汉末,士燮、士壹兄弟,均因深通经学,合称“二士”。“三陈” “二士”均曾聚徒讲经说史。从北方南来避难的牟子以儒释之学授徒;刘熙在梧州讲学,生徒数百人;黄豪亦创立私学,教授生徒。魏晋南北朝时期,梧州除官办学校外,私人讲学之风很盛。到唐朝,梧州仍是岭南文化中心之一。
清康熙年间,梧州知府李世孝在任职期间,就产生这样的感慨:“梧治近控三江,遥联五岭,桂水绕其前,大云(今白云山)峙其左,壮哉,一大都会也。”梧州聚山川之灵气,得两广之人和,清康熙年间创建的传经书院存在了两百多年。
至于传经书院所传之“经”,当然是儒家之经典,书院所教授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和科举应试的技能。书院的教育方式是卓有成效的,明清两个朝代的科举考试,钦取进士。广西籍进士有166名,其中梧州市有37名,占广西录取名额的22.28%,留下了“一榜四中”和“一门二进士”的佳话。
梁廷栋,字彤云,广西梧州人,生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卒于民国五年(1916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与父亲梁嵘椿及父亲的两个学生许寿生、钟懿蓉同中进士,一榜四中,是有科举以来梧州取得最好成绩的一科,为梧州史上罕见,特别是父子同中,师生同榜,一时传为佳话。
关广槐,自幼家贫,少年丧父,小小年纪就与兄以制售糕饼为生,奉养其母。关广槐读书勤奋,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考中乙亥科举人。1877年,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从此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传说他以“响水桑寄生”治愈慈禧太后疾病,使梧州出“贡品”。他还是中越划界的钦差大臣,受朝廷嘉奖。
关冕钧,字耀芹,号伯衡,关广槐之子,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长洲岛杨桥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关冕钧考取进士,后为翰林院编修,诰受光禄大夫,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病逝于北京,葬于家乡梧州长洲岛。
过去,大中路分为下段(旧称塘基街)和上段(旧称考棚街)。1929年,梧州扩建马路后,改称大中上、下街,因其位处城区中心,又是较大的道路,故在1953年起统称大中路。这里有曾被称为“广西第一巨厦”的广西银行旧址,还有清代同治年间梁廷栋的“太史第”原址。过去有名的中西学堂(后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苍梧县立女子师范学校,以及梧州女子中学(今梧州三中),亦处于大中路西北角,先后培育出李济深、陈漫远、李素秋等社会精英。
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是梧州一中的前身,最早称为中西学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创办,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梧州府中学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名为梧州中学堂,1917年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1926年秋,该校从考棚街迁至位于梧州鸳鸯江畔的三角嘴。
大中路还几乎汇集了当时全梧州市的书店。据《梧州文化》记载,从1925年起至解放初期,先后在这里设立的书店有24家之多。诸如著名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以及专营石印线装书的上海广益书局、锦章书局、会文堂书局等,均在此设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此外,这里还有大华书店、建国书店、良友书店、大中书店等知名书店,以及“广明新”“更生”“中书阁”“杨桂和”等文具店。
民国时期,《梧州民国日报》《广西学生日报》《战报》《中山日报》(梧州版)《新民报》《大公报》《新中报》《民众日报》《新广西日报》等多家报社,均落户大中路。
由此可见,老梧州的考棚街,确实是一个文化的发源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