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潘泽红/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两千多年来,私塾教育一直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民办教育机构,在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私塾作为民间办学形式,拥有悠久的历史,通过理清私塾发展的历史脉络,私塾的缘起与发展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之前。私塾由“私”和“塾”二字构成,是私家学塾的简称。追根朔源,“塾”是私塾的缘起,私塾是从更早的“塾”发展演变过来的。“塾”这一字的缘起,可以追述到商朝甲骨文。袭锡圭先生曾经考察研究,在殷墟发现的卜辞中,有几首提到“塾”,“塾”在商代诗歌中被称为“孰”,为上下结构。当时,“塾”的中心不是教育,而是门堂礼仪。后来,由于长辈经常在门厅给年轻人提供建议,逐渐发展为一种教育机构。
西周年间,“塾”是乡学的一种形式。《礼记·学记》里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在西周,教育在官府中进行,官师统一,“塾”的主持人是官员,西周“塾”虽无专任教师,但已形成尊老为师、负责地方教育、全民受教的行为模式。“塾”开始承担起日常教育的社会功能。
私学的发展演变中可以考察私塾教育的雏形。私学起源于春秋时期,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开始盛行。《左传· 昭公十七年》记载:“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充分体现了“学在官府”已被打破,“教育下移”逐渐形成。经济上、政治上的大变动,引起了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促使教育趋于平民化。士的产生,标志着古代私学教育的兴起。私学的教育目标,已经从贵族的官方教育,转向普通大众教育。“学在官府”已经结束,私学逐渐发展。发展繁荣的私学极大影响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在教育下移的大趋势下,孔子曲阜所办的私学,被视为中国最早的私塾。
传统私塾作为一种办学形式,经历了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的“前私塾”阶段。两汉到魏晋南北朝的私学演化中可以探寻私塾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儒术”的文化教育政策。此后,以传播儒家文化为宗旨的私塾在社会上不断涌现。汉代私学通过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对后来的私塾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汉代,私学教育有了固定的场地,被称为“精舍”。
汉代以后,因为地方基础教育没有官方学校,私学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不稳定,私学发展更加旺盛,慢慢成为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私学在民间大量兴办,产生了学者自主开设学馆、游历讲学、学子求学、富家子弟在家聘师讲学等形式,这些私学形式为后来私塾教育提供了模板,因此,私塾是在承袭私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的。
隋唐宋元时期,私塾教育逐渐形成且专业化。在这一时期,私塾分为两种类型:初级启蒙教育,初等私塾在城市或乡村大量设立家塾、学馆和义学。另一种类型是高级专经教育。高级专经私塾有大量名师聚集,并讲授学问、传教经文,后因藏书量巨大逐渐发展为书院。
隋唐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官府和特权阶级垄断仕途,由于缺乏对应的政治资源、选官制度和经济基础,私学发展非常困难。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和确立极大促进了私塾的发展。随着科举取仕的运行,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垄断仕途和门阀观念逐渐被削弱和打破,庶族子弟平民可以去私塾学习,通过科考途径获得入朝做官的资格。科举制促进了唐代私塾教育的发展。私塾教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内容。唐代的私塾教育在科举制的推动促进下,使不同社会阶层、多种社会阶级的人顺利进入了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固健全和社会的安定。与此同时,私塾也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与大众化,促进了学术与文化的传播交流。
尽管“塾”出现得很早,但直接使用“塾”来表示称呼私人办学起源于宋代。在这一时期,以“塾”命名指称的民间非教育机构开始涌现。此时,科举考试制度较为完备,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客观物质技术条件的推动,应举考生和市民阶层对文化教育提出了相应更高的程度要求,进一步促进了私塾教育的发展。以基础教育为重心的私塾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书院有了更进一步的长足发展,因此宋代的书院在古代教育史上曾名声大噪、盛极一时。由于官学的缺失,宋代加大了对私塾教育的扶持。政府鼓励学子参加科举应试,对私人办学保持开明的态度,营造宽松的学术学习环境,这使私塾逐渐被书院替代。
元代的私塾教育基本沿袭传承唐宋的私塾教育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元代为接触民间社会底层阶级而开办了“社学”,但社学只是相关部门官方政策引导,社学具体的经费来源和日常管理教导与私塾教育模式基本相同,是通过民间出资、自行组织的,社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义塾的一种。
明清时期,以私塾为代表的巨大的民间大众教育市场形成,私塾教育极其繁荣,已经到达鼎盛阶段,有古文中这样形容当时的私塾教育:“五步一塾,十步一痒,朝诵暮弦,洋洋盈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萌芽出现,科举考试制度的延续和完善,印刷出版技术的大量普及,这些社会要素为私塾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明清统治集团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鼓励私塾的创办和普及。
为了文化传播、培育人才,私塾在古代中国做出巨大贡献,适应了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私塾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分歧,中国不得不发展近代新教育。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教育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清对传统私塾教育模式进行改良。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第一次高潮为1903 ~1911 年。1903 年,清颁布并推行“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1910 年,清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推进私塾改良,大幅度改变私塾的教育内容,促进私塾向近代小学的转变。第二次和第三次高潮分别为1915 ~1920 年和1930 ~1937 年。在这几年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私塾管理,说服或迫使塾师改变办学方式。清末民初,大量私塾改办小学或停办。1840 年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现代教育的办学模式观念涌入中国,支持私塾教育的社会环境不断减弱。私塾改良遭遇巨大社会阻碍,没有明显收益效果。
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实施土地改革,由于土地充公,大量私塾不能继续开办。同时,国家对塾师的思想改造不断深入。根据《共同纲领》里的教育政策,私塾被视为一种私立学校,成为重点改造目标。20 世纪50 年代后期,私塾这种办学形式基本在社会上消失。到了20 世纪60 年代,私塾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近年来,随着“传统教育热潮”的兴起,私立学校应声出现在社会上。在21 世纪,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组织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年来一直保持沉默的私塾教育现在又开始复苏。私塾学校重返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近年来出现在社会上的私立学校被称为现代私塾,即现代社会中的私塾学校。然而,新旧教育观念差异过大,现代私塾受到地方教育当局的压迫。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现代私塾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