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和易为思”视角下的教与学

时间:2024-05-04

■干 露/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和易思”的教与学

(一)“和易为思”下的教师观

1、“和易”

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讲经时,充分发挥了他对于“智、仁、勇”统一的“成人”教育观的理解,他作为“和易”思想的积极实践者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样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平民能够入学并接受到教育的愿望,同时还可以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到一般的平民。如此一来便可使人重视到修身养性、主张自觉的修养德、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以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之目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并积极实践学、思、行结合的教学观。

2、现状

但是现在的教学环境中,教学压力让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和易”教学。在《学记》里,笔者认为,可以将学习之路总结为此:入学知道——和易以思——教学相长——化民易俗。这样的学习路线使“和易以思”成为由这座山峰到另一座山峰的求学之路必经的一段。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有其他除教学之外的事物使之分心,我们的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呻其占毕”照本宣科,学生在课桌前仿似置身于“烟雾缭绕”的意境中,不知老师所讲是何物的“可悲”情况。课前——课上——课下的这一系列的本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此时也只是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二)“和易为思”的学

“学”字,是商代学校的名称。“学”字的写法,由简单到复杂:从爻——學,不仅表明了文字结构的变化,而且反映了教与活动内容的演进。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学字注里说:“古之制字,作教,从教,主于觉人。秦以来,去文作學,主于自觉。学记之文,学、教分列。”在《学记》中,把“教”与“学”分开列举:上学谓教,下学谓学”。而学就是一个有所觉悟的过程。

1、现状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学这一活动的主体基本由学生担任,但在实际的觉悟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践行先自学后觉悟的学习过程。老师如何教授,学生直接接受知识老师所教知识,使得学习这个过程变得缺乏新意。正是有部分学校看到了学生觉悟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杜郎口中学提出并实践学生自主参与的“三三六”自学学习模式和“10 + 35”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并因此成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成功典型。一时间,各地中小学争先恐后地到杜郎口中学学习经验,纷纷向“杜郎口”看齐。截至十年前,杜郎口中学接待的全国 30 个省市的专家、领导、教师达19 万人次。杜郎口中学被教育界一再追捧,并为全国很多学校所效仿的教育现象,被称为“杜郎口现象”。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表现为“教为主、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这种看似完全实践了新课标的教学模式,使失去活力学校重新活了起来,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当时正是新课程改革探索期,该模式也确实为基础教育树立了榜样。尽管不少媒体对“杜郎口模式”进行大肆宣传和评论,甚至夸大其教学模式是如何之好,但仍有部分研究者辩证地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杜郎口模式”依旧存在学生个体学习得不到保障、学生搜集学习资源能力不足、时间分配方法不适合等不足。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如何能够权衡一个相较来说比较合适的点呢?或许,古代的教育思想能够给予我们些许养分。

二、古为今用之妙

(一)古代的智慧

“和易以思”出自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中“善喻”的论述。它是关于促进师与生、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育思想。《学记》不仅提出了“和易教育思想”,而且还描述了“和易以思”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有关中庸思想的论述 《中庸》中,子思对“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另据王夫之《说文广义》卷二:“中,本训云:和也”。由此可知,中即是中和,子思认为“中”是当人们自身喜怒哀乐的感情还没有表露出来时,内心那种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态度,“和”是人们喜怒哀乐符合常理法度,情感中正和谐的状态。此外,宋代理学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认为不偏于一方就叫中。朱熹则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指出“中”实际上就是不偏不倚,既不能过(过分),也不能不及(达不到)。根据典籍可知,中即是中和之意,当人们自身情绪还没有显露之时,内心那种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态度即是子思认为“中”,“和”显示的则是人们情绪常理法度,情感中正和谐的态度。此外,宋代理学家程颐还指出:“不偏之谓中”认为不偏于一方就叫中。朱熹则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指出“中”实际上就是不偏不倚,既不能过(过分),也不能不及(达不到)。而宋朝大儒程伊川先生说:“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庙一篇,开始时只说一个道理,中间分散为万般事物,最后又汇归到一个道理上。而这个道理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和”。

