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措施探讨

时间:2024-05-04

■夏 寰/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互联网+”的管理模式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互联网+”的思模式在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要,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实现“互联网+”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增加高校的管理质量。本文通过对资料的多方收集,论述了“互联网+”高校信息管理模式的概念和意义,并指出我国高校在发展“互联网+”管理模式的问题,经过对该管理模式的多方探索,总结出一些改进措施,望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意见。

二、建立互联网+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平民化的推进,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而伴随其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慢慢显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学生的管理问题。因为学生的基数扩大,但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却没有增加,所以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是不到位的。而此时,就需要通过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此保障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进而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而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入对“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于高校后勤信息系统的建立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借助良好的整体形势,及时的建立完整的高校信息管理系统。

三、建立互联网+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保障后勤服务工作的长期性

传统的以人力为主运作的后勤系统,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一方面,人力终归有限,不能全天候的进行某项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也比较容易产生疏忽。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关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后勤等方面形成有效管理,减少因为人为而产生失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校园安全水平。

(二)节约后勤服务工作运营成本

后勤服务工作涉及的工作岗位比较多,具体的工作过程也比较复杂,这也就使其难以单纯的依靠人力进行管理。所以,要及时的引入信息化技术对各项后勤工作进行管理,通过对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后勤工作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对人力和物力的节约。

(三)后勤信息化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完整的后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减轻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学生在要求后勤服务的时候,不必再像传统的后勤模式一般,只能被动的等待帮助,在后勤信息系统建立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向相关管理人员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后勤信息管理也能够有效的形成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监管,通过建立相关的后勤平台,贴出后勤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学生可以对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做出反馈,相关领导也能比较真实的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由此,便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促进其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能够借助后勤服务平台,精准的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以此便能够提高其自身工作效率。

四、目前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2012 年提出“互联网+”的思维开始,现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在这一管理模式上进行探索。本人通过多方数据收集,总结出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新和利用率不高

为了实现信息化的高效校园管理模式,很多高校购进了大量的电子信息设备,并花费重金引进了全新的信息系统,但因为高校对信息化管理经验的缺失,很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还在应用传统管理方式,降低了高校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让很多的电子设备处于空置状态,使得高校虽然已经拥有信息化管理的条件,却因为设备利用低的问题造成了后勤管理缺少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方式,造成了信息化管理在后勤中难以推行。

(二)后勤队伍建设和资源共享不够

因为后勤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较低,所以难以招聘到高学历的管理人员来适应这一岗位,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学校方面又缺少对员工培养资金的投入,严重的造成了后勤人员在新的信息化设备的实用上缺少经验。同时因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使得他们没有资源共享的概念,后勤管理中的人员情况、空地、空房、各项费用开支等难以使用规范的格式进行汇总,使得各个方面只有自身独立的管理系统,缺少信息的统一化收集处理,从而使得各个系统间缺少联系,难以形成高效的信息管理模式。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带来的发展制约

后勤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具有良好的优化作用,然而,其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却存在某些障碍。先抛开其在技术资金上的问题不谈,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是必须重视的,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那么工作人员也就不能对即将形成的新管理模式产生认同,也就不能良好的开展日后的各项工作,也就是说,即便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也不能有效的对各项后勤工作形成有效的开展。所以,必须加强职工在思想认识上的建设,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从而为日后工作的正常进行打好基础。

(四)与现有信息系统整合的制约

后勤系统的运行涉及到的工作岗位比较多,所以建立后勤信息系统应该对各后勤部门信息加以整合,加强必要信息的共享程度,防止因为部门之间信息交流障碍而导致后勤信息系统整体功能发挥受到影响。

(五)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制约

就目前而言,后勤系统中的工作人员多数呈现出老龄化,其对于现代的互联网技术的认识显得不够充分,在对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的掌握上,也就比较困难。并且受到年龄的影响,其学习能力也比较低下,所以对其在相关方面的培养成效也不会特别明显。因此,只能将目光投入到引进人才之上。但实际上,后勤管理部门对相关人才的吸引能力并不强,所以,后勤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在人才需求上陷入了难以突破的窘境。

五、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整体架构方法探索

通过对我国高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逐步探索出如下两个信息化管理方向:

(一)自上而下的整体构建思想

在进行“互联网+”信息化后勤管理模式改革时,应从上而下进行思想革新,只有高层人员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突破信息化改革中的险阻。在进行信息化后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统一规划,只有后勤人员在进行数据管理时确保规划统一、数据系统接口统一,全面贯彻“自上而下、统一规划”的思想观念才可以让信息化后勤管理变的更加科学合理。

(二)不同业务板块信息化系统搭建

在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时要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目的,进行信息汇总系统建设时要做到能熟悉后勤管理中各个方面的信息,达到统观全局的作用,另一边各个独立信息的收集系统要突出该信息的特点,从而打到灵活的运用信息系统管理后勤各项工作的目的。

六、“互联网 +”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途径

“互联网+”运用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中能够有效的实现后勤各个部门间信息工作的实时管理,并对其做到分职能、分模块的高效管理。利用互联网建立网上信息平台,将学习信息管理中收集的各项信息收集倒相应的服务器中实现虚拟网络的信息管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中使用的主要方式是以校园一卡通为媒介全面实现学生后勤信息的收集,利用学生在一卡通上各类消费的数量,就可以预测出短期内学校对于某项后勤资源的消耗状况,为学校的后勤物资购买提供有相关的依据,同时也能让学校后勤部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给于学生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一)充分发挥网络公众平台的作用

当今社会中使用各类的信息交流平台已经十分常见,QQ、微信正是这类交流平台的代表软件,其在学生间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的使用这些交流平台和学生间进行信息互动,让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渠道对学校的后勤部门提出意见,促进学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利用好这些平台上的公众号向学生发布一些信息,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学校后勤中各类工程的进度和相关通知。

(二)优化后勤服务网站平台的建设

现如今,每一个高校都有其专门的官方网站,已发布一些信息,并给各地人们提供一个观看学校的窗口。学校的后勤服务在其中有着专门的分区。在当今的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对于网站制作应当更加的专业和具体,确保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能够及时找到需要的信息,让学校的后勤能够通过网站完美的展现出来,让学校的后勤管理更加的公开和透明。同时后勤官方网站还可以发布一些招标和采购信息,扩大后勤部门的客户源,实现现代化后勤管理。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新时期,高校后勤部门若想要在后勤服务质量上超越其它高校,就需要全面运用“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全面的运用该方式能够使得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并减少后勤的运营成本,使得学校的后勤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明白当今的时代特点,使得学校毕业生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