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 /
体育教学是学前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儿童身体形态、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发展都需要离不开科学有效的体育活动[1]。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对体育要素的控制,其中根据要素的可调控难易程度,制定不同的调控方法,完善体育教学的建设[2]。其中包括场地、活动量、组织形式、安全防范等要素的调控,方便教师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来开展适合儿童的体育活动,使幼儿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和培养其健康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习惯对于学前儿童而言是受益终身的,他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学习阶段,培养协作精神和情绪感知能力在学前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育一直都是被家长和教师重点关注的,学前教育中,体育教育被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从学前体育课堂教育的易调控、可调控和难调控要素进行分析,探究体育要素调控应遵循的原则,分析调控体育课堂教育要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益处何在。
学前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指的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游戏的内容,所需要的场地和器材等[3]。在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时,应针对幼儿的接受能力、运动水平来选择适合幼儿生理体征的器材和场地,制定适合幼儿的活动方案,注意避免超出幼儿接受水平,出现受伤等意外状况。
巧妙使用循序渐进的体验式教学和针对性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前体育教育的质量[4]。学前儿童对事物的接受是需要一个缓冲过程的,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活动的难易程度将活动内容进行排序,引导和带领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活动。同时,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同一体育活动对于不同的幼儿而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甚至会出现负效果,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活动的强度,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对于小班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收悉体育教学的内容,再让他们逐渐参与到其中来。而对于大班和学前班这类接受程度较高的儿童,教师可以在示范玩法之后就让幼儿参与进去。更好地激发学前儿童对体育活动和游戏的积极性。
在学前体育教学课堂中,往往要进行多个体育内容的教学。因学前儿童在前一活动结束时会对这一教学经历进行回忆和心灵感受,这是若快速切换到下一个教学内容中去,幼儿的接受程度不高,会影响下一个教学内容的开展[5]。为了提高幼儿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感受力,当进行多个环节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令各活动环节衔接自然,留出一个过渡、休息时间。
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时间和次数等要素是教师容易调控的,可以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6]。在选择场地和器材时,要根据学前儿童这一年龄段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场地,最好选择有防护措施的器材,从根本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虽然学前儿童的精力旺盛,但是也要注意时间和活动次数的调控,时间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对次数即活动量的调控也要注意适度原则,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幼儿兴奋过度,但活动量太小也不利于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优化幼儿的身体素质。同时在不同活动环节过渡的过程中,要按照活动强度大小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有利于幼儿在最兴奋的高潮期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满足,也有利于体育活动结束后,幼儿能够较快地恢复到平静状态。
体育教学中还有一些要素虽不如场地、时间等容易控制,但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譬如学生主主动性、组织形式和安全防范要素等。学前儿童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能只考虑教师这一单一因素,因对幼儿多多进行语言和行动上的鼓励,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其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幼儿的分组、器材的分配抑或师生合作等都属于组织形式,针对不同的幼儿和其适合的活动来进行组织分配是必须的。安全防范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要素,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室内活动还是户外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掉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规避措施,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安全防范的考虑,最大限度确保体育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
意外情况和达成目标等要素在调控过程中属于不可预测因素,比较难调控。在学前课堂的体育教育中,可能会遇到来自幼儿自身或外部的意外情况发生。当意外情况发生时,教师应“临危不乱”,迅速、灵活地做出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已经发生的意外状况进行补救,否则,轻则影响体育教学的教学进程和秩序,重则可能出现幼儿人身安全受到影响的状况。
学前儿童正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阶段,并且学习能力强、接受程度高,这个时候多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的发育。这个时候通过对体育教学中的要素进行调控,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运动形式和体育技能,让他们在不断地模仿和练习中锻炼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可以锻炼学前儿童反应的灵活性,给予其大脑和神经适当的刺激,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对神经系统适当的刺激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习惯在心理学中的定义是:人们从某些情景中主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并且习惯一旦形成,这一习惯动作就会趋于稳定,并逐渐演变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针对幼儿这一群体进行的学前体育教育中,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能对幼儿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的。通过调控体育教学中的要素,制定适合幼儿的体育教学计划,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还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同时,教师随着变化的环境而制定发展性的体育教学计划,益于幼儿保证兴趣的稳定,终身受益。
在幼儿园里进行学前教育活动中,幼儿并不是以单一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而是以团队合作、团队协助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活动。调控体育要素,调整组织合作形式,不仅可以防止幼儿走进心理障碍的误区,改善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畏惧、退缩行为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活动、团队合作的良好体验,激发幼儿积极、愉悦的情感和情绪。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课堂教育时,教师要注意通过调控可控要素要制定适合学前儿童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教学计划,遵循内容适宜原则、方法得当原则和环节过渡自然原则,对场地、活动量、组织形式、安全防范、意外情况等要素进行调控。通过适当的调控手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前儿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增强儿童的团结协作精神,还有利于促进其智力的发展。良好的体育习惯对学前儿童而言是有益的,甚至他们能终身受益。因此,对学前体育课堂的要素进行调控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体育教学,才能发挥体育教学在学前教学中的最大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