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画一体——浅谈如何将唐诗引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4-05-04

■吴佳静/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和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实现文化强国、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传统文化进中学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在美术课堂中把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融合,使二者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美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在非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往往对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加上缺少传统文化知识的支撑,导致对于国画所蕴含的意味和其中的哲学思想不能很好地理解,因而使得学生对中国绘画这一特殊艺术形式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态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而“诗画一体”,把诗与画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一观念,让二者实现有机结合,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 “诗画一体”

诗画一体观念与宋人尚意的美学追求有关,宋代人追求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使宋朝的社会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宋朝人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普遍具有诗书画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浓厚的人文气息、诸多文化元素的碰撞以及宋人不断对暗藏的艺术本质规律的探索,使其能够将不同种类艺术创作的共通之处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的诗画一体的美学观念。苏轼有云,“诗画本一律。”诗书画虽异形但同质,都能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精神。

古今中外一直存在“诗画一体”论与“诗画异体”论的纷争。这两种理论一个认为诗和画之间没有任何界限,诗即是画,画即是诗;另一种认为诗和画有明确的界限,诗不是画、画不是诗。这两种理论主要存在于部分理论者对中西方绘画理论看法的分歧之间。莱辛在诗歌与雕塑对“拉奥孔”这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方式中看到了二者的界限,因此他否定在西方艺术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诗即是画”理论。但同时狄德罗认为“诗人有自己的调色板”,并说:“诗即是画。”在中国文艺史上,诗画之间的关系,虽然也存在“一体”与“异体”的争论,但一直以“诗画一体”为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进而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画一体”所说的一体,不是形式的一体,而是二者所表达的意是一体的,中国诗歌的写意与中国画的写意是一体的,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

在美术教学中采取诗画一体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创作;为诗作画,能够使其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画配诗,亦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对师生双方各有要求:教师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意识来引导学生,学生则需要有想象力、足够的绘画语言表达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来完成课程内容。因此这种教学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和前置教学中的铺垫准备,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并熟悉这种教学模式,而学生在逐渐增强了各项能力之后,才能在接触课程时不会措手不及、毫无准备,通过创作训练逐渐变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二、如何将唐诗引入中学美术教学

唐诗中自有一个多彩的世界,有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王维的纵情山水淡泊之心、也有李白气冲云霄的壮阔豪情,这谓诗意。诗意与画意是相同的,二者的精神内涵及所表达的情感是相通的,诗可以给人们提供与现实相呼应的画面感,国画除了具体的形象,画面的虚实处理亦有唐诗那言未尽之意。中国的文人画诗画结合,以诗题画,这正是诗画一体的体现。将唐诗引入中学美术教学,需要抓住唐诗和国画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借助唐诗理解绘画

在美术鉴赏课中,将诗与画相结合,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课程的导入,教师可以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交叉结合,使学生进入到与本节课的欣赏对象相匹配的诗情画意之中,借助文字意象与绘画意象,感受和理解绘画作品所蕴含的意味。

诗歌所提供的文字意象与绘画所提供的具象意象完全不同,是抽象的,可以为欣赏者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抽象与具象思维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利用文字的抽象思维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的国画的朦胧之处,能够更好地完成对绘画作品的鉴赏。

田园山水诗的意境与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相同的理想取向、意趣表现,事实上诗人和画家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罢了,都是表现心中理想之境。

对诗的理解应该是读懂其中蕴含的情感、情绪,要表达的态度和思想内涵,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欣赏画作也是如此,不应仅仅去观察画中有几只鸟雀,有几棵树,而是要了解画面的构成以及画面中各种元素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诉求。

(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唐诗

诗画一体的另一种应用手段,就是用绘画的语言来表现唐诗,即以具象的形式表现抽象的形式,实现思维形象的可视性。除了绘画,民间的工艺美术、文化遗产也可以加以利用,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用剪纸、泥塑、雕刻等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诗意,从而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

可以选用一首学生熟悉的唐诗,让学生根据诗所提供的意象,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给自己诗或同学的诗配画,诗可自己写或是仿写,也可以用古诗。在为诗配画前,应该为学生分析唐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画作参考。

诗词具有音乐节奏性,诗原本是用来吟唱的,因此在学生的绘制阶段,教师可以播放与诗的意境相配的古典音乐,营造氛围辅助学生进行绘画。

(三)开设校本课或建立兴趣小组

学校的美术课程是普及性修养教育,无法满足有美术兴趣爱好的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因此针对喜欢美术、古诗词的学生,可以通过开设校本课、建立兴趣小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更加深入和具体的教学活动。

校本课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课程体系,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来满足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能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绘画与艺术鉴赏的能力,并增强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和兴趣。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通过绘画与唐诗间的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诗画本一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把唐诗恰到好处地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打破固有的单向教学模式,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和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和审美情感,使其发展成为完整的人,未来的美术教学必然要从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如果美术教师能够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将唐诗恰当地引入中学美术教学,就能使学生在上好美术课的同时得到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未来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