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空间生态化发展探究——以汾河流域为例

时间:2024-05-04

■李 梁/太原师范学院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乡村生态空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原生态景观而日益成为遗产保护和建设开发管理关注的热点。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遗存数量多,景观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吸引功能。但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发展层次不齐,已经建设的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一方面,普遍存在“村落景区化、遗产商业化、原住民利益边缘化”等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发展目标相悖的问题,需要治理;另一方面,由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地开发管理主体和经营方式不同,还存在着众多个性化的问题和矛盾需加以控制。同时,作为山西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城镇化发展最集约的地带,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凸显,目前,汾河流域内约3/4的乡村生态空间中遗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本项目以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山西乡村分类依据与原则

(一)总结现有乡村发展模式,尊重乡村发展基础

目前对于乡村分析的研究很多,如从自然环境制约、城市主导、历史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四个方面进行评定,直接将农村建设划分为发展型、保护型等种类。按照乡村地域系统功能的多元化,总结农产品基地型乡村、城郊型乡村、生态保育型乡村等诸多新的农村建设模式。在对山西乡村进行分类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一部分村庄的分类之中找到分类的角度以及共性热证。基于村庄的区位以及主导产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城郊型村庄以及乡村型村庄两个类别。并且按照现有的资源以及主导产业,进行详细的划分,将其分为工业型、旅游型、种植型以及保护型,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规划要求[1]。

(二)基于山西乡村地域环境特征,尊重乡村生态环境

因为山西乡村的环境优良,并且特征分明,对于乡村进行综合的规划与重点整治就应该进行分区域分类别的整治,其分区主要是由生态地域环境特征的差异所决定。考虑到山西本身的平原与水面的占地面积,对于山西乡村的分类研究就可以考虑到水网湿地、平原等区域。

(三)基于山西乡村空间特征,遵循乡村空间肌理

考虑到地域环境特征差异以及产业模式的不同,山西乡村现状空间已经分化出一定的空间特征。另外,由于城镇化推动方向不一致以及区位因素,这样就会影响乡村空间的发展。总体来说,在各种活动的作用下,山西乡村空间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肌理,并且在其分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各种乡村布局形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四)衔接上位城乡规划,满足城乡协调发展

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针对城乡空间或者是乡村地域分类发展的内容。就如城市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乡村生态空间,就会有对应的生态控制内容的制定。其余的文件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都可以对乡村生态空间以及发展带来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也是进行乡村分类的一大指导文件[2]。

二、汾河流域乡村空间生态化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山西汾河流域进行乡村空间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其意义与作用在于:

(一)意义

汾河流域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汾河流域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镇)占全山西省的38%;同时也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文化传承与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是该流域和谐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项目通过对流域内美丽乡村生态空间景观分异研究,对流域内不同类型美丽乡村生态空间的建设发展给予分类指导,对于促进汾河流域工业化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四对山西乃至全国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3]。

(二)作用

第一,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汾河流域历史文化生态空间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提升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知名度。第二,有助于提升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价值和经济水平。汾河流域上中下游各段乡村生态空间形成背景不同,景观特征各异,且分属于忻州、吕梁、太原、晋中、临汾、运城等6个地市,发展条件和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一。探讨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发展的条件、模式、路径,有助于整合流域乡村生态空间资源优势,形成具有流域特色的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系列产品,规避各地市“各自为阵、伞兵作战”的弊端,打造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生态空间景观地,提高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及其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汾河流域的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

三、汾河流域乡村空间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美丽乡村生态空间能较完整地反映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且至今仍为人类服务的“生活着”的村落,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设吸引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及其生态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尤为值得关注。山西是我国乡村生态空间遗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发展较早的省份之一,目前皇城村、乔家堡、碛口、娘子关、后沟等均已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聚落型生态空间建设地,但伴随着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发展,生态空间保护、建设开发、社区发展与原住民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因而,开展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发展实证分析与战略研究,是山西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尤其是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与社区良性演进的现实需要,而且对于全国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聚落型生态空间建设开发具有典型意义[4]。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流域乡村生态空间分布密集;同时,汾河流域是现代山西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因而,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矛盾突出,问题尖锐。目前,尽管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培育形成了乔家堡、北王村、张壁村、静升镇、东阳镇、阎景村、后沟村、丁村等一批建设性生态空间,但流域还有3/4左右的乡村生态空间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利用,甚至面临自然消失。另一方面,虽然建设被认为是实现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最佳产业选择,但过度的建设开发也会给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况且,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作为一种聚落型生态空间、生活着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大众观光建设模式,不能适应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多样的赋存环境和多元文化景观,这也决定了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在开发管理模式上、经营手段上、建设发展方式上等方面亟待开展研究,以适于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的需要。可见,汾河流域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研究既是汾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空间保护的现实需要,该研究将推进国内美丽乡村生态空间建设开辟新的方向或视角。该研究对全省乃至全国美丽乡村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四、汾河流域乡村空间分异类型及发展对策