从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包含着三层意义:一指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二指适宜、合适、合乎标准,恰到好处;三是指内心中正和谐的境界。解释了“中”,我们再来品“庸”的含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庸者,用也”。“用”就是实践,就是把握纷繁复杂的事物的度,并把这个度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尔雅·释诂上》:“庸,常也。”这是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道认为是“庸”。北宋程颐说:“不易之谓庸。认为不改变常规叫庸。南宋朱熹说:“庸,平常也”认为庸就是平常之道。由此可以发现,“庸”也有平常的意思。在现在人部分人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没有能力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但在笔者认为,“中庸”不仅不是一种消极避世,反而是一种具有思辨并积极地处世之道。“中庸”的本质内涵讲求中正和谐。这种思想与《学记》中“和易以思”的态度有互相交织的方面。将古代的思想放置现代的教育方面也会结出碰撞出新的火花。

(二)现代的发扬

1、对教师的养分——把握“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也是“和易来思”中思的引导者,笔者认为这里“思”是一条道路。教师要想做好主导者这一身份,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学目的,教学的有效性这体现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所谓高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大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这一点需要教师不可有过急的“求成心”。

第二,有效教学是主体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互动行为的展现。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教师主导地教、用心的教。学生主动地学,教师才能有“讲劲”、学生有“听劲”,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成及发展。教学过程中,尤其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差异性。尊重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交往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自主发展,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说,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合作的过程。在“和易为思”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知识信息互通。

第三,“和”这一状态能最优能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和谐愉悦的全面参与课堂,只有激发师生的教学动机,调动师生的求学动机。“教与学”在和易思想下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思。

2、对学生的滋养——掌握“度”

学生是教与学活动中“学”的践行者,在“和易思”的思想影响下,学生想要做好“学”的践行者,笔者认为学生需要“和”的积极指引。一方面学生需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在教与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古人言语,学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觉人,使人有所觉悟;一层是自觉,也就是自己觉悟。这两层含义,用主观与客观来分,许是自觉或说主观方面更为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为了使自己“自觉”而失度,亦不可是自己不及度。首先,“道而弗牵则和”。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而不是强拉学生消极学习,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跟着教师学习,变“逼我学”为“想要学”。

学生在可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做到心中有明白、心中存疑的“和”,在课堂上教师灵活运用提问、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采生动幽默的语言、有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这样就会带给学生美妙愉悦的享受,使学生享受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教师在课堂互动当中及时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鼓励。这样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教学是开放式的,学生能够又轻松又愉快的心情去上课,而不是带有“赴刑场”的悲壮感。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喜爱。这样“和易以思”的课堂才能最大程度被开发。

3、师生共建“和易”课堂

在中国古代的教学中有“和易以思”的教学思想,在西方也有有着与之相似的思想——“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引导对方排除问题中非本质的成分,最终向本质迈进。更重要的是,他也是一种启发式教学。“强而弗抑”谓之思,这里,易的意思是“勉强”“尽力”。所谓“抑”,即抑制、压抑、压制。从教学上说,“强”代表着适当的目标要求和适量的学习负担,“抑”则表示因目标过高或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的沉重心理压力和生理疲劳。这样的教学是万不可取的。但在“和易以思”下,笔者认为,这里的“强”有了新的定义——鼓励。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而不着急直接说答案,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中同样强调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而非将最终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面对谈话者的求知欲望以及困惑,他也同样提倡不给予现成的知识或答案,而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互动的方式或是以谈话形式来引导学生从知其不知到知其所知。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得以逐渐提高。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自觉地接受了教师所要传播的知识或思想,而且自己的认知迁移能力也得以提升。不论是“和易”还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熠熠生辉的“和易思”

在《学记》里阐述了一个教与学的途径——“和易以思”。但笔者更倾向于“和易为思。这里的“为”表达的是一种目的和最终的归属感。无论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还是苏格拉底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落脚点,那就是“思”。这里的思就是一种由教师指引的道路,以教学与学习中寻求较好的均衡点。在以古代教学思想为基础,加以现代教育理念会形成一个出新的教与学的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共同把握自己的“中和”与度,必能使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