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海“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4-05-04

■张 宾/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区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社区教育作为功能广泛的教育形式,在承担社区居民各种教育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促进当地文化、经济、政治进步的功能。因此,社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当地特色文化的核心价值。

一、北海“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中愈发引起世人的关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财富,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以下简称北海“海丝”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特色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区交流日益频繁和重要,如何将新时代赋予北海的定位作用发挥得更好、让居民认识北海历史,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保护家乡的热情,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历史的沉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孕育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包含了方言、礼仪、民俗、民风、饮食等文化要素,构成了北海社区文化的特色课程内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作为北海历史文化之一,是北海的文化瑰宝,它让我们看到这个城市成长的痕迹,感受到家乡丰厚的历史底蕴,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充分了解北海“海丝”文化多样的特点,在进行社区教育时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文化和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以北海“海丝”文化为基础,结合社区教育资源,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培训社区成员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对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有助于提升人对社区的归属感,促进社区文化繁荣,提高社区教育社会服务质量,实现社区教育“本土化”发展目标。

二、北海“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实现路径

社区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社会性、广泛性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更加灵活多样。社区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尤其在本土文化传承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社区教育能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内容形式,将各种教育因素集合、协调和互动,是实现“海丝”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社区教育本着共享资源、互相配合、携手共进的原则,将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文化等机构联合,通过课程、各种活动培养文化认同。在参与、体验、教育等活动中触碰文化实体、感知文化内涵,体会文化精神,培育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弘扬“海丝”文化精神。

(一)“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模式

社区教育的对象涵括了从幼儿到老年人的全体社区居民,因此采用的模式,有领导部门创办的社区大学,也有社区内拥有先进教育手段及设备的学校。

1、积极发挥社区大学的功能

社区大学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办学成功经验的产物。属于一种新的大众化、开放式、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能根据社区居民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制定基于居民结构及特点、发展本土特色、形成品牌特色的课程,吸引众多社区居民的参与。在深化社区教育内涵、丰富社区教育学习体系、提高社区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在“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大力发挥社区大学功能, 通过社区大学固定的教育场所、教学时间、课程内容及老师,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重视各类学校的作用

学校是社区的文化中心,社区内的中小学拥有充足的教学场所、较好的师资和资源,与社区密切合作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所需的教育培训,弥补了社区教育的硬件不足。校园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不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区环境也具有很大的文化辐射作用。青少年青年是社区居民中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有活力、学习能力强。学校教育是最有效的与“海丝”文化相融合的教育途径。在社区教育中,社区与普通教育机构合作要积极做到社区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积极整合,形成共建机制,形成人人爱学习、人人参与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让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共享“海丝”文化成果。

(二)“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课程

1、社区大学课程

社区大学可通过开设“海丝”文化特色课程,如“海丝”舞蹈培训课程,北海极具“海丝”特色的舞蹈“碧海丝路”和“咕哩美”,用肢体语言演绎北海“海丝”文化的绵延。“海丝”美食课程,北海市三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海鲜烹饪的技巧分享,从味蕾中感受美食文化的精彩。“海丝”摄影培训课程,北海旅游资源丰富,北海银滩、百年老街、合浦汉文化博物馆、白龙珍珠城、金海湾红树林等景点,以游学的方式,跟随镜头,亲身追寻“海丝”文化的足迹。“海丝”歌唱培训课程,咸水歌、卖鸡调等渔歌文化,富含“海丝”韵味,从音乐中了解北海市水上人家的历史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此外,还可通过开办 “海丝”文化大讲堂,利用各类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对以社区居民为主的教育对象,多角度、多体系地将“海丝”文化的弘扬传播。

2、中小学课程

学校教育是最有效的与“海丝”文化相融合的教育途径。通过编撰“海丝”文化“特色课程”,将自然资源、民俗民风、贝雕工艺、民间活动等纳入“特色课程”并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海丝”文化树立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渗透,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合的“海丝”文化传播链。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社区的资源条件,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将海丝文化特色、兴趣、人文、体艺、活动融为一体,结合开展德育课堂、综合实践课、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坚定担负起“海丝”文化传承的责任。

3、联合有关部门,契合民俗活动

北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丝”文化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往往也就蕴藏于民间习俗和民俗活动中,社区教育要以民俗活动为契机,开展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讲解民俗文化活动来源,为居民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庆典,鼓励社区居民都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社区品牌活动。 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区文化繁荣。

社区教育可联合领导部门,通过结合“南珠节”、“旅游文化节”、“美食节”、“端午节赛龙舟”、“侨港开渔祭祀节”等独具“海丝”文化特色的活动,让社区居民在亲身体验中领会“海丝”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汲取工作、学习、生活的正能量。可与工艺美术馆、贝雕博物馆和合浦汉文化博物馆等联合,组织开放日活动,以参观学习的形式,让社区居民与文物、民间工艺等零距离接触,直面传统历史文化,品味馆藏历史文物、民间艺术品的珍贵厚重、精良优美,领会“海丝”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北海“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思考

“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是一项多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特色课程的开发、充分发挥社区大学以及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的作用,此外,还必须得有领导部门的政策支持,要重视与领导部门、学校的合作联动,统筹社区范围内的资源,构建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从而保障社区教育的良好运行。

(一)组建“海丝”文化工作队伍

为了“海丝”文化更好融入社区教育,推广至社区每个角落,组建一支专业的“海丝”文化工作队伍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依靠社区大学,组建一支由社区教育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以及社区工作志愿者共同构成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从而满足社区教育的客观需要。对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进行岗位培训,学习“海丝”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强化社区教育理念,提高开展社区教育的能力,参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在对社区居民需求、风土习俗、文化形态、历史遗存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挖掘和研究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充分利用北海、身边的真实案例,采用家庭、学校、社会连为一体的面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开展社区教育,从而传播优秀的“海丝”文化。同时,组织社区内的文化名家、对“海丝”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等组成“海丝”文化讲座团队,有效弘扬“海丝”文化。

(二)统筹社区范围内的资源

发挥领导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引导现有教育资源和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将社区属地内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剧场等各类文化教育资源与设施,划归到“海丝”文化教育资源范畴中,以最大限度向社区居民开放,服务于社区居民。制定相关政策,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动,探索利用、开发和推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共建的机制,引入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兴建社区教育设施,实现社区教育与“海丝”文化的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海丝”文化融入社区教育,使社区教育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以“海丝”文化引导社区教育发展,以社区教育促进“海丝”文化传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