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叶世平 黄丽华 蓝婵婷/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考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考试能够有效地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还能切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稳定高校教学秩序,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而现今在学校考试中大学生违纪作弊行为日渐严重,蔚然成风。尽管很多高校在每次考试都再三强调考试纪律和对违纪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并且安排了众多监考教师、考务员和巡考人员,但是遗憾的是,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纪。考试违纪行为破坏了考试公平性,影响一个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氛围,还影响学生们个人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也不利于社会的诚信建设。因此,深入研究违纪考生的现象,采取适当的措施对症下药,防止违纪作弊行为蔓延,是当今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从考试违纪的学生人群类型来看,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违纪作弊占比较高,但是不乏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也屡见不鲜;违纪作弊既有低年级的学生参与,也有高年级的学生参与,毕业班的学生也未能幸免;男生作弊,女生也作弊,考试违纪作弊在各种学生人群中成为普遍现象。
(2)按违纪作弊手段划分,从夹带、偷看、传接纸条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网上雇佣“枪手”替考、组织微信群作弊等,形形色色、层出不穷。违纪作弊的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从传统方式走向现代方式,由个人单独作弊走向协同群体作弊。
(3)从考试违纪现象性质分析,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
①随机的违纪现象
考生进入考场后,并未有积极作弊的意图,但考试的难度、时间的紧迫等因素让考生产生了违纪作弊的动机,而监考老师管理的宽松也给考生提供了机会。监考强度越低,诱惑心理越强,考生违纪的可能性就越大。他们利用监考漏洞,乘机旁窥、人交头接耳。这种临时起意的即兴违纪行为一般时间较短,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违纪人数是比较多的。
②预谋的违纪现象
有违纪倾向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已经提前做好物品和沟通准备,进入考场后积极寻找适当的时机进行违纪作弊活动。这种类型的违纪作弊带有故意性和预谋性,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损害了遵守纪律的学生的利益,对考试秩序造成较大的影响。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上了大学后,缺乏奋斗的人生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抬头,认为“混文凭”、“拼关系”将来也能找个满意的工作,不在乎是否获得真知实学。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沉迷网络和游戏,经常参加各种吃、喝、玩的娱乐活动。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逃课旷课。平时学习不努力,知识不扎实,考试时心存侥幸,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
(2)学生学习基础差、挂科成本高。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总会存在一部分基础差,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当某些课程的内容较难理解,试题难度也相对较大的时候,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大。加之学分制下重修课程需要按学分收费,特别是在一些民办高校,重修一门课程费用将近千元。因此为避免重修、延迟毕业和家长的责难等后果,部分学生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作弊的方式以获得考试及格。
(3)学生的虚荣心和功利心。一些平时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存在考试违纪作弊的行为。一方面,成绩优秀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好胜心理,希望在任何方面都强于别人,特别是在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学校的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入党申请等都与学习成绩相关,国外高校、用人单位等也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说,考试已成为增强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受这种利益的驱使,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也做出了违纪的行为。
(4)学生的从众心理。由于目前考试违纪作弊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来没有违纪意愿和动机的学生,看到周围学生的作弊侥幸成功,认为不作弊反而是吃亏了,自己努力学习成绩还不如别人,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加入作弊的行列。
考试管理包括组织形式、试卷命题、考场管理和违纪处分等。
目前,高校考试组织形式上存在考试的方式单一,闭卷多而开卷少;评价标准单一,单次考试权重大等问题。试卷命题注重基础知识训练,轻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单纯记忆型题偏多的特点方便学生抄袭和交流,为违纪作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考场管理中监考老师的态度对考生的违纪作弊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有的因为违纪取证困难、后续工作复杂,监考老师不想“自找麻烦”;有的因为不愿意得罪学生,对违纪作弊行为通常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有的因为同情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而对违纪作弊行为宽大处理等。这些放任和“宽容”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违纪行为。
学校对于考试违纪行为的处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偏差,有时候会放宽对学生的处理,执行制度时松时紧,或者基于各种人情关系的压力,无法严格执行处分;或者因为从学生就业角度的考虑而从轻处罚;或者放宽解除违纪的条件,无论是否确有改过的表现毕业前都能给予解除等事实从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纪律和制度的漠视,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1)树立良好的考风考纪,通过宣传、考前教育、签订诚信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良好风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告诫学生遵守考场纪律,让考生熟知考试管理规定和处分条例。结合典型事例,利用现身说法的反面素材揭示违纪作弊的危害性。利用舆论工具唤起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群体道德行为标准,鼓励学生自觉反对违纪作弊现象,树立“考试违纪可耻”的意识,积极维护考风考纪,使遵守考试秩序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共识。
(2)明确监考员是考场第一责任人,确保监考员严肃监考。既不能对违纪行为放任自流,也不应故意营造宽松的考场氛围,让学生产生诱惑心理,从而对考生“钓鱼执法”。考试违纪应以事前、事中防范为主,事后处罚为辅,对有作弊意图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和警告,将试图作弊的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
(3)建立标准化考场,对考试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监控和即时录像,既能对师生增加威慑力也方便事后取证。进入考场前进行金属探测,防止携带手机、手表、耳机等有存储和通讯功能的工具,同时在考场外使用多通道全功能无线信号屏蔽仪屏蔽考场信号,确保有效的阻止考生与考场外之间的通信。进入考场后进行身份验证和考场登记,防止学生雇佣“枪手”冒名顶替。通过制造严肃认真的考试环境,使考场中的不良行为得到抑制,防止违纪的发生。
(4)高校考试违纪处分应严格性和灵活性结合。考试违纪除开除学籍处分以外,期限一般设置在6到12个月之间,到期可按学校规定程序申请解除。有些学校考虑到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就业,解除处分后的所有处分和解除处分材料均不放入学生个人档案,就业推荐材料和毕业登记表也都不反映。这样一来,违纪处分——解除处分不过是在走过场,仅仅是让行政部门徒增了工作负担,令遵守考试纪律的学生感到不公,并未对有违纪倾向的学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由于考试违纪成本低,违纪行为的发生难以得到抑制,将导致考场中的“劣币驱逐良币”。因此,高校应该有条件地解除违纪处分。所谓有条件即对于较轻微的违纪学生,在处分期间如未有再次违纪的记录,确有改过的表现,经评定解除处分后可不放入学生本人档案。对不同程度的违纪,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既要让学生吸取教训,也不能造成太大的思想包袱,促进学生改过自新,健康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