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颜惠玲/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国家政策也在不断支持和鼓励职业教育,通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参考国外成熟教育模式的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建设的新体系。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国职业院校已得到广泛应用和实践,尤其是专业课程上,而在文化基础课上,这种尝试还有所不足。
在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主要由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构成。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方法采取的还是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在学习目标的达成要求上降低了要求。总所周知,中职学生文化课成绩在中学时期就很薄弱,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对学习的积极性都不高。因此他们对文化课有一种惧怕心理,而且在思想认识上,认为中职学校主要是学习技能,文化课好坏没有太大影响。相对而言,专业课以技能培训为主,与未来就业相衔接,实用性强,相比枯燥的文化课程,他们更喜欢、也更看重专业课程。另外,中职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其教学计划大多与文化课是不衔接的,内容上缺乏知识的融汇。久而久之,学生、学校就会出现轻视基础课、重视文化课的倾向。
中职语文的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有德育思想、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中职语文课程的开设,理应从中职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能迫于眼前的压力,忽视人文教育的功能。要想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就要努力实现中职语文课题的有效教学,而不是形式化。因此,提高对语文课堂的重视,吸取专业课程的成功教学方。,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养,为他们实现就业提供充分的准备。这一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中职语文本着德育目标、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三者有效融合,共同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专业和未来就业,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实现有效衔接,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培养他们发展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就是这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因此,要想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新目标,必须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
中职语文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模块,阅读与欣赏、写作指导和综合实践。教材都与职业活动或社会生活相关,设计有大量听说读写实践,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全面加强语文素养训练,体现为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目的。其中综合实践内容丰富,比如主题演讲、举办模拟招聘会、策划文艺晚会、举办宣传活动等等。不难看出,这些内容的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密切相关,因此,综合实践的教学,在实现中职语文课程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上显得至关重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比记叙文、说明文、文言文,综合实践板块的设计和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思维逻辑能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务实,不在停留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上,而是更加面向就业,面向社会实践,通过对未来就业的各种情形模拟和演练,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不足、对社会的需求有着切身、切实的感受。通过这种预演,提高学生对自身、对专业、对职场、对社会发展需求有着更多的认知,从而弥补不足,获得更大进步。
因此,将一体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举措,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值得付诸更多探索和实践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以教为主,以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薄弱,态度被动,这种传统模式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实现高效课堂的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同样适用。相比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布置任务后,提出实践的目标和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求完成任务,最后对完成的情况进行成果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改革师生既定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思想上肯定自己,认识自我,同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教育艺术。中职语文教学要想吸引学生的喜爱,同时让学生有所收获,必须得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手段和师生互动环节上巧妙构思。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探索中,带来了很多新的突破和思考。例如在一体化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举办模拟招聘活动》中,要求学生了解应聘面试的各个环节,感受面试的现场气氛;训练面试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提高应聘技巧;了解面试的礼仪要求,提高社交礼仪素养。根据这一活动的目标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准备,掌握面试的常识,并对照自身实际,完成一份简历。与此同时,还需要小组合作,分角色扮演,模拟完成一场招聘会。
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利完成,不仅需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要求老师成为好的指挥家和引导者。完整的教学设计和合乎学生实际的实施方案更是重中之重。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不仅对学生,对教师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强调的是学生参与、体验的真实感受,通过分角色扮演看到自身的不足,最终在师生配合中共同完成。 当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师生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程顺利开展的催化剂。一体化教学,需要师生互动完成、只有学生乐于学,自觉投入到学习实践中,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语文作为基础文化课程,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应用能力和提升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还要面向职业,面向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一体化教学课堂设计中,都本着符合就业岗位需求、实现课堂要与职场的零距离对接,将专业与语文课程教学融会贯通。通过设计实践内容,全面锻炼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内容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都有着促进作用。
值得思考的是,在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已经有着成熟的体系,但语文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还在不断探索中,并非适合所有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一体化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对语文知识要熟练掌握,还有一定相关授课班级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灵活应对,准确评价和分析问题。专业课程都有一体化实训场地,而语文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仅限于教室。例如模拟招聘会,情境的创设大都只能靠桌椅的变换、多媒体设备等单一的方法,缺乏新颖性,这样会降低模拟招聘会的真实性,降低学生的兴趣度。另外,中职语文课程的设置大都只存在一年级课程中,刚进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没有就业的紧迫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会缺乏严肃性。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为学生步入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和阻碍,但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一体化教学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一定会更加充实,贴近实际,贴近工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势必会推进语文教学迈入新的台阶,推进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有效融合,实现中职教育的有效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