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的路径初探

时间:2024-05-04

■ 理平

1.咸宁市交通实验幼儿园;2.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

随着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关注,游戏已然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实施的基本形式,是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课程形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区域活动注重幼儿个性自主而生动地发展,是落实“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形式”理念的主要阵地。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是促进幼儿全面而个性地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改变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缺乏整合的现状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之间的关联现状出发,探讨将区域活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效融合的路径。

一、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的现状

“区域活动”,我国学者也称之为“活动区” 或“活动角”。关于区域活动的概念,刘焱教授认为是“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活动环境,是教师教育意图的客体化和物质化”,“活动区既是幼儿的‘游戏区’,也是幼儿的‘学习区’”;黄进教授通过对国外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表的分析,明确指出区域活动就是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的游戏活动。可见,在我国,区域活动即区域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园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发挥幼儿自主学习的价值,通过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儿童自主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自主性、探索性、开放性、整合性、游戏性等特点。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是是基于幼儿发展的兴趣、需求和水平及其差异性,将个性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以促进幼儿全面而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游戏与课程整合的重要体现。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之间缺乏有效融合:

一是区域活动的目标和主题活动的目标不具有系统性,在区域活动目标制定时具有随意性。“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区域活动的目标与主题活动目标应该统一起来,为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是教师意识到要对幼儿共同经验和能力的培养但是差异性问题关注较少,没有以幼儿的兴趣、生活经验以及能力为出发点。由于个体差异性以及发展不平衡性,每个孩子的兴趣以及能力是有差异的,但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水平,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在区域活动中,创设让幼儿自主探究、个性经验积累的空间和环境。

三是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彼此独立,关联较少。首先,未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前置性作用。前置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物化的操作可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体悟;另一方面,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可以作为主题的重要来源。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没有把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先行者,仅仅把区域游戏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或拓展活动。其次,区域活动未能与主题活动整合并形成完整的活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处于分离状态。如主题活动“有趣的时钟”,可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根据活动环节的需要将区域活动整合其中,在操作环节引导幼儿在区角进行动手操作,可以获得关于时钟结构和时针与分针关系的经验,便于主题活动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仍然分离,缺乏融合。最后,区域活动没有发挥延伸和深化作用。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融合表现为两者就是具有一体性和延续性。在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许多没有解决但幼儿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区域游戏活动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本身没有被赋予更多的主题教育价值;区域活动只是在活动内容上与主题活动产生链接,并没更深层次地去关注主题活动的目标等。

二、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效融合的切入点

如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融合,需要根据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特点和优势寻找最佳切入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目标入手,整合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目标

区域游戏活动的目标和主题活动的目标要具有统合性和一致性,区域活动目标既要有自己的小目标,又要进一步深化主题目标,在统合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具体来说:

1、根据各区角的特点和功能,将主题活动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

区域活动的目标既要延续主题活动目标,又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细化主题活动的目标让幼儿得到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所以在不同的区域需要设置定下了不同的活动目标,而且各有侧重。例如:在主题活动“小蜗牛去哪了”中,主题活动的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蜗牛种类的多样性;观察、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了解、感知、认识与蜗牛相似的螺旋形的物品;通过对蜗牛以及生活中的物品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幼儿对事物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可以结合主题分解成各区域的具体目标,如自然区的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小蜗牛喜欢潮湿、阴凉的生活环境;通过观察、实验、饲养小蜗牛,了解蜗牛喜欢吃植物性的食物,不喜欢肉类食物培养对小蜗牛的感情。科学区的活动目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爬行,了解蜗牛爬行的部位,感知小蜗牛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爬行;会按贝壳大小,图案等有规律进行排序;通过点贝壳数,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关系。美工区的活动目标: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正确握笔的方法;能按自己的想法对蜗牛进行装饰;观察蜗牛贝壳花纹图案,尝试用各种方式表现螺旋式。

2、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合理规划区域材料的投放

合理规划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才能达到从整体上达成主题活动目标。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需要从主题活动的目标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灵活规划区域活动时间和内容,在主题活动设计时充分关注幼儿的差异,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既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展相应的活动,继续解决主题活动中遗留的问题。同时,对于那些发展较快的幼儿则可以通过在区域中增加一些新的材料而进一步学习。这样时间和材料投放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将区域和主题活动融合起来,既能关照幼儿的全面发展,也能考虑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

3、围绕活动目标,对幼儿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由于主题活动目标分解到成各区域的具体目标,并有针对性地投放了相应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相应的表现行为,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评价指标的观察点进行分区,并对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表现和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结合,采取综合性评价,以推动两者的进一步融合。

(二)从幼儿的兴趣、能力、经验等切入,整合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现实需求,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除了在生活中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为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验基础之外,应根据幼儿的经验状况,合理安排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内容。

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内容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可能达到的水平,遵循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活动内容既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当幼儿没有相应的活动经验时,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目标,投放相应的材料到各区域,让幼儿动手操作,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积累相应的经验与体验,便于主题活动中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区域活动中不同幼儿之间在交流与互动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而有意义的兴趣,则可以将兴趣转化成主题活动内容,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交流与探索。

三、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融合的途径

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融合过程中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具体来说:

第一,发挥区域活动的前置作用。一方面区域活动为幼儿顺利进入主题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区域活动又成为了主题活动的材料库和资源中心。

第二,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区域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主动融入主题活动中,以有效推动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时钟”里面,在集体教学活动“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中,教师就可以开放美术区,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一个钟表。

第三,区域活动成为主题活动的延伸部分。在主题活动结束后,幼儿的探究兴趣不减,部分活动目标还没达到,则可以延伸到区域活动中,把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一个拓展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是幼儿全面而个性发展的目标诉求,也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要求。在寻找融合的切入点和路径基础上,需要关注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幼儿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发展需求,观察幼儿之间的发展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