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各种势力对高校人才的影响不断加深,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愈加激烈,更加需要让高校党建工作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领导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四个服务”,这要求高校基层党建紧密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梦更加深入人心,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的团结统一。在网络化数字化成为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网络舆论阵地的把控也成为搞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在选择和重要环节,由于市场经济对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网络环境仍然充斥着低俗化、幼稚甚至“颠覆三观”的产品和观点,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考验着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建工作的水平。
一是高校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未充分结合,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监督力度不足。仍然存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传授学科知识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盲区,未牢牢把握课堂这一主渠道。部分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存在“双肩挑”现象,却对自身定位不准,忽视党建和思政工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深入检察力度不足,管理规范性不强,未将责任明确到人,对于违规违纪的党员及其党组织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加强。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僵化、实践载体不够丰富,网络媒体创新不足。支部活动多以说教为主的主题演讲、征文、学习分享会、观影、参观或志愿活动,创新性不足,党组织活动多为校内活动,空间和时间受限,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待加强。虽然网络的使用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但宣传力度和感染力度未能全面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参与,许多网络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发展不平衡、质量参差不齐。
大学生处在理想信念成型的关键阶段,正是最需要精神上的钙的时候。高校党委要坚持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以学生职业规划为目标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以毕业生步入社会为抓手开展毕业教育,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开展党建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民族命运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知史爱国、知世兴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
要把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提升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和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的高度去认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坚持“三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即学习思路、思想认识到位;学习制度、平台措施到位;创新形式、效果反馈到位,依托基层党支部、团支部开展学习教育工作,加强教育效果跟踪和监察。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坚持学习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建设目标化、活动特色化,发挥党支部在基层建设的堡垒作用和引领作用,根据不同年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建设活动。
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大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基层党委要严格规范党员发展机制,构建党员发展的跟踪机制,严格规范党员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严、从实、从细、从准”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党建调研工作和党员考评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员培养和考核工作。同时,以优秀学生党员和党支部为主体,加强线上线下宣传专题,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以优秀学生党员示范引领学生成长。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正能量,将志愿服务的口号转化为长期的坚持和付出,鼓励学生党员将最普通的小事看作是一名党员的责任,一种服务他人、奉献爱心的体现。坚持正确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结合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持续推进高校党建研究工作。在加强建设和开展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以新内容、新途径、新形式等为专题开展研究,发挥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教育的自主性,着眼于实际,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从经验中思考创新,将创新应用于党建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