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先锋的方式抵达更深的现实

时间:2024-05-04

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在近年重新成为热点和焦点,这日益突显出文学界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焦虑和不满。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现实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潮,现实主义品格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且不乏优秀之作,但为何我们的焦虑反而与日俱增?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主要不外乎:第一,尽管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原则、态度、精神深深植了入当代文学的传统、浸透于作家的创作,但所结出的优秀果实并不多。像路遥《平凡的世界》那样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现实的史诗性作品、像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那样能敏锐而及时地呈现社会脉动和发展方向的作品并不多。当下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焦虑,正是质量的焦虑,是对具有史诗性品格、能宏观而准确地表现新时代历史巨变的优秀现实主义作品的焦虑。第二,中国的现实主义曾经走过很多弯路,有过很多被扭曲、被异化的惨痛教训。政治化、功利化、简单化、极端化的阴影一直未根本消除。对现实主义的重新讨论既是对现实主义的正本清源,也暗含了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方法创新的期待。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历史地位和经典价值毋庸置疑。但任何一种理论、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都需要面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场而不断探索和更新。如何更好地书写我们当前的时代,不仅是对创作的考验,也是对理论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曹军庆的创作便有了超越其本身的启示性意义。

湖北文学有深厚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直面现实、承担道义是湖北文学一贯的精神和风格。年轻的曹军庆无疑较好地承继了这种现实主义的传统,他的小说有强烈的现实感,有明确的问题意识以及直面现实的勇气。但与此同时,曹军庆的创作又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特殊的先锋性。他以极富先锋精神的文学探索试图在固有的叙述模式中开辟出新的路径来,从而更好更深地抵达现实与历史的深处。曹军庆这种既承继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充满探索和试验性的文学实践无疑为当下现实主义文学写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本期的几位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曹军庆的创作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准确而客观地把握了其写作特质,从不同侧面抵达了其写作的核心,证明了其文学价值的丰富性。汪政的论文着重分析曹军庆小说的现实主义属性,指出其生活经验的丰厚和小说题材的宽阔,认为“对许多灰色地带的书写,对社会亚文化与边缘人的叙述”更显现出其视野的宽阔和小说内容含量的广博。王春林的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曹军庆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从一个个文本出发总结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刘艳的论文将曹军庆小说视为先锋的“续航”和归来,剖析了其现实主义写作的先锋性,并将这种先锋性置于20世纪的文学史视野之中,指出其来路和思想资源,定位客观而精当。李伟长的论文专门探讨了曹军庆小说的“意外”,指出“曹军庆小说里的现实生活是变形的,呈现出光怪陆离怪异色彩”,“异人,怪事,奇特的组织,崩溃的家庭,被辜负的人,潦倒的人,绝望的心,以及各种各样的衰败和堕落”随处可见,这构成了其对于现实的特殊介入方式以及与众不同的小说格调。

总之,现实主义文学离不开现实,但现实不等于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也不是千面一律的。对于现实主义来说,其成就的高低仍然取决于其文学性,而就文学性来说,先锋性的探索对现实主义更是不可或缺的。曹军庆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他呈现了现实主义的一种独特可能性,一种现实主义与先锋小说亲密拥抱的新向度与新可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