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美宇/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运动可以被广泛分为大众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专业性和竞技性上,往往后者要比前者激烈得多。大众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的专业程度和激烈程度存在差异,同时运动目的、机制等也有所不同,相应的体育运动损伤成因也存在一定不同。而且大众体育运动损伤往往受伤程度较轻,而竞技体育运动损伤受伤程度则相对更重。
体育运动损伤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各种损伤,如韧带破裂、骨骼骨折、流血等。体育运动损伤由于成因复杂多变,往往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轻则导致运动者受伤,重则可能造成严重身体威胁,阻碍运动员运动生涯乃至危及生命,因而在体育运动中做好相应的损伤防护措施十分有必要。根据不同依据可以对体育运动损伤进行多层次划分,如按照受伤类型可将其分为韧带撕裂或拉伤、骨折、脑震荡等;按照受伤级别分为轻伤和重伤;按照受伤性质分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按照损伤特征分为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按照运动技术和训练的关系分为运动技术性损伤、非运动技术性损伤等。之所以要将体育运动损伤类型划分得如此详细和具体,最关键的一点便在于根据不同运动进行针对性预防,同时在损伤发生后立即采取合理对策加以处理,将运动损坏造成的威胁降至最低。
大众体育运动损伤成因可被广泛分为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种。由于大众体育运动竞技性不强,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也大多是出于强身健体目的,因此运动激烈程度较低,通常不具备激烈碰撞,这正是相应的体育运动损伤程度往往较轻的主要原因。社会大众在参加体育运动时通常会遭遇天气恶劣、场地不合规等情况,同时自身在热身准备、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技术动作、运动规则等方面存在不足,故而在实际运动中造成损伤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外在原因是主要原因,内在原因占比相对更少。具体来看,大众体育运动损伤主要成因如下:
1、准备活动不到位
做好准备活动是防止体育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但是大众体育运动参与者往往对准备活动不够重视,缺乏科学、健康运动的理念和知识,在运动前没有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准备和热身。这导致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如脚踝扭伤、肌肉拉伤等。
2、天气和场地影响大
和竞技体育运动相比,大众体育运动往往缺乏足够、规范的场地,而且大部分运动都是在户外进行。在运动者不关注场地和天气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这两方面因素导致运动损伤,如运动场地上有大量小石子,气温过高,狂风暴雨等极限天气等。
3、缺乏自我保护
虽然大众体育运动的经济性和激烈程度相交竞技体育运动而言要弱得多,但从运动本身而言依旧存在不少身体健康威胁,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运动量较大、碰撞较为剧烈的运动。而不少参加大众体育运动的人群都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各种危险因素,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4、犯规粗野
体育运动的规则、要求等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公平和增强观赏性,还具有保护运动人员的作用。如果缺乏规则的约束,随意、盲目地进行体育运动,那么出现安全威胁的情况将会大大增加,例如篮球运动中的抱球砸人、手肘击人等。然而部分大众体育运动参与者缺乏严格遵守运动规则的意识,甚至对运动规则一知半解,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存在犯规粗野的情况,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1、疲劳
竞技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极高要求,在长期运动和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很容易出现疲劳状态。在疲劳状态下,运动员的反应会减慢,同时思维较平日也不够清晰,则可能在运动或比赛中出现各种失误,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2、训练、比赛安排不合理
训练和比赛是专业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常态。吐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训练强度过大、比赛赛程不合理等状况,将大大增加运动员出现体育损伤的几率。一方面,高强度训练如果超出运动员身体负荷水平,很可能导致运动员无法承受,出现摔伤、骨折等运动损伤;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赛程安排更容易令运动员感到身体、精力不适,导致运动员疲劳,相应的运动损伤也更易发生。
3、运动员求胜心过强
竞技体育运动的竞技性更强,运动员的求胜心往往也更强。如果运动员求胜心过强,则可能从多方面引发运动损伤,如盲目增加训练量,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失误,在比赛中进行不合理冲撞等。
为了有效减少体育运动损伤,不管是普通大众还是专业运动员,在进行运动前都必须做好准备与热身工作。不同运动的热身准备往往存在一定差异,专业运动员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科学热身,而普通大众则需要主动了解相关知识与内容,并在运动前留出足够时间进行热身准备,坚持健康运动和正确运动健身。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重点发展社区体育,加强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在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大众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热身准备,同时也能对各种大众体育运动的基本规范、注意事项等加以重视。
场地和天气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竞技体育运动而言,场地和天气的些许变化都可能影响竞技结果,同时还会对运动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威胁。因此相关部门在组织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时,一定要优选合适的运动场地,在有必要的条件下优先选择室内体育馆,而且要在比赛前对场地进行地毯式检查。同时还要关注天气情况,结合地方气象预报,尽量选择晴朗天气,同时还要关注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保障竞技公平的同时防止运动员出现体育运动损伤。大众同样应当关注场地和天气情况,在参与运动时应当确保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尽量避免在高温、狂风、暴雨等气象条件下参与运动。
体育运动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十分有必要。大众必须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根据自身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了解相应的自我保护知识与技能,在运动中更要重点避免一些高危动作,以免造成严重运动损伤事故。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更要注重自我保护。竞技体育运动的对抗强度、碰撞激烈程度极高,造成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也更高,而且往往损伤程度更为严重,稍有不慎便会对运动员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专业运动员需要穿戴专业防护设备,同时掌握相应的自我保护技巧,在训练和比赛中灵活应用这些技巧进行自我保护。
专业运动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增加训练量,提升训练强度,否则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教练应当结合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科学训练方法等,不断动态化地调整训练强度与训练量,而且要严格监督运动员以科学方式进行训练。运动员也应当树立正确的训练意识,谨遵教练要求展开训练,如果对训练存在异议应当向教练提出、协商,不得私自加大训练量而造成骨折、肌肉拉伤、摔伤等运动损伤。另外对赛程进行科学安排也十分有必要。相关部门、组织、机构等在设置竞技体育运动比赛时,应当对赛程进行合理安排,给予运动员足够休息时间,以免赛程过于紧张而导致运动员陷入疲劳状态,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
运动员在比赛中很容易受求胜心影响和支配,从而出现各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情况。例如为了追求比赛胜利而不顾身体状态进行高强度对抗与碰撞,犯规粗野,技术动作变形和失误严重等,均会大大增加竞技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事故发生可能性。对此,应当对运动员进行合理引导,务必要从心理层面对运动员进行疏导,促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理念和竞赛意识,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防止他们在比赛中受好胜心支配。
综上可知,体育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并不少见,不仅会对运动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和损害,甚至可能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故而必须加强相应的运动损伤防护。体育运动者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等都应当对此加以重视,从各个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应对处理,为全面健身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减少竞技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事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