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划分研究

时间:2024-05-04

■付 超 宿晓亮 付凯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理论众多比较成熟的理论有:美国麻省理工教授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九阶段学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的三大段十小段理论,舒伯的五阶段“生涯彩虹”理论,美国心理学博士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以及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家廖文泉的职业生涯发展“三三三”理论,戈特弗雷德森的职业抱负发展理论等。理论各有所长,主体依据自身特点和成长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较好的做法,所以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理论才是最好的理论。

众多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划分理论依然有不足的地方,且时代不断变化发展,过往理论已不足以支撑现有社会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职业生涯贯穿主体本身依然是不够的,因为先天遗传,后天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受教育和受训练情况,求学环境和授学质量,总体的社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以及机遇,机遇当中包含关键影响人和关键事件。对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早于主体意识,若依遗传学的理论,个体的生涯在受精卵之前就开始了。

(2)理论阶段划分的过于宽泛,年龄跨度过大,不便于生涯主客体参与和思考,也就不便于指导生涯相关主客体细致深入的生涯规划。

(3)生涯不是简单的规划,仅仅是生涯规划远不足以改变或提升主体的生涯质量,这也造成了很多精致的规划最终失去意义的原因,规划前后的筛选,天赋发掘,兴趣培养,特定的训练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规划不仅关乎生涯主体,其实很多因素有时候主体是不能掌握,不能克服,不能规划了,这也导致很多成人叹息当初怎么没有想到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或者为什么那个阶段没有刻意的做些或者准备些什么。所以生涯主体相关人也是主体生涯的重要影响因素。

(5)终生职业生涯阶段理论首先要树立的是终生职业生涯发展观,这也是社会大势所驱。从人类已有历史来看,人类的寿命是在不断延长的,个体能力是不断增强的,职业寿命是不断延长的。终生职业听起来是残酷的,实际却是人类个体生涯的一次回归性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成行以前,在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基本所有人都没有退休的概念,从国王到奴隶,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是工作到终老。所以人类终究又会回到工作到终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日日本和德国的人口现状“工作到终老”日益重现。国人却逐渐形成了退休享乐的认知当中。享乐是一生的主题,同样职业亦是一生的主题,我有幸接触到一些极为激进的“退休观”,退休后开辟第二职业,重启人生,追求新的职业目标,可谓梅开二度,着实令人佩服,然而这终将成为今后大部分人的模式。

表1 全生命历程职业规划阶段划分

(6)终生职业生涯阶段理论需要强调的另外一点便是一个家庭的规划,是几代人的规划,其中的家庭状态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生涯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所以生涯规划和职业目标也应该是不断调整的,动态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强调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务必结合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职业生涯规划最为核心在于以最长远眼光最大限度的以最合理的方式整合现有资源使自生不断成长。现有资源中最为核心乃是自己的天赋潜能。不幸的是很多人都错失了这样的机会,因为能够挖掘我们天赋潜能的最好时机是6岁之前,然而此时主体本身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幸运的人并不多,不幸的人是普遍,因为这项工作要依靠父母和家庭完成。

鉴于此,编写制定一个更全面,更细致,更长时间轴的生涯阶段划分以便弥补过往理论的不足。

终生职业生涯阶段更多的提供思考的介质,并不一定非要按照这个生涯阶段规划自己的人生,更多的是方便迷茫困惑的人更好的思考,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更好的生涯。实际上没有人可以按照这样的终生职业生涯阶段来规划自己的人生,除了外在环境外就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我们出生以前的众多因素,而这其中的一些因素是决定性的,但是这却可以帮助下一代,所以终生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涯规划而是家庭、是几代人的规划,我们已然错过我们生涯中的一些重要的部分,那就不妨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好我们曾经错过的部分。

主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能完全依靠主体完成,还受社会环境,学习环境,训练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历史机遇影响。职业生涯的实现存在一定的概率性,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完成,或职业目标确定以后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可以伴随特殊机遇进行随机性的调整,更要形成恒定的时间机制进行定期的调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