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舒乙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核心价值观长期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承继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在不断吸取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的过程中,企图实现和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超越西方资本主义落后的价值观,更深刻地体现当前的时代发展特性。自建国以来,我国的价值观的引领过程都有很好的表现,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深深地扎根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不断地吸取其精华,展现自身的民族特色,对当代中国来说,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现实社会中,政党执政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政党依靠着暴力机器获得执政权力并且要使得社会成员不断产生政党认同,不断获得执政的合法性”。所以对于政党来说,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同是必需的,它必须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之上,也就是意识形态。我们党一直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和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而核心价值观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必然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增强民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共感,让执政党无后顾之忧地搞好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中国思想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构建,有效地整合社会多元思潮,让共同的价值规范指引着民众,通过汇聚民众的力量,不断地促进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断提高实现共同目标的积极性,通过实现对个人价值诉求的回应,明确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让社会成员意识到自身和社会整体利益息息相关。
舆论的问题是每个执政党在执政期间最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需要舆论的帮助,从社会细节深入,目的是为了掌控舆论发展,最终掌握话语权。信息舆论是主流意识形态生存和流转的重要平台,是民众接受话语和陈述话语的主要渠道,它担负着指导社会、凝聚民心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职责;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强大,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思想多元化、选择多样化,使得舆论掌控越来越难。所以,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构建对于当代中国来讲,有利于准确把握社会舆论,掌控舆论导向,不断地净化舆论噪音,化解舆论冲突矛盾,为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而努力。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和主导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设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舆论环境,为其提供不竭的信念支撑。
当前***总书记从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提出核心价值观要引领社会多样化的思潮,要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所以,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想要实现其话语价值,需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以小见大,从实现民众的价值认同开始,实现国家的意识形态认同;进而实现对政党的认同,实现对国家政治的认同;最终实现国家的文化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价值认同指的是社会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与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价值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实现的本质和前提,想要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这一条件,民众才有可能积极地认可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随着价值观的不断变革和发展,社会的价值就必须要求和个人的价值实现统一,实现自我价值评判和行动的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有效性。对于社会来说,价值认同更重要的是实现整体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全体的意识形态认同作为推动社会价值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社会的内在影响力,对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必须存在。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是社会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有了良好的价值基础,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完全可能。
政治认同一般是指民众对所处的政治环境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主要包括对执政党、政府和国家制度等的认同。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价值认同,掌握话语权,必然需要话语媒介的传递,民众才能接触到核心价值观,接受核心价值观,而充当这一话语媒介的主体正是政府和政党,没有政府和政党的宣传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只是一纸空谈。执政党和政府其自身也需获得民众的认同,才能构建起民众对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认同这一完整的过程。要从民本和民生出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形象,要触动民众最柔软的地方,才能真正获得民心。民众对于政党的认同,或是对政治的认同,出于一种信任,出于一种情感,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阻止民众对于执政党信任的消解,找到止损点,尽快地弥补损失,用一切办法增强民众对执政党的信任,获得民众更高的政治认同,为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保障。
国家认同是指一国的人民对自己归属的国家的认知,包括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建设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国家认同的实践过程实质上就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其核心就是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所以,要从文化认同入手,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实践过程中,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文化竞争力,从基础文化建设做起,保障人民的文化生活多种多样,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一文化发展的环节,将国家的政治思想融入文化建设的每一步,展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社会各阶层成员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时,就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信念上找到“最大公约数”,形成文化共识,促进社会成员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我们要运用整体性的原则,在上述核心价值观内部各因素的基础之上,顾及到核心价值观话语权与它所属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文化话语权以及由此所构建的国家话语权,以此提高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有效性。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想要掌控文化话语权,必须拥有自身的本土化的话语体系。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将其和现代社会相结合,国家现在已存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但认同度还不够,要利用通俗的话语向世界展示东方的历史悠久,用适合当代世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准则向世界展示我们特有的价值特色和人文精神。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文化产出不断增加,但是文化原创力还是不足,而文化原创是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有效途径,我国的文化研究的研究和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同时,国家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带动国家的文化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随着文化话语权的构建,国家话语权将是更高追求。随着中华民族文化能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中国的感召力也将越来越大,文化话语权的掌握是国家话语权实现的必经之路。不仅是在国内,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标志着我国文化的振兴,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的无尽魅力。国家话语权的掌控是要建立在社会各领域的话语权之上的,各领域的话语权作为坚实的基础,国家话语权的自然形成,在国家话语权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关系、文化关系、意识形态关系的处理,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加震撼的角色在国际上发光发热,中国梦实现的脚步将不断加快。
参考文献:
[1]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4~45.
[2]李毅,寇清杰,张允熠,刘仲林,陈卫平.综合创新论与“马魂、中体、西用”——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探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7(6).
[3]***: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