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讨中亚留学生来华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5-04

常州大学

一、中亚留学生来华的跨文化适应问题

在自然环境方面,从中亚来华的留学生大多集中在新疆地区,少数居于中部和沿海地区,中亚国家地广人稀且空气污染程度较低,因此在初期会不习惯我国的气候和空气质量,但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好转。

在社会生活环境方面,留学生们大都能接受中国的美食,但对其质量有所疑惑;中国的服饰除去个别民族色彩浓厚的款式和用色之外,都能够被留学生们接受;另外,大学的住宿条件和社会上方便的购物环境都受到留学生们的喜爱,唯一区别可能在于宗教信仰的维持和对物价的抵触。

在语言方面,留学生们具备常用的汉语词汇和能够被理解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想要实现与中国人深入聊天还有待提高。这也间接影响了留学生们在社会交际方面的适应能力,语言的障碍在短期内难以突破,同时又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导致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彼此之间有所误解。

在学业方面,汉语的学习具有普遍的难度,且留学生们对于教师教学的方式有不同的喜恶,对于作业的难度和量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而对考试的压力却没有过多的紧迫感。另外对住宿方面的严格管理和作息调控有不同的反应,男生较为不适、女生易于适应。

在来华目的方面,具备明确目标的来华留学生更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和生活,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而准备不足的留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抵触和不适应,尤其对当地城市抱有极高期望的学生,感受到明显的心里落差和情绪低落。

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方面,跨文化交际时常遭遇误解和冲突,比如:一方“强迫”另一方遵循对方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等。中亚来华留学生也不常参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活动,主要原因在于:难以获取活动信息,活动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和静态,留学生自身不主动与人接触,个别国人缺乏社会公德导致留学生难以适应等。

二、解决中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对策

(一)拓展咨询渠道并加大信息沟通

为了帮助中亚来华留学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可以在正式开学前进行专门的入学指导,向其阐明校园内外的具体环境和校园所在城市的简介,对校园设施和资源以及留学生课程安排进行提前告知。同时,以留学生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对留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在此基础之上设置咨询窗口,从心理、就业等多方面予以指导,并向其提供校园活动、勤工俭学、志愿者等各类参与信息。除此之外还应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对中亚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的实践过程中做出的反馈进行收集并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双方平等交流和互相适应。

(二)对新来留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培训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阶段性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性地予以解决:第一个阶段称为蜜月期,在此期间要利用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强烈兴趣,通过讲解国情、传播文化等方式使其从整体上客观地认识并接受中国;第二个阶段是分裂阶段,文化上的差异导致部分留学生难以适应,此时应由高校采取灵活的教学和互动方式以帮助其走出困惑和消沉,并且在教学管理中渗透中国文化以逐渐增强留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增加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

高校可以搭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增加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彼此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特色与思维模式。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可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作为突破口,邀请留学生积极参与以扩大交际圈,拉近中外学生心灵上的距离。

(四)巧妙利用往届留学生资源

中亚来华留学生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小团体,大多由本国或其他中亚国家留学生组成,这种组织在组内之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但在组外却表现出孤僻和另类。比如留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通过小团体解决而不是求助于老师或中国同学。因此,高校应重视并挖掘这一资源,鼓励高年级有经验的留学生带领新留学生,帮助后者加快适应的步伐。

(五)对相关人员进行跨文化交际培训

这里的相关人员是指中国的教师群体、从事留学生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等,开展跨文化交集培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教学、课业、日常等多方面有所侧重,便于留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化;同时也能对服务和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并且加强其文化差异上的培养,使其在与留学生交流过程中避免误解并留下良好印象。

三、结语

中亚留学生来华学习和生活已经成为了趋势,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上,一般可从外部的环境感受、学习状态、生活体验以及内部的情感交流、思维差异等方面进行把握,而相应的解决之策也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为核心,希望本文的探究能起到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运红.新疆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5(03):64~69.

[2]范祖奎,胡炯梅.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07~114.

[3]王记华.中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8~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