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整合运用——基于诸城市城镇化视角的分析

时间:2024-05-04

■/1.;2.

现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开展学习为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乡土地理是本乡本土的地理,它是地理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的交汇点,能利用乡土地理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能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原理,能充实地理教材内容,能开展地理第二课堂,因此乡土地理有利于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地理”等的教学目的[1],可是如何更好的把乡土地理资源整合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一个广阔的深入研究空间。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内涵

我国关于“乡土”这一名词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文献《列子·天瑞》中的“有人去乡土、离六亲”[2],乡土有家乡的词义。在《辞海》中解释乡土为家乡故乡亦泛指地方,通常来说就是每个人生活的本乡本土,其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乡土地理是一种小范围的综合地理,《辞海》中将其定义为“是开展乡土研究的基本构成内容之一,乡土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其主要内容,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省区以下区域自然、人口、生产力布局等现状及特点,基于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达到发展生产及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3]。

乡土地理资源是指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教育价值的各方面的内容,例如自然资源、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少年宫、地理标本室等,本文所指的乡土地理资源是诸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资源的运用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诸城市高中地理教学开展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到无论是在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方面,还是具体利用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

(一)诸城市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们对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主体认识不到位,通常来说,地理老师既是乡土地理资源开放主体,同时亦是该资源利用主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诸多高中老师连最基本的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关的培训活动都没有参加过,更有很多老师认为开发的主体应该是地理专家,教师对乡土地理的开发意识不强,主动参与的很少。

乡土地理资源在开发内容上也参差不齐,很少有老师会把课堂带到大自然,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而且也很少选择乡土自然地理,即使有自然地理的内容也不能深入的讲解,只能简单的拿出几幅图片来作为素材,不能从自然地理的整体性上把握。

(二)诸城市乡土地理资源整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统一的乡土地理教材,潍坊市有《潍坊地理》,内容过于简单,也没有专门针对诸城市的乡土地理教材,这样就使得实际运用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依据,致使利用时杂乱无章,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滞后于乡土地理的教学。

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对诸城市高中生来说利用率低,诸城市的博物馆,诸城市的气象局,诸城市的科技馆等,高中生很少去,得不到充分利用,另外教师也很少带学生到实践基地学习,绝大多数是在学校课堂上学习。

三、依托乡土地理资源整合高中地理教学的措施

(一)积极开发符合高中教学的诸城市乡土地理资源

组成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小组,由诸城市教研室协调各学校地理老师,分工系统的完成,形成联合开发,多校共享,多人共享的体系,大量开发校外乡土地理资源,到政府和相关部门查阅了解,到诸城民政局了解诸城市人口、民族、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情况,到诸城市气象局、环保局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和环境污染状况,到诸城市教育局、文化局、旅游局等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突出特色,编制与高中地理教学课程内容及要求相契合的乡土地理教材。

(二)将乡土地理资源贯穿于高中地理教学全过程

在地理教学中与乡土地理资源相结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生趣”、“变易”、“变活”和“有情”。例如:利用乡土地理导入新课,实施合作探究,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面更能显示整合运用乡土地理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第一,导入新课,乡土地理资源来源于身边,来源于生活,具有易懂又易充满感染力的特点,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4],故引用乡土地理能够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城市化”这一内容时,以之前学生所开展实际调查情况为基础来开展新课:第一步是对大量资料的搜集查阅,获得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基本发展情况(如城市面积、人口规模等);第二步,对诸城市行政区划进行区分。

基于以上两个情境实现对“城市化”这一名词概念的导入,让学生了解城市化指的是大规模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得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其本质是农村向城镇化转变的过程。然后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其课前所准备材料对城市化典型特征与标志进行分析:

标志一,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占比有所增强,到2013年至2015年诸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50%左右。

标志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规划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35平方公里到2020年51平方公里。

上述情况以乡土地理入手,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贴近生活,使概念原理理解更加容易和灵活。

第二,合作探究,当讲授到“发展中国家目前正步入城市化加速期,郊区城市化现象是其突出表现之一”问题时,应让学习根据其之前所做调研工作,介绍分析地理事物是怎样反映诸城市城市化进程变化的。

材料一:1987年,诸城市以东、南、西、北环城路所包围的老城区,主要以和平街和人民路为主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材料二:现今,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三处街道向外搬迁,形成以城区为中心,龙都、舜王、密州三处街道和昌城镇为副中心的“一个中心,四个社区为副中心”的发展框架。工业区现在几乎全部迁到四个城区副中心,住宅区和商业区部分搬到城郊,诸城一中搬到吕标,诸城汽车站也由市区搬到舜王街道郊区。

结论:郊区城市化变化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城市原来位于市中心的工厂、学校、公交站、居民住宅区等由城区向郊区进行转移。

第三,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对课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思考中进一步拓展丰富其知识结构体系。本节课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适时给出拓展作业,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下列举部分同学对诸城市城市化的研究性课题:

诸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是如何做到“资源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诸城市污水处理厂调查

保护母亲河——潍河保护行动

诸城市交通拥挤现状及解决对策

这些研究性课题,大部分学生通过调查都能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理论充实,调查广泛,不论学生作业如何都是开拓思路、提升学习能力和拓展思维的有效过程。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乡土地理取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兴趣,使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变的易于理解,并提高学生锻炼思维培养能力的良好渠道,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热爱家乡。

参考文献:

[1]胡宏.试分析乡土地理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3(20):148.

[2]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5:220.

[4]张宜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合乡土地理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