(一)重构组织,实现空间转型

第一,转型动力:基于城市扩张的空间覆盖,驱动乡村空间逐渐朝着城镇社区空间转型。另外,乡村也可以自己寻找发展的机遇,顺应乡村发展城镇化,表现出组织乡村居住适当的集中,并且实现产业集中布局与产业的转型发展[5]。

第二,重构内容:首先,乡村组织核心的重构与培育。依托于农村地域的整体化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并且村委会还应该积极的转变政府职能,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并且还需要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功能凸显出来,实现共建美好家园的村民参与。其次,内外空间结合,重构乡村居民点。从外适当的加大集聚的规模,对村庄人均居住用地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控制,努力创建方便乡村产业转型、居住生活转型的空间使用格局。基于完善设施配套、凸显本土特色、凸显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考虑到村民传统的习俗,空间形态应该贴近于传统空间格局的使用,并且创造出全新的农村建筑风貌。再次,城乡产业协调,实现乡村产业空间的重构。鼓励乡村产业朝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将原本粗放、分散的生产模式改变,集中布局与发展,这样也可以满足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最后,城乡景观融合,实现乡村景观空间的重构。在经过重构之后,乡村的内部景观空间就无法再具备传统乡村景观的意向,被活动广场、公共活动中心所取代。随着基本农田的保护以及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外部的景观空间还需要在农业生产重视的同时,强化农田的景观塑造。这样才可以将农业用地作为田园风光保护带的同时,也能够形成城乡的生态隔离带。

(二)空间滞留,做好改造与调整

第一,滞留原因。因为受到城市空间蔓延之中的外力与内力的影响,就会让乡村空间出现滞留的现象。首先,在扩张城镇建设用地的时候,周边的乡村会朝着城镇区域蔓延,这样就会导致其出现一定的混合。其次,城市的发展征地一般会考虑到少拆迁一级生地,并且政府或者是投资主体针对拆迁成本过高的周边村庄,一般也会考虑到暂时搁浅或者是回避的态度。乡村空间滞留之后出现的空间现象,主要是城市内部或者是边缘保持乡村居民点以及零散的自然空间,并且村民的生活与就业方式都和传统的乡村有着明显的区别。并且村庄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乡村生活方式的要求,并且其空间景观和城镇风貌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第二,改造调整的内容方法:宏观发展层面上,应该满足人口资源的整合、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变,能够不断的完善外来人口的居住保障以及失地村民的社会保障。重点改造内容包含了生活活动场所、滞留区的居住群落空间形态以及居住的建筑质量,能够有意识的创造性开发下,区别于城市的居住空间。如,村庄建筑形态与布局不能照搬城市的构造,并且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需要考虑到其传统,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生活。另外,通过微观景观的改造,实现直流区环境的改善并且立足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完善,合理的利用景观环境优势以及自然资源优势,合理的选择改造方法与策略,基于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做好保留[6]。

(三)空间渗透,完善景观营造

第一,渗透范围:近郊的农业可以利用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农业转变成为复合、生态、循环作为基本导向的现代化农业,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引导,这样就可以如生态楔一样进入城市空间,从而让城乡的边缘呈现出“都市-乡村”彼此融合与渗透的空间形态。通过城市的外围快速干道、绕城高速等,就可以实现乡村农业景观的延伸,生态风景区也可以利用区域性绿地的营造,从而让生态风景区成为重要的景观节点以及主要的休憩地。另外,基于交通作为导向,也可以满足乡村空间朝着城市渗透,让乡村的景观能够逐渐朝着城市发展。

