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外合作项目下经管类专业涉税课程体系的优化

时间:2024-05-04

■ /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经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传统的本科培养相比,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都有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是合作办学较为广泛的专业,实践性、应用性更强,在教学中需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合作办学项目下经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尤其是涉税课程,其教学目的和要求都要区别于一般专业的税收知识的要求,结合本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国际经营与贸易专业、金融专业,以及校企合作项目下的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实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国际视野下的涉税知识。原有的高校经管类专业涉税课程的教学安排,通常是财政与税收学作为先导课程主要讲述理论部分知识,仅仅涉及一些税收原理、税收分类、征税原则、税收征管等知识;再根据专业需要开设后续的课程,比如会计学专业会开始税法、税务筹划、税务会计等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开设国际税收课程,金融学专业会开设税法等课程。涉税课程的共性都是站在中国税制的角度来学习,针对各自的专业需求再细化。而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需要学生掌握国际税收的动态及实务,或者至少是合作办学国家的税制需要有更多的学习,比如中美合作合办项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就应该要求学生更多的了解美国的税制现状,以及中美之间税制的异同。

(2)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更高。传统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也越来越重视,培养计划中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也逐步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加注重学生在通晓国际规则前提下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办学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应用性更强,实践性更具优势。而在实际中,合作办学的教学团队以及培养计划等,都是脱胎于学校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对应专业,其中的实训实习针对的仅仅是中方课程,大量外方课程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训环节,这就大大削弱了

(3)对合作方国家税制的深入学习。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中英、中美、中澳等,合作方院校层次较高,学生出国率较高,对于对方院校剩余本科课程的学习甚至读研,需要深入了解合作方国家税制的内容。比如应该的税制与中国税制在管理体制和税种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再比如美国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与中国的税制差距更大。学生出国以后,需要全面学习相关专业课程,这就必须详细了解合作方国家税制具体内容。再比如学生有兴趣参加ACCA或CFA证书考试的话,会涉及这两个国家的具体所得税及纳税申报等。因此对合作方国家税制的学习是必要的。

(4)对涉税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全面。中外合作办学要求从业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课程教学,更要求专业课老师对合作方的院校及专业深入了解,对于经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需要有更全面的视野,除了实现常规的双语教学外,还要对涉税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调整,不仅仅是讲述中国税制及税收征管的内容,更要给学生介绍英国或者美国的国内税制及税收特点,或者进行比较税制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正在了解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税制的区别及差距,适应将来出国的继续学习以及深造。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经管类专业涉税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有待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及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充分了解一个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及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具备良好的税收基本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涉税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培养方案制定之处,嵌入涉税课程模块的教学及实训,而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这个要求不仅不能降低,应该更加遵循其特点,从国际视野的高度,拓宽涉税知识的课程范围。目前仅仅在教学中安排财政与税收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涵盖了财政学及税收学理论与实务,甚至包括了国际税务知识的学习,这样单一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不可能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课程安排仅仅是理论教学,并没有实践及实训以及认识实习,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很大的不足,课程体系有待重新整合并优化。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合作办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甚至是应用能力是检验一个院校的本科生培养是否合格的最基本指标。涉税课程更对的是企业或者个人将来在实务中,如何做到正确纳税、科学纳税、合理纳税,课堂上讲述的再细致,也比不了让学生进行少量的实操体验,学生的业务能力会有更全面的提升。现实中,往往将实训环节大打折扣,甚至是完全取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涉税课程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训及实习教学。

(3)学生对相应专业课的认同度差。因为税务问题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国家的事情,纳税人只是被动的遵从税法,因此学生只要不是税务专业的,普遍认为税务知识的学习,用处不大,或者说很遥远。甚至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于税法的认知也较为模糊,而在相应的会计处理中,又不详细的讲述税收理论及实务以及征管等内容。

(4)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不够。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较为宽泛,合作办学项目下,要加入外方或企业方的培养内容,使得培养方案中的课时会被进一步压缩,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并不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要求。所以就要不断的修订培养方案,而压缩课时成为一个既定的方向。课时被压缩,甚至有些较为边缘的专业课程也会被删减。而涉税课程的体系较为完整,涉及课程门数也较多,在不占据主导地位的专业中,往往被压缩和删减,造成课程之间的衔接不畅通,专业优势不能有效的发挥。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经管类专业涉税课程不完整的原因

