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
制度化管理的实质是通过一个科学确定的、权威的、理性的制度规范来达到管理的良好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方面,就是要制定相关的条款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道德性,建立管理机构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管理,让其具有守法意识,产生合法的行动。在高职院校的制度化管理中,必须要制定精准完善的规范守则,然后各个教学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遵照实施,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管理机构等都是制度化形成的重要的基础。这些制度最重要的是保证课堂知识的有效传授和学生的实践操作的秩序井然。
人性化,简单地说,就是要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因此要做到人性化是很难的。在教学中本来就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事务中,为了体现人性化的管理。就必须建立适合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人性化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他们提供宽松愉悦的环境,供他们学习交流之用。还要在教学设备的投入上加大力度,引进高端的教育辅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高昂的热情参与到未来的职业学习中。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具有一致的目标。他们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统一的。都是为高职院校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在现代高职院校的发展中,由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人性化的考虑就必须做到更加的细致的地步,但是这样的人性化必须要依托于制度化,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制定统一管理体制期间,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就必须要得到学生的认可。比如可以在校内开展制度制定的征集活动,可以采取有奖征集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的现实意义就是可以加大人性化管理的力度,而且也保证了制度化的实施。在制度征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很好的审视,以学校的制度来严格地要求自己,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互相监督的作用,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还能够以人性化的思考来对制度进行合理的调整,让制度的制定与学生的实际更加吻合,提升制度的合理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方面,要以人为核心,来进行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的平台。作为辅导员,也必须树立人本的理念,要树立对学生的爱心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关怀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的自强、自立等精神进行鼓舞,鼓励他们愿意尝试各类创新领域。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以灵活、多样、科学的方式,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状况进行把握,从而制度出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比如:辅导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勤工助学基金,让学生们自愿地为班上的表现优异的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再如:建立班级的应急救援基金,在学生的家庭中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为他们伸出援手。这些人性化的措施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的根本利益着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再就是采取“弹性”奖惩机制。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不能过于单调。在教育中要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不要过于强调问题,但凡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作为德育管理者就不要吝惜赞美之情,在此时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是最好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错误,去批评他们。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必须得到相应的转换。作为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必须有一腔热情,愿意在课后去了解学生,与其进行坦诚的直率的沟通,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形成共鸣,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比如,可以多开展班级活动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在班级活动中举办适合学生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去结合时下的热点话题或者学生关注的话题,比如就业问题。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学生,拉近教师与高职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教师成为教学的服务者,这也是教师角色转换的另外一个方面。
人在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双重管理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遵循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学校为学生创设标准人文环境,学生因此中到精神感染,在人性化的管理中学生愿意主动改正缺点,从而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制度化、人性化落实到实处,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带足够的动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