第二,景观营造内容:首先,满足农田景观的营造。在景观意象之中,农耕景观具有明显的乡村风土,随着地表其余的景观,在季节的更替之下,就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季相变化,融合美食言语、民俗民艺等人文风情,进而成为有别于城市的最佳内容。其次,满足荒地、废弃地的改造。在工业废弃地之中遗留了大量的痕迹、废弃构筑物和废弃物,严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这样也容易出现土地质量降低、自然资源枯竭、生物链上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受到严重的干扰。在经过功能更替的荒地,因为常年没有耕作,再加上垃圾的堆积,这样就会丧失土地的肥沃度,导致植被稀少,土地价值进一步降低。最后,满足乡村聚落整体景观的营造。在乡村景观中,聚落景观是其核心内容,在经过自然环境千年的积淀,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之下,就会形成特有的建筑风貌以及聚落形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就会逐渐的失去乡村聚落特征。

五、汾河流域乡村空间的生态透视:乡村空间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空间与景观空间的生态关联

最明显的表现在于传统农业产业空间生态化的转型,出现这一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农业产业现代化以及经济增长。另外,城市居民对于生活需求以及品质的不断提高,就如回归乡村、大自然等,都表现出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对于生态健康食品的需求量以及追求都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经济发展上,为了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传统的第一产业逐渐朝着负荷循环的绿色产业、生态农业、阳光产业以及休闲产业等转变。

目前,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模式主要包含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以及循环农业等,而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也完全贯穿到现代化的农业模式之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出“时空结构型”,其是基于生物学原理、生态学原理以及生物和其群落特征关系基础上的一种农业生态系统,由此就会形成各个生物种群在空间上多层次、在时间上多序列以及功能上多符合的多维结构,这样就可以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要求。对于发展相对成熟的种养殖模式,其包含了水域内立体养殖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等。大部分养殖模式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对传统的农业景观环境加以改善,这就是最直接的生产空间生态化发展的呈现[7]。

(二)基于乡村规划的乡土景观回归

随着农村集中社区、都市楼宇等居住形式的不断复制,城乡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生态性以及能够产生心灵上共鸣的乡土特色就产生了强烈的要求。乡土景观的回归在于再现田园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的回归。乡村景观生态化发展就需要从保护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乡村资源集约利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构建生态安全景观等方面加以营造。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乡景观协调

景观生态学理论中,自然界本身属于一个均衡的系统,在土壤条件以及气候环境的交替之下,各种物种都呈现出规律性的生长,并且自然的本质主要是在于对和谐与平衡一致性的追求。山西凭借其优秀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丰富,不断扩充自然生态板块,做好相互的整合,这样就是生态网络得以逐渐的基本组织过程。

2、基于生态景观规划,实现乡村景观田园化

所谓乡村景观田园化,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体现,也是自然景观与生产空间之间的和谐统一,对于营造休闲的乡村生活场所、保持香薰乡野的景观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景观系统的平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系统平衡的合理维护,就需要考虑到乡村的山水格局、沟渠、护坡池塘等大经管环境的基础上,满足自然景观生态化的发展目标;此外,对于乡村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护,其重点在于依托新型的资源与绿色资源,这样就可以满足有限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保护以及循环的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生态化以及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关注城市,而且还要放眼于乡村。山西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之中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就给山西汾河流域乡村发展带来的改革机遇。乡村生态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就直接关系到生态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所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乡村生态保护、村民生活实际需求以及乡村生产的需求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1]孟令冉,吴军,董霁红.山丘生态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及格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7(10):278~286.

[2]宫灵娟.乡村空间景观布局中的生态保护和利用[J].现代园艺,2016(22):142~143.

[3]席建超,王首琨,张瑞英.旅游乡村聚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J].自然资源学报 ,2016(03):425~435.

[4]丁金华.生态文明视阈下苏南乡村空间重组调控策略探析[J].生态经济 ,2015(02):177~180.

[5]姚亦锋.以生态景观构建乡村审 美 空 间[J].生 态 学 报 ,2014(23):7127~7136.

[6]徐静.生态维育视角下苏南水网地区乡村空间重组的调控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4.

[7]洪惠坤.“三生”功能协调下的重庆市乡村空间优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