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辅导员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舆情

时间:2024-05-04

■王晓晗/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一、高校网络舆情定义

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为网络使用者,由于网络空间是虚拟而非真实的,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隐蔽而快速。网络舆情的对象是指各类社会事件或热点问题,其传播的内容主要为网络使用者对各类事件的看法或评价,其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截止至今,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网民占比达45%,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群体己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生态的塑造者”①。网络也因其隐蔽性、多样性、丰富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网络话语的非理性表达让网络舆情此消彼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高校网络舆情定义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通过校园互联网,对自己感兴趣的校事件、现象等在网络上发表的各种言论、意见、态度、观点等的总和。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主要为高校在职工作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其中,大学生为最主要的行为人,而辅导员群体为主要行为引导人。

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构成要素

(1)引导目标:网络舆情引导的目标既包括改变大学生对不良舆情的盲从和推动,也包含着对正能量舆情的发扬与支持。引导目标的目的为在目前的基础上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能有所改善与提高,尽可能的降低网络不良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渗透,使他们能够理性面对网络,理性运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并在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中成长,同时也能够为了维护网络舆情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2)引导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者是指运用网络平台、相关技术、方法、手段等,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和帮助的行为者,他们扮演引领者、指导者的角色。通常指高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其中,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人员,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引导对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网民,如今的高校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学历层次、基本素质处于整个社会阶层的中上层,由于年龄特征,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和参与感,使得他们愿意探索和尝试,对互联网的好奇心更重,更勇于利用新媒体新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的权益。

引导内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内容为大学生互联网中舆情的意见、态度、观点、言论等。依据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引导大学生针对网络舆情进行选择和更正。

(5)引导途径及方法:高校辅导员针对学生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就是要走网上学生路线、做网上学生工作,依附网络与学生进行双线联系,通过网络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与反馈,进而确定引导方案及具体方法。

三、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具体思路

(一)优化和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

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首先要优化和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开发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尽可能多渠道快速、准确、全面发布学校各类新闻信息,让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纪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作为高校辅导员,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网络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关注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倾向,关注学生及家长在网络中发布的意见、诉求,广泛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对于敏感信息需认真核实后在进行引导和解决,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各方利益。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对于他们反映的问题给予重视并处理,从小事抓起,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二)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校园网络舆情宣传工作

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宣传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引导大学生对网络舆情引导的关注性与积极性,努力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建立班级网络舆情的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利,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的班级热点事件,公开透明的网络舆论信息制度能够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减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抵制情绪。

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快速宣传作用,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引导氛围。各学院、系别、班级内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宣传模式,宣传媒介也可以多种多样,利用学校及各学院的校园官方网站,以更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来引发学生关注,通过增加学生活动及事物板块来增加学生对于学校官方网站的关注度,切勿宣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内容,使得贴合学生实际、学术实际的内容大幅缩减,从而致使学生几乎从不过问官网情况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舆情引导监管机制

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辅导员要努力做好网络舆情监管。现在的网络舆情量大又复杂,铺天盖地的真假新闻接踵而来,所以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时要充分考虑到在对舆情对象的分辨和引导时的难易程度等问题,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析时,要认真及时的核实学生所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准确追踪信息来源,进行监管控制,对于校园网络中出现的不良不实信息应采取及时的监管,追终溯源,必要时可以定位到发信息的IP地址,以追溯到发布不实信息的学生个人,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发布网络舆论也并非零成本,从而改正其不良的网络习惯。

另外,辅导员群体应针对学生特点积极做好舆情应急预案,如出现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等,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线上线下舆情引导工作,尽可能减少学生的不良情绪,将不良舆情的发展趋势把握在可控范围内,并尽力调用一切可用的线上、线下资源防止突发性不良舆情的扩散和蔓延,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力量”②。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更要做好自身的表率和示范,“言传身教,胜似千言”,“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俗话说“什么样的辅导员带什么样的兵”,说明辅导员在学生面前能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否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网络行为和言论,传播正能量,这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言传身教”相结合,才能将舆论引导作用发挥到最好,才能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与引导

作为网络舆倩引导对象的大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接受者、配合者和被动者,辅导员必须结合大学生网民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主体作用,使其能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利用好班会等途径,引导学生在班级中积极开展网络舆论辩论等活动,结合讨论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现有的网络热点进行分析和讲解,辅导员担任起领路人的作用,对不良舆论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更正。利用这种班级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参与其中,还能増强学生们的网络舆情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识,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抵御和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数量和频率。

四、结语

网络时代人人有网,事事用网,互联网成为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主渠道。而高校网络舆情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快速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又因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做“人”的工作,所以说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任务,其成效性也不能在引导初期就即刻显现出来,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力军,要用的对方法、顶得住压力,加强对舆情传播规律的研究,以提高自身的舆情处置能力。

注释:

①杨绍辉.舆情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②马树华.规范学生网巧行为做好巧生思想政治工作[J].化媒,20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