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型模式。地方应用型公立本科高校根据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学科专业等实际,开办了灵活多样的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时间短,规模小,对于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的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还没有受到教育主管相关部门、相关高校、相关专家的关注。随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层次的深入、学生数量的增加,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课教学相关问题必将凸现出来,应引起重视。
笔者所在的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就存在以项目模式开展的中德合作办学。本文中,笔者以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对德合作办学项目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相关思政课教学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旨在引起教育主管相关部门、相关高校(具备和我校同模式或相似合作办学高校)的注意,加强地方应用型公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学生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究最优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地方应用型公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良性发展。
我校(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对象是德国学校。我校机械工程系对德合作项目共有两个,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3项目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1项目(目前正在调整合作方式)。项目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合作专业,“2+3”是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3项目的学生先在校(合肥学院)学习两年,后在国外学校(与我系合作学校)学习三年;同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1项目合作的专业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1”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3+1项目的学生先在校学习三年,后在国外学校学习一年。可见,合作项目的学生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国内学习阶段和国外学习阶段。合作项目学生在国内学习阶段主要是语言(德语)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国外学习阶段主要学习系统的专业课程。我校机械工程系对德合作项目招生纳入学校常规的高考招生,即按照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方案进行。招生生源为我校在全国招收的各类符合我校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质量同我校招收的非合作专业学生。
根据我校机械工程系近几年学生状况来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既有现实特点,也有可能特点,总体说来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等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现实特点及原因。根据我校机械工程系近几年的学生状况来看,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总体具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差、情商不高、意志力不强、思想不稳定等弱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在国外学习的费用较高,选择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家庭经济都比较优越。优越的家庭经济往往使这类学生产生了较强优越感和极强的依赖性,“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1],组织纪律观念弱,进而导致意志力不强、社会适应力低等特点;第二,国外的生活、学习方式不同于国内,国外人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而中外合作项目学生恰恰缺少自主能力,消极被动,凡事都等别人安排,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强,这样最终导致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特点;第三,国外社会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不同于国内,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之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诱惑使得中外合作毕业生呈现出思想观念不稳定的特点。第四,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学生面临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双重压力,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适应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学业压力大。”[2]因此,有部分中外合作项目学生无法完成学业;第五,“长期以来家长‘过度呵护’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应对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容易因学业不顺、个性固执带来较严重的心理问题。”[3]可见,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多数中外合作毕业生为独生子女),不懂得与他人、社会如何相处,形成情商较低、心理承受力差等现实特点。
(2)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可能特点及原因。根据对我系近几年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学生摸排状况看,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普遍具有语言水平较高、思维敏捷、视野开阔、专业有优势和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等优点。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具有这些优点,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在国外学习,对语言的要求较高,因此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花大量时间精力学习外语,到毕业时外语水平均达到了较高水平;第二,学校一般都选择一些热门专业或国外的优势专业开展中外合作项目,因此毕业生们所学习(从事)的专业在国内外还是比较有优势的;第三,国内和国外两个阶段的学习,即是在两种环境中学习,使得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受到中西文化的熏陶影响,可以说贯通中西,视野开阔;第四,国外教育一般注重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因此中外合作项目毕业生总体来说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
笔者根据我校机械工程系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学的实际,针对目前中外合作项目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思考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课教学方案,具体如下:
(1)高度重视,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课教学资源投入。由于中外合作班课程量大、时间紧,加之学习分为国内外两个阶段,如果思政课教学按照在校普通学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执行,显然不能完成相应地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实际特点,把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规律,专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思政课教学方案,并组建专门团队负责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开展研究工作。
(2)精心设计,优化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应从教学内容着手,将党和国家规定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用中外合作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制定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专题。此外,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本身、学制和生活学习环境的具体特点,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应特别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意志教育、感恩奋斗自力更生、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等价值观教育内容的优化和设计。
(3)授业重道,注重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有效思政教学方法的总结凝练和使用。一是通过专题教学的方式开展思政课教学。“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采取专题化教学模式,它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繁多与授课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4]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上课时间相对较少,又要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通过专题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通过实地实践教育和“翻转课堂”模式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规模小,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在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户外素质拓展讲解团结合作与奋斗吃苦耐劳精神……将会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实践教学前是理论准备,实践教学后是总结内化,让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们谈各自的感受、讲认识,授课老师把方向、作总结。
(4)知行合一,在实际生活中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学推向高潮。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是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课教学应融入学生的生活。学校应配备专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辅导员(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专业思政老师担任辅导员),把思政教育课融入到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学生日常管理之中,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与时俱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政教学任务定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办学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性、留学目标的特殊性等”。[5]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存在独特的特点,但高校应按照“三个倡导”的总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教育、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新军,伴随其诞生和成长的历程而引发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6]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关系到社会、学校、毕业生家庭和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研究,以期更好的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笔者相信,在同仁们的努力工作、广大的专家学者的引导带领、高校的支持保障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一定会飞速发展,迅速步入科学发展的正轨上运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