(1)从学校层面来分析,仍然是因为没有精准区分合作办学与传统意义的教学的不同。长期以来,同一个专业,既有合作办学项目,也有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培养,并且还是在一个学院内,这就容易将二者通用,合作办学项目往往是在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上,增加一部分合作方的课程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精准的进行区分,导致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课程之间的衔接不顺利,没有专业教学,或者缺少专业核心课程等。这个因素是根本因素,在实践中,有些院校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从零开始,依据合作办学的实际需求制定培养计划安排相应课程体系,也有很多合作办学的院校,这个边界是较为模糊的,就会导致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不够明晰,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2)从教师层面来分析,并没有准确的区分合作办学和传统意义教学的区别。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是高校的立足之本,那么在合作办学项目下,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是办学效果的根本保障。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了解合作方国家的经济和管理政策及背景,需要学习相应的专业课程,如果中方的教师不能承担全英文教学任务,势必将话语权更多的出让与合作方,在办学成效方面会收到影响。在多数课程中需要进行双语教学,中方教师需要完成较大的工作量。甚至在外放教师的课程中,中方教师还要承担助教的工作,以协助外方教师高质量的教学进行。这些都要求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而在实际中,这个能力的强化还有待提高。教师的危机感以及进修学习的迫切性还没有被充分发挥。教师队伍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完善。

(3)从学生层面来分析,多数并没有认清自己报考专业所处的档次。由于合作办学项目收费较高,所以报考的学生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而这样的家庭往往并不仅仅限于读大学用以就业的诉求,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并不准确,对所报考的专业并不准确。相比较同院校的相同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下的专业,录取分数段要降低很大一个档次,这说明生源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学生并没有这个认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提高已经逐步改善,但是仍然不够。在教育部强调“四个回归”的背景下,本科教育,合作办学下的本科教育,应该强调教学的根本性,强调学生学习的根本性。

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经管类专业涉税课程体系优化的建议

(1)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受合作办学特点的限制,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涉税课程采取一门专业课或者一门基础理论加一门实务课程的模式,会计学开设36学时的财政学和48学时税法课程作为主干课程,或者压缩为54学时财政与税收课程;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35学时的财政与税收,国贸专业再增设36学时的国际税收课程,课程性质经历过必修课、选修课,最后也是被压缩至删减。

主干课程属性不明确是涉税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应该区分专业来设置。在金融学专业,应该设置财政与税收的基础理论课,课时为36学时,开设税法实务课程,课时为36学时。国贸专业应该开设财政与税收基础理论课,课时为48学时,将税收实务部分可以放在其中讲述,开设国际税收,课时为36学时。会计学专业应该开设税收学理论36学时,税法实务及税务会计54学时。主干课程性质为必修课,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涉税课程在经管类专业中的特点及优势。

(2)开设一定量涉税辅修课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的专业更需要了解国际税制的情况,可以开设比较税制课程,通过对国外税制的理论及实务的学习,了解国家税收与国家税收的不同,掌握国际资本流动中税收的中性影响,了解不同国家的税制概况,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考取ACCA或者CFA证书服务,也为将来走项目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税收储备。税务筹划能力的培养是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合作办学项目下,学生需要了解更多的国际税收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进而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税务能力,至少对于企业可能开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及的国际税收有清晰的认知,并且能够熟练的处理企业的国际涉税业务,这就应该开设国际税务筹划专业课。

(3)强化涉税课程实训环节的内容。纳税操作能力是涉税课程培养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增加课内实验、课程实训、校外实践等环节的教学,强化实践实训实习等。原有的校内教学更多的以课程讲授为主,缺少涉税课程的实训内容,也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实训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实训课程也应有所区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金融专业,应该开设一周的纳税申报实训课程,这两个专业也应该在其专业实训课程中嵌入涉税处理,比如国际税务处理,金融业涉税业务处理等,也应该体现在其专业实训中。而会计学专业的实训课应该增加纳税申报和税务会计处理以及税务筹划等模块。广州致仪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易财税实践教学平台是在会计涉税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教学软件,原来我校购入的税务会计、纳税申报、税务筹划三个模块已经不能满足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需要继续升级模块,或者重新购置涉税服务的软件,不断充实实训环节的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