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罗雨姝/哈尔滨工业大学
正如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的感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作为东西方同时期戏剧的奠基者、引路人,其人生经历、代表作品均与他们的作品情节一样戏剧化地相似。而《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分别作为东西方戏剧史上璀璨的明珠,通过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体现出深层对自由、人性的呼唤与向往。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均在戏剧伊始就展现了男女主角两个家庭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由《牡丹亭》第三出《训女》可知其家庭背景:杜丽娘出身名门,家境殷实,且容貌艳丽,气质端庄,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而柳梦梅的身世在第二出《言怀》中就可见分晓——原为柳宗元的后人,常居岭南,二十过头既已成年仍未得功名,家境贫寒。男女主角家庭的鸿沟是《牡丹亭》中第一个矛盾,也是这个矛盾一直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他们无法遵从当时正常的封建婚嫁程序,他们的爱情为阶级差异、礼法所不容,不能见光,从而引发了后续杜丽娘相思成疾的《决谒》,起死回生的《魂游》。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矛盾更为剧烈,蒙太古、凯普莱特家族世代结仇,而在这种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基础上,罗密欧又为友复仇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兄,受到全城追捕通缉,也使两人的感情进展雪上加霜,为两人的爱情蒙上了现实和悲剧的面纱。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矛盾和社会阶级间的鸿沟都成为了全剧的第一重冲突和主线,不断触发了后续的故事情节,两种矛盾均是中西方封建礼教与现实因素束缚禁锢人本真的缩影。
两部作品中,女主角的行为、心理均决定了全剧的走向,也奠定了全剧基调。首先,两位女主角在抗争精神上有一定相似性。她们均脱离了女性莬丝花的刻板形象,靠自己的努力与对传统的抗争争取个人幸福。杜丽娘为了爱人茶饭不思,日渐憔悴,临终时,她依然期待着死后与郎君重逢。“是不是听女孩儿一言。这后园中一株梅树,儿心所爱。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第二十出《闹殇》
相较于杜丽娘较为委婉的抗争,朱丽叶作为西方思想独立、争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其抗争精神更为突出,意志也更加决绝。朱丽叶的对抗主要体现在戏剧后半段,以深夜私会情郎为抗争的起点,以密谋靠假死与罗密欧长相厮守为推进,最后以自尽殉情为抗争的高潮。朱丽叶的抗争是圆满的,坚决的,其抗争体现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思想自由的渴望及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在两段抗争中又分别蕴含着两位女主角的第二重相似性,即她们的爱情观,她们都认为,爱情是凌驾于物质和生死的最高准则。杜丽娘去世后魂魄飘往地府,在《冥判》中,她用真情打动了花仙与判官,使她魂归人间,这其中也暗示了中国古代“真爱能超越生死”、“前世今生”的价值观,与长恨歌中“比翼鸟”、“连理枝”、“今生无缘,来世相逢”有异曲同工之妙。朱丽叶的殉情也是她为了爱情惘顾生死的体现。在得知伴侣身死之后,她毫不犹豫地用罗密欧的剑刺向了自己的胸膛。虽然没有像《牡丹亭》一样最终死而复生,但也未尝不是一种个人情感与家族争斗的解脱和对他们爱情的成全。两位女主角高洁浪漫的爱情观对当代的物质爱情观、拜金爱情观也是一种启迪。
文学作品是对当代社会的放大和写照。《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化的相似归根结底还是两个时代与两位作者的相似。首先,两个时代均为戏剧创作提供深厚土壤。年仅25岁的莎士比亚来到英国伦敦时,伦敦这座城市因生活节奏的紧凑感与活力感与市民对戏剧的热爱被誉为“戏剧之城”,其后来成为莎翁几乎所有作品的发源地。而在中国的明代,戏剧早已成为民众无法缺失的精神食粮。戏谚云:“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由此看出,东西方世俗生活中民众对戏剧的认知与理解达到了高度一致。
除了时代背景与大众认同的相似性,两位文学巨匠不约而同地对民俗与底层社会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对底层小市民生活的细致观察应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后的第一个住所就极为贴近底层生活的现实,周围住户几乎都是穷困潦倒的学者、衣不蔽体的士兵,他后期住所也是环境嘈杂,住客社会阶层低下,但正是这样的写作土壤激发了他描写下层社会生活的写作欲望,成为供给他真实刻画市井生活的营养的文学土壤。
莎士比亚的“接地气”“走基层”艺术创作理念,与汤显祖的艺术实践极为趋同。在士大夫文人群体中,汤显祖是极少数自觉深入民间底层的剧作家。汤显祖深谙戏曲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大众的民间生活就是他创作的素材和根基。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使作品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和读者产生了直接紧密的联系,让戏剧的受众群体产生了心里上的共鸣。
虽然携带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基因,《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戏剧化地不约而同地在主旨大意、行文风格、主角性格以及价值观爱情观等方面产生了奇特的共鸣。这首先源于时代特性的相似:《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人文思想冲击封建束缚、强调现世幸福、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的精神枷锁、主张人是衡量一切的法度( Man is the measure of everything)的特殊时期。而《牡丹亭》这部戏剧情节上取自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问世于中国古代明朝时期,李贽“异端说”在当时的明朝引起了轰动的效果,产生了反对程朱理学及其思想禁锢的进步思潮,推动了世俗文学的进一步壮大。由此可见,西方文艺复兴与东方进步思潮不约而同地把关注点聚焦在了人、人最直观的内心感受以及世俗生活上,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著作以反抗、个人自由、理念的冲击矛盾为线索也就不足为奇了。两部作品分别作为汤显祖、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从不同层面展示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解读以及对封建世俗的反抗,并通过两部戏剧作品描写出当时社会的千姿百态,它们因社会背景、文化差异而在人物性格特征、写作手法、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但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即对美好事物(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封建思想的抵制与抗争,鼓励当时的人们勇敢追求个人幸福与自由,虽然距今已数百年,仍然值得细细品读回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