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少数民族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4-05-04

■陈 卓/云南师范大学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当今社会中孩子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国一代人,学生的素质主要是由教育等方面影响的,而民族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城乡差距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家庭教育欠缺,学校资源缺乏,种种问题制约着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进程,对教育的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都有着很大的阻碍。提升少数民族小学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少数民族的小学教育现状

(一)城乡差距过大,教育公平难以保证

民族小学教育在我国面临着城乡差距过大的窘境,人口基数大且文化水平偏低,据统计,民族地区每个乡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学,这将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严重的阻碍。

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这使农村小学的教育更弱,学生和教师也日益流向城镇,师生严重流失。经费的不公自然也就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从教育起点便处于劣势,和城市学生相比,缺少良好的教学环境,师资缺乏且质量较差,缺乏学前教育,长此以往,农村小学教育江河日下,导致城乡教育之间差异越来越大。

(二)有关部门投入供不应求,教育资源较少

十九大以来,中国更加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推进教育公平,高度重视加大民族教育投入。政府在教育经费开支上也大大提升,农村民族的小学基础设施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改善,增加了住房补贴,教育环境也大大提高。

然而,农村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且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大,受教育水平低,严重阻碍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国家对民族农村小学的投入不及所需,农村资源少,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投入供不应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就日益增大。

(三)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育观念陈旧

在当前民族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几个问题,严重影响着民族教育事业的进步,首先是全面统筹能力不强,对学校和教师具体工作通盘考虑不足,在实施工作中往往造成被动;其次,学校缺乏正规明确的管理要求,往往将制度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系统和特色;最后,教育管理者理论功底薄弱,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没有高瞻远瞩的视角,因循守旧。

教育思想观念也有很多落后的地方。当前民族小学中仍然以应试教育为重,追求升学率和成绩,阻碍了课程改革,课程目标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课程内容难、繁、偏、旧,教材缺乏新颖性和时效性,教学方法依然是固有的课堂讲授和课后辅导,师生关系缺乏平等,课程评价单一。

(四)家庭贫困,留守儿童数量较多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2000万人,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少数民族的小学在今天能否让孩子受到有质量的教育仍然是一个难题。在小学教育的关键发展期中,留守儿童营养不足,身体受损,且缺乏心理关怀,不愿与他人接触,出现内心封闭、行为缺陷等。青少年没有父母的引导,因为知识匮乏,容易受到各种侵害。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正处于成长期的儿童们缺乏判断能力,在这种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就会丧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最终将会沾染不良的社会习惯,出现行为偏差。解决此类问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五)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欠缺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民族农村地区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上来看质量远远低于城市,且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教育观念落后。民族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难以从容的应对改革教育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而且学校中欠缺教师培训,随着社会发展,文化知识产生变迁,使许多老教师丧失了教学优势,新的优势也没有产生,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

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民族小学教育经费严重缺乏,许多民族教师优而则走,渐渐地师资力量江河日下,大量人才流失。市场经济大洪流的影响,也使许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被现实境遇所困,而另谋出路。

二、民族小学教育发展对策

(一)教育观念更新,城乡教育一体化

缩小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对我国的下一代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下,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家长的教育观念也需要转变,应该通过家长会等途径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此促进家校合作。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为适应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城乡统筹,一体解决,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理念。

(二)加大对教育的各项投入,城乡互帮互助

国家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民族小学教育的发展水平,要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其次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制定教育专项规划,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来扶持农村的学校,促进督促检查,保证目标的实现。加强农村小学校舍的建设,安装先进电子设备,积极推广远程教育,改善学校的食堂和住宿环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高各类图书和实验仪器的质量水平,提升各类儿童的小学教育水平。

农村民族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国家继续对贫困地区教育加大扶持力度,也需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城市地区的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先进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把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传播到闭塞的地区,也可以鼓励青年志愿者扎根到农村去奉献自己,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三)善用互联网,推动课程转型及质量的提高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引进了许多例如微课、慕课等类型的课程,这类课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有效的课堂参与模式。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信息化,帮助民族地区的孩子学习到世界各地的知识,弥补了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低的缺陷。

改变民族地区完全以学科课程为主的现象,增加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丰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实现以教师、课堂、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活动、经验为中心转变,不断推进民族小学课程转型的有效展开。

(四)终身教育广泛推动,促进家庭教育进步

当前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项任务,纳入我国的法律中去,终身教育的目标便是让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那就要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推进机制,进行终身教育的立法;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民间教育机构的作用;拓宽经费筹措的渠道,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策略。终身教育得到发展,农村家长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家庭教育将取得进展。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

农村民族小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针对这种现状需要采取许多措施,应该建立健全校园教师队伍的专门一级管理机构;建立全方位的教师评估、监察、考核机制;狠抓教研,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准入门槛;最主要的是国家需要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让更多的教师愿意到农村去。出台例如特岗教师等各种政策,为农村的小学广招老师,注入新鲜的血液,营造一个和谐的教书育人的环境。

三、结语

中国民族小学教育中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它和国家的经济投入,教育水平,师资力量、教育公平等因素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使农村小学教育得到健康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