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5-04

■刘丽琪/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搭乘上了时代的高速列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一历史论断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不容置喙,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挑战,未来还需继续努力。

一、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就:

(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就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了精心部署:从2012年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到2014年召开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再到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6年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相继出台或修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砥砺前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中国梦”精神更好地引领各项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教职工群体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目标引领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建设中的首要地位,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目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将“中国梦”作为理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也积极搜集各方面涉及中国梦的教学资料,建立起了完整的“中国梦”教学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以24字言简意赅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3]。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格外重视,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经过近五年的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青年大学生能够较自觉地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着“文化渗透”,态势十分强劲,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影响不容小觑。由于大学生心智尚处在成熟发展阶段,价值观还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对善恶美丑对错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统一起来。大学生被包围在这一张“大网”中,极易被互联网上的信息所迷惑,造成认识上的错位而走进思想误区。[4]

(二)主题教育欠缺制约大学生的成长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5]。那么,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呢?在日常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精英利己者”:这类学生往往很优秀,但做事总带着“利己”因素。教育者对这一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在意或者没有妥善的处理方法,任其发展或者搁置,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入党,更没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滞后大学生的成才

思维方式必定与特定的时代息息相关,并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和把握而存在的。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灌输教育为主,把其当做是一种科学认识,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原则的传授上,将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思想认知的“人”,其结果只会形成学生的“知识性库存”;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传输社会主义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而不考虑能否被学生认可接受,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限制了其深入发展。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始终自觉贯彻于日常生活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一个没有自身伦理道德和文化体系的民族,最终会被湮没在世界民族之林[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本土文化,打破西方国家在文化领域推行的霸权主义,争取世界话语权。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更好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壮大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牢记初心使命

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把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培养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力量,充分利用年龄优势开展教育,跟学生党员打成一片,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学习,做出正确的思想导向,规范学生的思想偏差,达到以点带面的德育效果。

(三)改变思维方式,与时俱进

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产生理论分析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步实现教师和大学生教与学互动方式的改革,并在课外充分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以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且一个人的思想转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亦不是一劳永逸之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想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还需要更多人作出更大的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