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董国忠/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拓展训练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种体验式培训,它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体验中成长,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素质拓展训练能发掘个人潜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磨炼意志。而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院校通过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能、提高综合体质,激发学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激发潜能,提升自信。而在体育课程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重在以情感体验为本,依据小组合作训练,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此提升他们的心理以及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有其必然的兼容性,体育课和素质拓展训练都讲究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乐趣,都在乎项目的成败和经验的汲取,也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分享的过程。两者相互的共性促进了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1)素质拓展训练以其实践性、开放性、挑战性等优势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有效地打破了体育课内容单一的缺陷,既是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展,又强化了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
(2)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促使教师团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编排能力与实施能力都得到极大地提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体育师资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3)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能有效检验学生自身能力,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进而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拓展形式具有多样化,在错综复杂中找到规律,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都非常有益;素质拓展训练能有效展示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在项目训练中,团队成员必须齐心合力面对困难,集思广益想办法,增强了队员之间的凝聚力,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彰显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激发个人潜质,提升集体参与意识和责任心。
(1)学校层面原因:素质拓展训练需要一些特定的场地和设备,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有的管理不善,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使用,学校并没有及时改善、添加,无形中给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增加了阻碍。另外一些素质拓展项目需要费用较高,所需器材、场地有特定的要求,学校训练项目投入资金有限,严重制约了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
(2)师资层面原因:多年来高职院校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习惯了循规蹈矩的教学,素质拓展训练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冲击较大,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导致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足,使得在课程推进和融合方面进展较慢。另外有素质拓展训练资格证书的教师缺口较大,有些学校用体育教师替代,导致在教学设计和团队拓展训练项目时专业性和经验都不足,取得的实效性差一些,严重影响了训练的效果。
(3)素质拓展内容层面原因:当下的诸多素质拓展项目设计在内容上大多具有单一化,素质拓展项目和内容比较少,基于此,在训练过程中,缺乏教学目标不具体,缺乏教育性,致使素质拓展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浓厚,缺乏时效性。
(4)素质拓展课程思想教育层面原因:在素质拓展教育过程中,往往忽略课程融合,素质拓展训练和思想教育关联不大,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渗透,导致思想教育成效不大。
(5)素质拓展实践教学评价以及总结反思层面原因:在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实践活动中,往往存在组织得力,但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手段单一,不具有多元性。同时忽略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导致素质拓展活动虎头蛇尾,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比较迟缓,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1)素质拓展训练目标和体育教学目的具有一致性:实践表明:体育教学的目的性和素质拓展训练目标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服务,为提升他们适应社会能力奠基。
(2)素质拓展训练手段和体育教学方法具有相似性: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主要以体验式为主,以此推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比如在空中单杠、攀岩等项目中,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提升耐力、速度、韧性以及协调性等体能;而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也是通过引领学生反复训练,进而掌握体育竞技技能,并使其动作具有准确性、娴熟性,在此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竞争力等,教学手段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为两者有效相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国外先进经验中可知在体育教学中融合素质拓展训练具有可行性:我国素质拓展训练起步较晚,现状处于初级阶段,立足现状望眼西方发达国家素质拓展教育可见他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模式,和体育教学相融合方面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他们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开展了探险和高空项目的素质拓展,诸如野外生存、信任背摔等项目,实践效果显著,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身体机能,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起到了助力的作用,为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基。
(4)素质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基本设施、体育器材成本不高使其具有可行性: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合素质拓展训练必须保证资金到位,基础设施完善,体育器材齐全,纵观各个高职院校,立足长远发展,为保证教学实效性,基本分为场地和野外两种模式,而场地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费用不高,比如塑胶跑道、室内体育场馆基本都具备,而野外素质拓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开展力度不大,有待整合资源,突破瓶颈,使野外素质拓展训练同样具有可操作性。
(1)根据学生发展情况制定素质拓展训练方案: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案设计要具有新颖性、实用性、针对性以及社会性,要根据学生特点尽量做到“量身定制”,尤其专业不同,设置拓展项目要结合专业特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重在符合学生发展与技能需求,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2)素质拓展训练要秉承多样性原则: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同时要秉承多样性的原则,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在选修课中,针对学生自身发展以及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训练,通过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灵活性的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可以在训练中增加诸如毕业墙、信任背摔、穿越雷区等。
(3)整合素质拓展训练资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素质拓展训练:在素质拓展训练进行时,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比如合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校内改建并完善训练场地,修复设备,利用闲置空间增建一些训练设施,如攀岩墙、高空组合架等;也可以开发校企、学校合作企业乃至社会资源,联合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既能节省资金,还能使素质拓展训练从校内走上社会,得到有效延伸。
(4)完善素质拓展训练评价机制: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评价机制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训练质量,学生的收获,训练的效果。通过评价教师还可以及时调整训练目标以及训练项目,不断促进训练项目的优化发展。基于此,评价机制要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公正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潜能性,而且要具有多样性,借此利于提升学生自信,激励他们有获得感和荣誉感。
(5)重视素质拓展训练的文化建设,注重拓展训练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要注重打造相关的文化建设,并重视素质拓展训练和思政教育有机整合,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设定“激发学生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等核心目标,依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营造具有拓展训练的浓厚氛围,比如团队有队歌,队旗、口号,队员齐心协力,集思广益,创建具有个性化的团队文化,尤其在破冰活动中要用竞技体验的方式,使各个团队在竞争中增强协作能力,挑战自我,使他们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所得、所悟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6)建设具有专业素质拓展训练资质认证的师资力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素质拓展训练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保障,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专业知识的提升,不断探究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其次,教师必须是每个项目的最早体验者,要乐于亲身体验训练项目,感悟训练要领的同时可以优化项目。再次,学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重视对素质拓展训练专业教师的培养,可以选拔中青年教师到拓展训练专业机构进行学习深造,使更多的教师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可以聘用校外团队和专家到学校亲临指导、示范,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学校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中来。
总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维灵活,实践能力强,他们对体育课要求很高,而素质拓展训练富有刺激性、趣味性,贴近生活,灵活多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使他们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自信得到提升,既提高了协作沟通能力,又培养了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综合素养,为他们终身发展助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