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王 琼/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写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旨在与岗位需求对接、培养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该课程在开课之初很受学生欢迎,但在学习过程中却容易懈怠,究其原因在于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学习形式程序化、课程评价方式落后。如何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内容与评价体系进行探究,思考如何将smart 原则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并推动该课程教学改革。
smart 原则是现代管理学中目标制定的“黄金准则”,主要为了有效进行成员的组织、目标的制定与控制,以产生更好的工作绩效。smart 原则由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于1954 年首先提出,随后不同领域相继出现了或调整了smart 原则。
smart 原则的初始含义是5 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汇总,即Specific(明 确 性)、Measurable(衡 量 性)、Acceptable(可 接 受 性)、Realistic(实际性)、Timed(时限性);在课程教学领域,smart 原则的含义是指Specific(明 确 性)、Measurable(衡 量 性)、Achievable(可完成性)、Realistic(实际性)、Timed(时限性)。
通过分析发现,使用者可以根据所在领域需求调整smart原则的组成要素。
根据smart 原则的具体含义,结合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标准》,笔者构建了规范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与评价的smart原则,各单词具体含义如下:
S-Specific(具体化)Simple(简单化):不同层次的写作内容应具体化、简易化,使其成为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M-Measurable(衡量性)Motivatio nal(鼓励):写作评价体系要有清晰的评价标准和明确的分类,即从应用文写作知识、写作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进行学习结果分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级描述(例如词句运用、格式分析、创造力),使之可以衡量。有效、正面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信心,掌握了写作技巧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A-Attainable(可 完 成 的)Actionoriented(行动导向的):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考虑学情,任务不能太难,要使相关任务具有可完成性,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增加学生的被认同感。教师要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感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R-Relevant(相 关 的)Resourced(资源):写作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应考虑到该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体现、相关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体现等。
T-Time-bound(有 时 限的)Tracka ble(可跟踪):写作任务的完成要分阶段实现,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追踪和写作结果的反馈要及时有效。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追踪,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及时指导。
在《课程标准》中已经针对写作内容作出明确规定,比如事务文书的写作内容标准有:通过写作练习,可以写出规范的计划、总结及启事;从写作技能层面提出的要求有:赏析文种、会选文种、会写文种。《课程标准》中对写作内容的描述精确细致,写作内容不同、写作主体相同(学生),对写作主体的行为表现(如“赏析”、“会选”、“会写”)能够体现出差异,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即可达到目标。这些都符合S-Specific(具体化)Simple(简单化)的原则要求,有助于教师展开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技能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仅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缺少写作技能评价标准。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没有任何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做参考,那就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进行判断,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更无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信心。因此在修改《课程标准》时要考虑加入操作性较强的写作评价工具,有可以具体参照的评价指标,为实现有效评价搭建平台。
《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部分明确规定了“写规范的条据,写高水平的求职信和简历,写规范的计划、总结、启事和通知,写规范的申请书”,这些文种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将来的工作息息相关,学生愿学、乐学。例如“求职信”,学生毕业找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就会用到,这类文种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教师的指导顺利完成,具有可实现性。
课程标准中仅针对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组成与所占比例做出说明,显得过于片面。如果能够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追求多元化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则能够为任课教师搭建更宽阔的评价平台。
课程标准中既强调终结性考核,又强调过程性考核。这种考核突破了为了考试成绩而评价,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动态,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smart 原则背景下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与评价要素进行分析,对诊改过程中修订《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制定应用写作评价体系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任课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教学内容,对同一内容在不同专业的表现提出不同要求,同一专业的教学内容标准要体现出差异,并且要有清晰准确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为写作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在旧的《课程标准》中,关于应用写作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修订时应该考虑评价指标的清晰度及可衡量性;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衡量指标可以用范文举例的形式说明。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注意做到评价标准要有针对性,不同的评价主体要有多样化的、可衡量的评价标准;另外还需有细化的评价标准。
在编写校本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文字功底、写作技能水平。教材编写者所制定的学习任务既要体现出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既定目标;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习任务的制定要尽量与岗位需求挂钩,有特定的工作需求及场景设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未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多元化是指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同行互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设计不同的评价工具,为构建高职应用写作评价体系搭建更宽阔的平台。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还表现在为学生的写作过程提供不同视角的反馈意见,如写作情感、写作态度、写作策略、学习策略等,帮助学生以评促改,提升写作技能、完善各类习作。
有效的反馈是促进学生学习技能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 ,《课程标准》中应针对如何向学习主体有效地反馈信息作出指导性说明。反馈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即反馈内容(教师要向学生反馈什么)、反馈方式(教师如何向学生进行有效反馈)。
让学生通过模仿优秀作品提升写作水平是有难度的,但是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反思,这样才能有效规避错误、从而进一步提升写作技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