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于阗国王李圣天事迹概述

时间:2024-05-04

■万亚玉/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一、李圣天其名来历及其称号

于阗王李圣天,本名尉迟散跋婆,系唐末五代时,长期在于阗国主政的一位杰出君主。唐朝皇帝曾有给些外邦藩属君王赐姓为“李”,但似乎从未赐李姓给于阗尉迟王氏家族,所以,李姓和“唐之宗属”应都是李圣天的自称。在敦煌莫高窟第98窟也发现了李圣天与其妻的壁画像,上面写有“大朝大宝大圣大名天子”,而从论证了尉迟家族在于阗地区政治统治的真实性。

二、和亲曹氏

唐末五代时期,于阗国虽然与中原没有取得直接的联系,却与沙洲(敦煌)归义军张氏政权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于阗王在与张氏的通信中自称“大于阗汉天子”,称沙洲张氏为舅舅,双方交往十分频繁。于阗虽然已经从吐蕃的统治之中独立,而且也长期脱离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国王自称为唐之宗属,想要积极的与中原王朝联系,所以处在河西的归义军的汉人政权,成为了于阗人民心中的中原王朝的代表。

曹氏归义军时期,曹氏家族与于阗王族结成婚姻关系,曹议金嫁女于阗王李圣天,之后曹延禄又娶了于阗公主李氏。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量于阗人往返于沙州、于阗之间。931年曹议金女下嫁于阗,应当是曹议金利用传统的和亲方式所做的拓西的努力。因此,李圣天娶曹氏为妻,也有助于他通过沙州而得到天朝大国的支持。曹议金利用这次和亲,提高了归义军政权在西北民族中的地位而李圣天则利用这次和亲,建立了与沙州汉人政权的密切关系,并且进而沟通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和亲关系,因此得到双方的巩固和继续。

三、于阗与汉文化的交流

(一)派遣使者

汉文史料记载,天福三年(938年)九月,李圣天所遣使臣马继荣、张再通、吴顺规等抵达后晋朝廷,贡献红盐、郁金、牦牛尾、玉毡等物。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进奉使、检校太尉,使副黄门将军、国子少监和监使殿头承旨、通事舍人。《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三《于阗国传》记载,天福三年(938年),“晋遣供奉官张匡邺假鸿胪卿,彰武军节度判官高居诲为判官,册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大约一年后,曹议金功德窟莫高窟第98窟内明显的位置上,绘制了大幅的李圣天及曹氏皇后的供养像,前者题名作“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第三年,即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李圣天又遣使到汴京朝贡。史载961年、965年、966年皆有于阗使“来贡方物”、“愿结欢好”。自938年以后,李圣天遣使中原的活动未曾停止过。

(二)贸易及文化交流

于阗自古盛产美玉,玉一直是于阗对外经济往来中贸易的主要输出品,持续不断的送往沙州的玉,这其中不少玉石或者成品经沙州转运到甘州、灵州乃至中原地区。刚好,从上述地区换回的丝绸、佛典、工匠,补充了于阗所缺。于阗王以美玉换取沙州工匠杨君子的到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新五代史》中保留了高居诲当年的记载:“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东向,曰金册殿,有楼曰七凤楼。以蒲桃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其食,粳沃以蜜,粟沃以酪,其衣布帛。有田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李圣天的居处,常有紫衣武僧物五十人列侍。其年号也依中原,时为同庆二十九年。都城的建筑民风,更是一派东胜风范、中州景象。

四、结语

李圣天,虽然在宋史中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在西域建立了大功业。李圣天及其整个尉迟氏王朝始终对中原王朝的忠诚。他在于阗国穿汉衣,行政建制和职官制度,也处处模仿唐朝,始终不渝地坚持对中原王朝的臣属关系。在他的努力下,西域土地上出现了万里尽汉歌的情景,汉族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西域广为传播。于阗国王李圣天及其王族的事迹,是民族团结的故事,更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认同的故事。

注释:

①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第32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