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挑灯看剑——梧州市博物馆馆藏剑的故事

时间:2024-05-04

温玉姬

挑灯看剑
——梧州市博物馆馆藏剑的故事

温玉姬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梧州在历史上是岭南重镇,处于西江流域的古苍梧大地上演绎了无数次的兵戎烽烟。据史料记载,从西汉初至隋唐年间,发生在梧州的较大规模的战争有二十多次,历次的兵家厮杀,使梧州的江河以及田野遗留下为数不少的古代兵器。

从今年5月18日开始,梧州市博物馆精心筹划半年的新展览“烽烟遗戈——梧州市博物馆馆藏古代兵器展”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此次展览共展出馆藏古代、近代兵器共90件套,从战国后期至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都有。这些由梧州市博物馆馆藏的刀剑背后,蕴含着一段段昔日的烽烟故事。

在藏品中,有一把是1958年在梧州市出土的汉代青铜短剑,它全长49cm,宽4cm,剑刃长40.5cm,把长8.5cm,重0.589kg,为国家三级文物(图一)。

图一:汉代青铜短剑

在冷兵器时代,剑是当之无愧的“百兵之君”。当时,剑不仅是战场上最好的武器之一,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剑属于“短兵”,早期是匕首式短剑和刀一类,区别在于单刃和双刃,剑又称“轻吕”、“径路”、“长铗”。在中国,制剑的材料非常丰富。最初的剑为石制,上古时代在部落打猎及战争中充当防身和攻击工具。后来出现了强度更佳的金属剑——大约在商代中晚期,铜剑便开始出现。但是由于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还不够完善,所以这个时期的剑,只有20厘米~30厘米,就像匕首一样。如果作为主战兵器,其杀伤力有限,并不能在战场上广泛使用。

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青铜兵器的制造技术才成熟,并开始流行长剑。质地精良的宝剑大多出自南方,主要产地是吴、越(闽越)、楚、巴蜀。在同一时期还出现了铁剑,但那时的铁剑十分珍贵,加工难度极高,并没有批量生产,因此数量远远赶不上铜剑。到了汉代,铁剑的锻造技术日趋成熟,铁剑才最终完全取代了铜剑。

在梧州市博物馆的藏品中,就有一把2001年由梧州市博物馆征集回来的汉代铜格铁长剑,其通长150cm,把长20cm,宽3.1cm,重0.763kg,为国家三级文物(图二)。

图二:汉代铜格铁长剑

据资料记载,铜剑和铁剑的制作方式是有区别的,铜剑是“铸”,铁剑则是“锻”。铁剑并不需要将金属加热熔成液体状态,只是把铁烧软了之后用锤子敲打成形。但想要“锻”出来的剑既锋利又耐用,既不易折断又不易变形,工艺是非常复杂的。

然而,剑之所以能成为 “百兵之君”,究其原因,便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贵族的身份象征出现的。例如屈原被放逐的时候,抛家舍业,什么都没有了,可他的名作《涉江》开篇第二句,就表达自己虽然被贬了,仍然坚持“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这里所谓的“长铗”就是长剑,这位“帝高阳之苗裔”把一切都抛弃掉,剑却始终伴随他左右。由此可见,古人素有佩长剑来彰显身份高贵的文化习惯。

剑是贵族身份象征的另一个例子,便是“荆轲刺秦王”。荆轲用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想拔剑抵挡,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秦王被荆轲追得满屋跑。由此可知,秦王佩的也是一柄长剑。在梧州市博物馆里,就藏有一柄西汉玉格铁剑。剑上镶嵌的玉格,可能就是其高贵“出身”的佐证(图三)。

图三:西汉玉格铁剑

可是,剑在汉代达到辉煌后,由盛转衰,最终被刀取代。究其原因,还得从剑的基本形制来解释。由于剑是双刃,就使得剑的分量比同等大小的刀要略轻,刀背的厚度比剑刃厚。因而同等尺寸的刀和剑,用于劈砍时,剑的杀伤力没有刀那么大。只有到了利用尖锋去刺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剑的杀伤力,这对剑术的要求就高了起来。

责任编辑:陈薇

春秋乃至战国前期,主要是贵族战争,上战场的绝大多数都是精英,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严格的训练,剑术水平是比较高的。而战国中期以后,战争越发残酷,随着各国的变法实施,大量的平民也走上了战场,这些人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小苦练剑术,就此而言,刀就更为适合上战场使用了。因此,在日益扩大的战争规模中,剑最终被刀所取代。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