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孟子性善论与知言养气之关系浅析

时间:2024-05-04

■/

一、性善论的提出及其含义

性善论是孟子在与告子辩论人性善与不善时提出的。据《孟子》记载,孟子与告子经历了“杞柳桮棬之辨”、“以水喻性之辨”、“生之谓性辨”、“仁义内外之辨”。告子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以下文中所引《孟子》文本皆出自焦循《孟子正义》,将不再一一标注),人性生来是不分善与不善的。而孟子则认为人性生来即善,人性生而有善,就好像水生来就有向下流的趋势。孟子提出性善论不仅是为了与告子争辩人性善与不善,更是要为自己的思想体系打基础。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子所有的思想都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

首先,性善是人天生就具有的。孟子在与告子辩论中提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之善就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所以人天生性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孟子认为人天生的资质,就可以为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道性善,就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属性、资质或者说生来就具有向善的趋向。

其次,性善是人的一种社会属性。孟子的性善论和告子的“人无善无不善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论,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界说上。从人类存在至今,人类就有双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与“非人”的区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相同之处甚多,而相异之处仅有一个:有无仁义道德。有之,则是人;无之,则是禽兽。由此观之,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属性的。而告子则将人的本质属性界说为“生之谓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告子以人的自然属性来界说人的本质属性,忘记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则以人的社会属性来论述人性,抛弃了人的自然属性。可见孟子与告子对人性的界说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界说。孟子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以人的社会属性界说人的本质属性,这说明孟子将人看作是社会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个限定之下,孟子的性善论才是成立的,才能说人生来就有性善的资质。

第三,性善以心之所同然为基础,以不忍人之心为发端,向内表现为四心,在外表现为仁义礼智。在《中国人性论史》中,徐复观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善,实际便是心善。告子认为天生的资质叫做性,就好像所有的白色都叫做白一样“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而孟子则认为虽然天生的资质都叫做性,但是人性与动物之性却是完全不同的“牛之性犹人之性与?”。人生来具有的属性有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动物之性,是生理上的,人性则既有生理上的,又有心理上的。孟子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认为人性与动物之性之所以不同,在于人有心,而动物没有,所以善是指心理上的善。由此可知,性善论的基础是心,心善所以才性善。

在《孟子》中“心”的含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1)良心本心,性善论的立论基础;(2)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识活动,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3)理性思维器官,如“心之官则思”;(4)意志、心志、志向、动机和行为倾向,如“不动心”,“苦其心志”,“动心忍性”;(5)人的精神境界和状态,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境界等,如“心之所同然者何也”。综合起来看,孟子所讲的“心”是包括情感、思想、意志各方面在内的整个人的心理意识、思维活动和意志品质的总和。

对于性善论的“心”来说,是指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是以“心之所同然”为基础的,因为人能够“心所同然”,才会在孺子将入井之时生出不忍孺子受害之心,“心所同然”才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具体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所以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开端与萌芽,仁义礼智则是性善的外在表现。

第四,性善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后天的扩充、存养,才能完备。人虽然生来性善,但是孟子依然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孟子在这段话中将人性之善比喻为牛山之木的美,必须每日每夜去滋养它,让它生长,而不能“放其良心”,滋养人性的善才能使善性长存;而那些失去了善性的人,其实就是“放其良心”之人,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之下,不注意存养其善性,又将其天生的善性丢弃了,才会如牛山之木,经过斧斤砍伐,失去原本的美丽。

二、“知言养气”的提出及其含义

在《孟子》中,第一次提出“知言养气”这个概念是在《孟子·公孙丑上》。这是孟子在与公孙丑讨论动心与不动心时,孟子提出的概念。公孙丑询问孟子:“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自己非常善于辨别别人的言语,而且自己能够存养浩然之气。

