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 婷/内江师范学院
就目前状况而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都是虚有其表,并未将这种思想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平台的缺乏,教育观念的落后,基础性资源的分散,高校创业的奖励并不能吸引到人才等。针对这种状况,高校想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无疑是困难的,所以需要探究出新的教育模式。
在高校的潜规则里,校友资源无疑是学生选择学校的一重大考虑因素,优异且丰厚的校友资源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成长,而如何利用这类资源将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广大校友的资源,搭建并拓宽学校创业教育的平台,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力途径之一。优先进入社会,现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优秀校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还可以让学校的创新创业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何乐而不为。例如,学生平时暑假或者寒假期间,积极向上的学生,自身会萌发出想要实习的念头,而此时学校就可以提前根据已有的校友资料,通过一定程序的匹配,可以为此类积极向上的学生找到适宜的选择,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跟着更加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前辈,可以学到更多的实用性知识,相信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事半功倍的,同时将学生的劳动力输出为社会贡献价值,又是基本免费的情况下,优秀校友们相信还是很乐意的一件事情。除此之外,校友资源还可以让学生的创新创业信息更加的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就体现在一个新字上,所以信息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学校可以专门建立QQ、微信群聊,让广大已经毕业的校友加入群聊,设专员管理,让学生和前辈校友之间的交流距离减小,以此来促进学生想要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种前辈传后辈的传承中,更加的细致,更加的稳定,同时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更好的记牢巩固。
不可否认,在文化学习氛围浓厚的各大高校,理论上的知识,学生们基本是不会太缺乏的,至少脑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创新的思维,而学生们最缺乏的其实是在生活中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践锻炼。在课堂上的知识无法直接的转化为现实的技艺,同时若是不经过实践的锤炼,学生也不会知道自身的不足和所学知识的漏洞,所以高校应当注重实践性的教育,创建完善的机制,以保证学生将知识逐渐转化为真正的力量。例如,学校可以在外和其他企业合作多多举办一些实践性的创新创业活动,同时在校招募,在这些活动上为广大学子提供诸多不同种类的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所学,并加以稳固。而想要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应该是属于学校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了,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才是最大的支柱。毕竟,学生在校内,若是能够获得创新创业的比赛冠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同时也是未来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学校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应该设置分层机制,让比赛长期化,如,开学之前就发下通知,让同学么准备,然后将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四个阶段,既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也能让创新创业的精神,从学期的开始到结束都贯彻于学生的心中。当然,搭建竞赛平台的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让学生在一种创新创业的氛围中感受到其中的美妙,所以学校在设置各种门槛时应当以学生群体为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而不是一种努力之后的徒劳感。学校要的是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
中国高校现在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度,即修满学生才可毕业。而想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始终如一的接受创新创业精神的熏陶,校方可以适当的增加创新创业的学分,或弹性设置创新创业的学分,以此来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思想,进而推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最终将创新创业的思想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例如,首先学校应该完善创新创业活动的加分机制,并设置专门的办公室处理此类事件。然后将学生毕业所需的创新教育学分上调为六至八个学分左右,并对这些学分进行分类,分别分为实践活动分数、理论成果分数和科学艺术体育等分数,将学生的创新活动规范化,以此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效率和水平,杜绝滥竽充数的现象。其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的积累和转化机制,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再进一步提升,以此避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匮乏,而转化机制则是将多余的创新创业学分变为学生所需的其他学分,这样定会极大提高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主动性的行为,效率是极其可观的。如,学生的选修分数,就可以让创新创业学分来抵扣,选修课在高校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是天堂,但对于有些兴趣不足或较忙的学生,则是一种煎熬,所以对于当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选修课鸡肋现象,创新创业学分的作用会更加凸显,对于学生也是一则好消息。最后,校方颁布条例,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有重大成果的学生,学校可以保留学籍,以此来解决创新性学生的后顾之忧,这样也会让高校有更大的几率培育出创新型人才。
虽然是在学校之中,但高校已然成为了一个小社会的模式,所以激励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就像在一个公司企业中,薪酬和升职就是员工进步的动力,而在高校里,由于课程进行进行是创新创业的教育,所以为贴近实际,校方也应该模仿公司的方法,用奖励来刺激学生创新创业。以往,学生在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成本高却收获很低,这就导致了一种不平衡,自然,学生就会兴趣缺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扩大奖励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一届校级的创新创业决赛中,多只队伍同场竞技,争斗激烈,而此时校方不仅可以安排学校方面的观战,还可以与外面的大佬们合作,欢迎他们前来进行投资,由学校出面,相信事情会顺利很多,对于比赛中,外面的公司企业能够看得上眼的,觉得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可以现场进行双方对接,这种方式和机会,是普通学生平时很难直接拥有的,所以现场双方直接意愿磋商的方式,是对学生极大的吸引,不成则以,而若是成功,无论对于外面企业,学校还是学生都是有利的,正可谓一箭三雕。同时,除了增加隐性的奖励外,直接性的奖励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能够直接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是对于其创新创业活动的一种肯定。如,可以增加获奖金额,长期并优先入住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园、学分奖励和组织获奖晚会等,这种荣誉感十足的事情,对于青春活力的学生是难以拒绝的,扩大奖励,定会让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学习、活动、比赛等更加上心。
总之,新时代的到来,发展依旧是第一要义,而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骨干精英的最大出处,为祖国输入新鲜血液,责无旁贷,而要想广大学子撑起国家的未来,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创新创业的精神,让质量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才能让其更好的投身于未来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所以在高校里,就应该将创新创业的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