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杨海涛/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近年来,学生困难助学金的申请比例不断攀升。诸多发展变化的因素导致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出现两种主要问题,也就是资格认证难、工作表象化严重。加之这项工作涉及到人格尊严和民生问题,处理不好往往出现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那么,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资助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而通过有效的路径来强化资助管理工作,以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呢?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困难补助资格热定是资助工作的基础。 困难认定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是按照个人申请、政府审核、高校裁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的。识别功能的难点是建立基层政府信任基础之上的,根据学生的个性消费体量学校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充,其应该是完全可信的。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极其复杂,各地区对贫困的界定各不相同,加之地方经济的复杂多元,导致学生自身对贫困的理解和认知也产生较大的差异性。高校贫困资助中的认证程序的真实性至关重要,没有贫困状态的真实性保证其他一切的程序都是徒劳的,因为高职院校原来学生生源地,是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资格认定的。同时,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过分重视面子和自尊,加之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的了解,相关手续未能及时到位,而失去了资格审核和认定机会,无法正常接受相关资助。
由于贫困资助设计到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标准都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高校在面对统一的发放政策要求时,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加之资助工作是民心和民生工程,高职院校对地方政府的资格证明要求非常严格,但是自身无法真实甄别出学生实际的经济状态,只能凭政府的一纸证明来执行政策,这就形成管理环节上的漏洞,使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在贫困资格认定和经费分配上徘徊不前。其实,国家出台资助政策,也是立足资助育人的长远战略思维考虑的,而资格认定只是起点和基础性工作,政府和学院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受助全体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对经济困难和求助心理予以高度关注,及时给予物质补助和心理辅导,让贫困学生不因一时的困难都失去读书求学的机会。要不断创新资助模式,注重竞争性和激励性资助相融合,激发困难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努力做到励志自助,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
高校资助工作的唯一目标是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下顺利完成学业。从国家扶贫的角度来看,高校的扶贫政策是有条件的“普惠式扶贫”,只有获得地方政府出具的贫困才能获得国家的无偿补助,其目的在于不让贫困学生失学。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大多数被资助的学生都处于“安于贫困”的生活状态,对于无条件资助表现得心安理得欣然接受,并不存在多少感恩心态和励志自律的进去状态,而那些需要自己努力获得资助的学生也是对于资助“毫无兴趣”而言。分析可知,部分受助者并不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进取心,甚至没有努力学习改变当前家庭贫困状况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也没有通过实际锻炼来付出和努力提高能力和素质。在这样的状态下,受资助的群体个人素养并没有得到较好提升,个人进取心理比较弱化,感恩的情感和诚实的品格也并没有很好的形成,部分学生甚至因此放纵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求,最终因为人际关系、学术问题和心理障碍不得不辍学走上社会,这样的大学资助效果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1)强化制度创新,明确责任分工。高职院校资助工作需要借助技术和管理手段,促进资格认证的规范和资助结果的有效。在国家层面,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国家对于资格认定的主体做了明确的规定,由基层地方政府承担认定审核的责任。这样做使认定的结果更加真实有效,保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信性。同时,从繁琐的工作中剥离出高职院校,以确定高校的资助执行力,从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和资助指导的专业作用。当然,这样做更是借助法律来规范和引导人性的教育策略的考虑。针对资助工作中的乱象和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诚信”的层面进行道德宣传,很多的违规行为并不会得到有效遏制。所以,通过政策法规,形成国家资助信用档案的法律震慑力,提升骗取国家资助的违法人和单位的代价。它不仅是实施精准办学的前提,也是实现高职院校经费资助精准扶贫的根本所在。此外,通过制度约束,能够引导贫困学生克服功利思想的侵蚀,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习性的影响,以良好的价值观念选择迎接生活的挑战。
(2)创新资助形式,激发群体成长的内驱动力。高职院校和本科生相比而言,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在学习目标、学习动机、职业规划、自我管理等方面非常突出。国家资助政策由于采取“普惠性”所以效果不够理想。高职院校需要开辟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形成新型的资金使用方式,将“普惠式”方式变成竞争型、激励型资助。为了满足资助团体完成学业的底线需要,高职院校可以创设诸如激励奖学金、企业助学金、进步标兵、奋斗之星等资助形式,引导受助群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竞争获得激励支持,激发他们的成长的内驱动力,增强培养成才的信心。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就业吸引力,采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实施资助和就业相结合机制,将资助的结果和就业推荐想融合,提升资助工作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鼓励受助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实践活动和勤工俭学,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而增强受助全体的获得感和社会扶贫效益。
(3)强化管理创新,实施分层差异资助。加强对资助群体的调查研究,便于建立资助台账和管理网络,在充分了解受助群体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分类分层资助平台和管理网络,便于政府财政进行分类分层实施困难资助。但从贫困建档的分组类型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受助群体按照单纯家庭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复合心理困难、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困难等多种类型。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资助对象,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他们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应对工作。仅仅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耐挫感较强,自理承受力强,性格坚韧奋发向上,永远洋溢着笑容和成长的欲望,这些学生只要在经济上稍加扶持,他们便会积极有为,对他们适当予以人文关怀和职业规划的援助,他们便会自己创造一番天地。对于复杂困难型,应采取群体共同经济支持管理和个体差异援助的策略,而不仅仅是经济支持,而需要采取定期访谈和心理渗透、设立学术导师、提供学术支持、聘请生活导师进行人际沟通和心理辅导相互融合的资助形式,以形成资助合力。
懂家庭经济贫困的原因来看,可以分为地方经济贫困型和突发事故贫困类型,其中前者是地方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制度机制等大背景因素形成的贫困,后者是由于家庭因病因灾造成的贫困。而区域性贫困的学生往往不愿或无法参与新的社会分工,存在观望消极的消费心态,缺少进取奋斗的意识。对于这个原因形成的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的援助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帮助他们转变心态和思想,摈弃他们“等靠要”的思想的惯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战斗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使自己富有进取心和生存本领,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而心理方面的援助和扶持,对于因自然灾害或家庭成员身体疾病造成短期暂时性经济困难的群体,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远离病痛灾害的心理创伤,走出心理的阴暗低谷,重新燃起生活希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自主工作对促进教育公平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这个问题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应着眼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国家战略层面建构资助工作新体系,要高度关注资助工作的新形势,新动向,不同分析研究形成贫困的复杂原因,针对工作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强化制度创新、形式创新、管理创新工作新途径,坚持资助育人的根本方向,保证所有贫困大学生能够享受公平的高等教育,不断转变资金扶持认定的精确度,在努力丰开辟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实施竞争性、激励性、层级性资助,全面提升资金使用的效度,为有效提升资助工作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制度保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