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三境结合式” 情境教学法在来华留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时间:2024-05-04

■刘永安 李 刚/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大国正在绽放出强大的东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来华求学。这些海外学子来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汉语语言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各个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非常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情境教学法在我国开展研究与实践已有多年,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该教学方法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对外汉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有效教师抓不到重点,流于形式,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在对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情境文化教学的研究很有必要。

一、情境化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意在引导教学的主体—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理解教材内容,进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是教学主导者在对所使用的材料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用于教学环节中来影响教学主体的。个性鲜明的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陈述、趣味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读、简笔绘画、音乐赏析、实地考察等等,都可以被寓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融入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三境结合式” 情境教学法

(一)情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情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说目前国内的教材本身已经立体化,例如,很多教材提供与文本配套的图片、MP3、光盘,有的教材甚至提供了详细的PPT课件。 教师在备课中要紧密对标教学大纲要求深入研究教学资料,在充分领悟、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教学要点,准确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统筹兼顾,有的放矢。

除了利用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资料,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及网络资源来根据实际需要丰富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从文本的单调变为生动有趣,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比如,当我们讲到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到生动逼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但是,作为一门优秀传统文化课,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端午节的来历,用视频演示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也可以随堂组织与爱国诗人屈原相关的诗歌朗诵。通过这些活动创造情境,增强授课效果,达到教学目标:让留学生理解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如此敬仰屈原是因为他的忧民之心,他的爱国之志,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二)情境化教室和教学用具

当我们谈到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能对它进行教条的理解和应用。情景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同时也应该是多维度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学主导者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情境教学法。

来华留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虽然对中华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好奇,有很大的动力去探索和研究。但是,就像兴趣不同于掌握,他们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很肤浅的,容易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根据国内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经验来看,从教学主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本身特点来看,我们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室和使用情境教具。

国内很多高校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对教室和教学用具情境化来增加情境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国内一些高校创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室、中国舞蹈音乐课教室、中国陶艺课教室、中国传统食品烹饪实验室等等。这些特色教室融入了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充分体现了各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课堂上教学主导者通过运用真实物件、模型、图片、投影仪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给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

学习环境和教学用具情境化使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直接和间接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常常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三)建设校外实境化中华文化体验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在其晚年诗作《冬夜读书示子聿》明确告诉我们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中华文化体验基地是来华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华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带一路”建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国际化进程加快,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优化生源结构。为了吸引优质海外学子,留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许多高校抓住来华留学生喜爱中华文化,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感兴趣的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开发适合留学生特点的教材,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此外,还积极创建校外中华文化体验基地。

中华文化体验基地建设有何要求?中华文化体验基地应该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相结合,所以应该具有各自的魅力,比如,呈现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特点。高校要主动研究社会大环境,广泛了解能让留学生获得文化体验的社会资源。比如,辽宁省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一宫两陵”、省博物馆、山海关长城等。我们要积极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同时根据不同课程教学要求有所侧重。我们不能局限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也可以创建展示我国建国以来的新成就—区域特色文化体验基地。在体验基地,师生可以共同考察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农业、交通等多方面的新成就。如条件可以,还可以让留学生走近中国的普通家庭,感受中国人的家庭文化与氛围,实现留学生对校园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全方位的感知和认同,全面创设和谐动态的文化体验项目。

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基地需要社会多方的理解和支持。不能图风光,走形式,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各级管理者和高校教学部门都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建设文化体验基地的初衷:文化体验、文化教学与传播。中国文化体验基地是辅助促进留学生语言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培养汉语基础知识扎实,深谙中国文化,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华、友华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高校利用中华文化体验基地以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方式开展文化教学活动,尽最大程度地使来华留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积极有效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