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建设分析

时间:2024-05-04

■舒 玲/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有效丰富了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提升了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接下来,谈谈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学前教育专业信息化改革的意义

第一,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前教育专业实现信息化教学是现下“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改革的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合理性,学前教育专业信息化模式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意义和价值。就学前教育专业来说,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理念与手段,对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产生强烈的冲击,让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改革迎来新的机遇。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创新改革的时代产物,将其纳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体系,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说,在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时,多借助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载体将理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省去了传统板书、阅卷的时间,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其次,信息化教学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基于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加深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

第三,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信息化教学作为新兴事物,与互联网技术密切相关,而学生群体大多对新事物感兴趣,这就意味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约束的学生得到解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与建设具体对策

(一)积极建立空中教室,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积极建立空中教室,能够促进职前和职后的共同发展,能够将校外以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渗透到教学中去,实现教育资源优势共享,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实践教学改革准备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突破传统见习模式的弊端,创造远程见习途径。新形势下,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改革过程中,一般多创新采用“2+1”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前两年的教育见习一般是选择集中式见习两星期左右,因为跨地区办学成本较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建构空中教室,在试验点场景现场直播,高职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连线试验点,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第二,加强教学效度,实现对见习共性问题的集中指导。新形势下,通过建构空中教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教师工作强度、降低工作压力,教师可以不用去现场就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指导,将理论教学与远程见习深度融合在一起,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与水平。在信息时代,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能够利用教学观摩、远程见习等手段,针对学生群体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集中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最终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第三,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促进职前职后资源设备的共享。建立空中教室以后,全日制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且这些资源和设备能够被有效共享,充分发挥校内诸多教学资源、设备资源的作用,大大降低教学成本,降低教师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职前职后培训资源设备的有效共享。

第四,有利于拓展教研资源,加快教师成长步伐。高职院校通过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积极观摩学习,深入探究一线教学情况,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能有效促进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那些个性、特色十分明显的优质课程,应通过高清录播设备来录制并导入特色课程资源库,为后续教师随时随地观摩研讨夯实基础,进而加快专业教师成长步伐。

(二)充分发挥微格教室的作用,夯实广大师生教学技能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设计的微格教室,作为一种特殊教室,都配置了专门的电视录像、摄像系统,在开展技能训练、优化教学研究氛围时,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的作用十分明显。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开展:

第一,基于教育见习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加强教师教育技能练习。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实施了“2+1”教学模式,这个“2”就是说在学生职一职二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微格教师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同环节分析方面的训练,如,加强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教学技能,加强学生在课程导入、教学组织、强化教学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实现微型教学日常化,不断提高师生评价效率和水平。众所周知,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通过微格教室,能够实现微型教学日常化。在采用微格教室时,教师能够评介摄像、录像监控系统来随时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学生结束模拟教学以后,也能够观看录像来了解自己的练习情况。在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时,可以采用多种形成性评价方式:如,学生自己扮演“教师”的角色,回看自己的训练录像,找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和评价;再如,让同组学生扮演“听课”的角色,一起看队友的训练录像,对训练者的模拟教学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又如,指导教师应对训练者的模拟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如此种种评价方式,都能够客观、全面且真实的反应训练者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效提升师生的评价水平,提升训练者的教学成效。

第三,利用有限的教学,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教学技能。在实施微格教学时,一般就是让训练者(10人左右)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试讲“授新课”、“复习”等教学。优势就在于教学过程耗时短、人数少且速度快。利用录像机全程录制试讲内容,教师与训练者共同观看,集体分析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基于此,训练者在接受意见、进行完善以后再次试讲,一直到全面掌握教学技能为止。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技巧。

第四,落实资源信息化管理,注重开展同步教学或者异时点播教学。在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以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微格教师来播放外聘特级教师、本校先进教师的示范课程直播或者转播,让全体师生都能够进行观摩学习。

(三)实现教育实训实习的信息化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实训实习信息化建设能加快培养改革与高端技能型人才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岗前技能训练信息化。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专业理论课程以后,在正式进入幼儿园实习之前都要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目前来看,主要指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们在每个实习点应利用网络管理系统阅读岗前技能训练方案与计划,掌握训练内容、要求、考核标准、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安排、分组、经费预算等内容,并按照具体要求来实现训练目标、完成训练任务,还要利用训练日志来及时反馈实训情况,为后续院校检查、调整训练过程夯实基础。

第二,实现实训过程管理的信息化。一般来说,实训过程涉及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其中,集中实习就是让学生到学校统一安排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实习任务;顶岗实习就是学生自行找实习单位实习。实习过程涉及在观摩、见习、岗位实践、完成实习任务、总结反思、拓展提高等部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加强教师对实习的指导、系统对实习生的管理、学校对实习生的监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实习工作效率与水平。如,学生在准备实习前,可以利用网络管理系统,认真研读《毕业实习任务书》,掌握实习的目标、具体要求、时间地点、实习流程和内容、指导教师、考核办法以及学生管理办法等内容;在实习期间,教师应写好指导日志、学生应写好实习日志,以此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专业带头人与实习基地、兼职指导教师之间的联系,实习生之间也应该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帮助院校、院系对实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在实习结束后的总结阶段,应利用管理软件来组织多方位的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以及社会评价等,从而客观、全面、真实掌握学生的实习效果,为后续开展技能竞赛、专业技能展示等活动夯实基础,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实现对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广大实习生应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来与教师沟通,获得教师指导,并基于此调整选题、收集资料、写论文、做毕业设计、及时修改、评价成绩等。

第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管理信息化。高职院校应利用跟踪管理系统来及时跟踪学生的工作单位、具体岗位以及工作情况等信息,并针对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来有效调整院校的教学改革方向、专业设置等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还涉及学生学籍管理信息化、校内课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计划管理信息化以及师资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管理软件模块等来对教师、课程安排、教学时间和场地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从而有效解决院校多校区、院系多级管理的问题,加强对教学与师资队伍的管理,最终不断加强质量监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