在公孙丑接下来的中也非常的有意思,他先询问孟子何为浩然之气,然后又问何为知言?这个先后顺序辨明了在公孙丑的心中,浩然之气对于自己来说似乎更难理解,也有可能是更重要。孟子首先回答了什么是浩然之气:“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亡,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说不明白的,但是浩然之气的特点是清晰的,第一,浩然之气很伟大很刚强;第二,浩然之气需要积累,并且用正义培养,它与义和道是配合的;第三,浩然之气可以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第四,如果做了有愧于心的事情,浩然之气就会疲软。孟子还引用了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清楚地道出了浩然之气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而需要从内心去培养它。

接下来孟子解释什么是“知言”:“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认为真正的知言应该做到一下四点:不全面的言辞知道它的片面性;过分的言辞知道它的失足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知道它与正道的分歧所在;躲闪的言辞知道它理屈之所在。孟子认为言辞从思想中产生,为了强调知言的重要性,接下来讨论了言辞对政治的危害,他认为如果不好的言辞体现在政治上,一定会危及国家的各种具体工作。孟子自信地认为即使是圣人再出现也会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三、性善论与“知言养气”之关系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提出“知言养气”并不是直接讨论文学的,也就是知言养气并最开始并不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只是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受到历代文论家的重视,经过后人的发展演绎才成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的。

首先,“知言养气”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学批评联系到了一起。“知言”在《孟子》原文中是指具有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则是指一种内心的道德修养方法。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对于言辞好坏优劣的判断非常依赖道德思想方面的修养,而这种修养的提高也有助于“知言”能力的加强。孟子虽然没有明说“知言”与“养气”之间的关系,但显然他是将“养气”作为“知言”的基础和前提来看待的。要做到“知言”就需要做好“养气”,善养浩然之气,就能够更好的辨别言辞。孟子“知言养气”的功劳就在于将“养气”与“知言”联系了起来,其实深入来看,就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鉴别言辞联系了起来也就是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了一起。

其次,“养气”需要性善。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存养需要配义与道。“义”就是羞恶之心,也就是性善的内在力量。“道”,则是指先王之道,体现为仁爱和仁政,是性善的外在表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所以说,“浩然之气”的存养,从深层来说,其实是需要性善为基础的。“无是,馁也。”如果没有性善作基础,“浩然之气”很快就会消失。而且“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集”代表着“浩然之气”需要后天的产生和聚集,它的呈现必须凭借“集义”,也就是需要有准备的、长时间而且连续不断的生长。“义”则是指性善的内在力量,并且呈现在外是一种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人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如果人的行为规范有愧于心,则“浩然之气”就会衰败。所以说“浩然之气”的存养必须有性善作基础。

第三,性善论是“知言养气”的基础。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浩然之气”的存养需要性善作基础。而且“养气”是“知言”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知言”就要做好“养气”,养浩然之气,就需要性善。所以说性善是“知言养气”的基础。

孟子道性善,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属性、资质或者说生来就具有向善的趋向。性善其实是一种本能,但是这种本能或者说这种生来就具有的资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性善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后天的扩充、存养,才能完备。人虽然生来性善,但是后天环境对人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这与“浩然之气”需要存养不谋而合,“浩然之气”作为人的一种思想道德修养而存在,是至大至刚的,以直养而无害,也是非常需要后天存养的。性善给了“浩然之气”存养以最坚实的内在基础,使得“养气”有据可依,也使得“浩然之气”满足至大至刚的要求。从性善出发,存养善性,人就会做有义有道之事,而无愧于心,这也满足“浩然之气”存养的要求。

总的来说,性善是浩然之气存养的最基本的基础,而且“养气”是“知言”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知言”就要做好“养气”,养浩然之气,就需要性善。所以说性善是“知言养气”的基础。

[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41.

[3]张鹏伟,郭齐勇.孟子性善论新探[J].齐鲁学刊,2006(4):2.

[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70.

[5]蔡育曙.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略谈孟子的文学鉴赏三原则[J].名作欣赏,1984(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