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设地方型特色应用本科院校思考

时间:2024-05-04

■/

地方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中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然而地方型本科院校虽作为高等教学体系的中间部分,其不如研究型大学和专科类院校的学校定位那么清晰,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所以,地方型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学校转型迫在眉睫。

一、地方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在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基础上,2015年11月18日,《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办学思路上强调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1]。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创业及实践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经济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地方本科院校相对来说办学条件差、学术研究深度不够、学科的竞争性不强、社会的认可度不高、服务社会能力较差,同时在科研力方面缺乏应用型学术类研究,在科技创新上也存在着短板。由于地方企业对地方本科院校缺乏清晰的认识与定位,因此地方企业在选择科研创新合作时侧重于同重点大学的合作[2]。即使有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有一些校企合作,但是由于合作深度不够,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正常的轨道中,所以很难培养出一批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合作,因为技术发展迅速,前沿知识更新速度快,企业因用人需求和市场预期不确定,也导致与学校合作积极性不高。

(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为课程教学与教学模式的执行者,在地方型院校进行转型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很多地方院校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学校应用转型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一直以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学术研究为自身价值追求,缺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因而缺乏应用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青年教师进入大学校园后,便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难以深入企业接受实践培训,获取前沿的技术及实际工作经验。地方院校人才匮乏,具有职业资格和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三)陈旧观念制约发展

地方型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并非只是名称与教育体系的转变,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学校应用转型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观念的桎梏”,比如受传统“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地方型本科院校难以摆脱综合性大学的困扰[3],并且一些政府人员与高校领导认为应用型就是在强调技术,技术型人才是低人一等,也是在降低学校的档次,突出应用型就是在自我限制,就是自甘堕落。

(四)定位不准

地方型本科院校虽然作为高等教育的中间力量,其不如研究型大学和专科类院校的学校定位那么清晰。地方型本科院校大多数是由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本而来,很多学校希望摆脱专科的情节,积极向老牌本科院校靠拢,认为本科教育就是学术型教育,希望通过追逐研究型大学,改变低人一等的现状。在发展定位上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向研究型大学追赶。在追赶中只是盯着传统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结合本地特色,考虑地区特点,办学条件以及当地企业市场需求,来发展特色学科。目标和定位的不准,就很难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当地优势特色。

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对策

以高瞻远瞩的思维和眼光,对学校现有的专业,进行逐步的调整,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首先要改变原来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及指导思想,把过去主要侧重于答疑解惑、传授传统教学知识,转变为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改变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地域特点及学科专业特点来进行调整,将实践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讲授课程,引入前沿思想和知识模式,引导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深造,提供顶岗挂职机会,为教师搭建项目平台,推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探索形式多样的 “双师型”教师教学新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单位能够真正的促进教育教学模式,达到真正合作。校企双方合作可以在课程设计,应用研究进行广泛合作,可以加强技术技能,建立相关专业行业问题分析,打造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师资队伍,来提升地方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企业的能力,增加解决方案等来强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