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师生互动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使用各种方法产生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课、批评、讲解、提问、鼓励学生反应和积极发言、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和教师进行互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经过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以不同角度对师生互动进行了探究。本文重点从师生互动的相关理论、类型、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
国外学者Allwright(1984)认为,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人与人之间生动的互动过程,充满语言的课堂中更是少不了师生互动。国内学者吴康宁(2000)认为,师生互动是一个互动系统,它可以发生在不同情况下,包含多种内容和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大多是言语互动行为,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会将一些会话理论作为研究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以下简要介绍几种理论,主要有交互假说、符号互动理论以及话论转换理论。
第一,Long在1983年在输入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假说。他认为,在交互过程中,交互双方需要不断地进行意义协商及语言调整来使双方的交流能顺畅地进行,当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他们可以通过不断的意义协商和互动调整来增加可理解输入(陈扬,2020)。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要不断调整输入的可理解性以进行顺畅的交互。
第二,话轮转换理论最早是由Sack等人在1974年提出的。话论转换理论认为,会话的基本特征就是话轮转换。在会话中,说话者和受话者不断地转换角色,轮流说话,一段对话就是由一系列话轮构成。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多样的师生话轮转换对于师生互动及学生的理解吸收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轮转换策略,以创造更多形式的互动。
第三,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由美国社会学家Mead创立。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某事物的实物,主要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不同情境下同样的符号具有不同的意义。情境指的是人们互动时的场景或情况,包括人、人的行为、角色关系、时间、场合等。符号互动是人们通过接收、理解和应用具体情境中的“符号”,从而进行个体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龚书静,2019)。所以,师生互动和符号互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均有共通之处。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角度来看,要想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就需要师生共同建立有意义的符号互动。
师生互动类型可以反映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行为的不同特征。通过对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研究,研究者们提出的师生互动类型划分也多种多样,但划分原则基本都大同小异。西方一些研究者根据师生互动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国外学者Ashley等人将师生互动行为分为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知识中心式三种(陈奎熹,1992)。(1)教师中心式。教师在师生互动行为中拥有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互动行为则是被动的;(2)学生中心式。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采用民主方式,在许多教学环节上寻求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作出调整;(3)知识中心式。这种师生互动行为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因为课堂上的互动仅仅是追求升学或获得更好的发展的目标。还有一些研究者主要根据师生互动的内部因素进行分类。
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也对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行为类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国内学者吴康宁(1998)提出了两类划分标准:教师的行为对象和师生行为属性。首先,依据行为对象划分为三种类型:(1)师个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2)师组互动,指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3)师班互动,即教师行为指向全班学生的互动。其次,根据行为属性划分为了三种类型:(1)控制——服从型。即教师控制课堂,而学生服从教师的控制行为,这是基本常见的师生互动行为;(2)控制——反控制型,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会有不服从的情况出现。这时师生互动行为就变成“控制”与“反控制”;(3)相互磋商型。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平等和互相尊重,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进行相互商讨。郑金洲(2000)依据教师权威的程度将师生互动类型分为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傅维利等人(2007)提出,按照权威主导地位和转移特征,可将师生互动分为三种:平等型、师权型和生权型。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师生互动的类型大部分以教师的权威地位和课堂控制的程度和方式进行划分。由于师生互动是一个社会性的行为,因此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师生互动可能还会有更多变化,出现更多的类型,需要学者继续进行观察和研究。
师生互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教师和学生两种角度上的不同影响与特点。在一定意义上,这两种研究角度对于读者理解师生互动各有贡献和价值。一些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因素,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研究师生互动,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除了教师,课堂互动还涉及更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学生的情况,课堂教学环境等。例如,国外学者Furman(1992)等人的研究提到了学生的性别对于师生互动的影响,发现女生与教师有更密切的师生关系。Ilatov(1998)等人认为,师生互动受到教师的交流方式的影响。此外,Fisher等人(1998)研究发现,教师的个性与教师对师生交往行为的知觉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国内的相关研究更多考虑的是整个课堂生态的因素。学者佐斌(2002)研究了师生互动的微观影响因素后发现,任务因素、背景因素、特质因素和观念因素会直接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梅娟等人(2008)认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关注学生以及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等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师生课堂互动。邹琴(2009)归纳的因素则最为全面,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因素,她还总结了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硬件设施以及情境创设的因素对师生互动的影响。
尽管这些研究对师生互动的类型、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划分角度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剖析了师生互动行为的内在本质以及框架,并为后来的研究者研究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总体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师生互动的类型、理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成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成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情况与课堂环境尽量采用不同的互动形式开展启发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要想与学生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师应多批判地研究师生互动的相关研究,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更多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