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语言的先天性思想理据

时间:2024-05-04

■朱忠敏/三亚学院旅业管理学院

一、前言

对于儿童语言获得,目前心里语言学界主要有三大理论:一是先天决定论,代表人是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语言因素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二是环境决定论,代表人是斯金纳,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重要影响。三是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代表人是皮亚杰,主张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尽管一般都同意环境和认知在对发展的全面解释中起某种作用,但这些过程受制于人类心理的先天特征的观点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肯定。

二、语言先天性思想的提出及内容

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特殊能力,表现为儿童头脑中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这一特殊机制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跟智力没有关系,在十二岁以前发生作用。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第二,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作为转换生成语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语言先天性思想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的核心理论。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斯金纳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即环境决定论。然而在研究语言时,乔姆斯基发现,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无法解释的。因此,他的语言天赋说是建立在他对一些重要现象的观察之上的。

儿童学习语言时费力甚少却速度惊人。一个儿童一般在五六岁时就可以掌握母语,而这个年龄的儿童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知识还相当困难,并且这么短的时间内儿童也未得到系统的语言训练,母亲也未像教师那样不厌其烦的纠正儿童的错误,有些语言似乎是不可能教会的。

儿童接触到的语言相当一部分是不标准,不合乎语法的,但儿童学到的却是标准的语言并且儿童所接触到的话语也是有限的,但却可以说出具有创造性的话语,可以用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思想。

尽管环境千差万别,但儿童达到的语言水平是大致相同。学习语言就如同人类学习走路一样,似乎根本不用学。

如果以上的这些现象用后天经验论无法解释的话,那么只能说明儿童的大脑里存在着由生物遗传而天赋决定的语言获得机制,这一机能决定着人类语言知识的本质和来源。

乔姆斯基猜测,人脑生下来的初始结构必须对语言有个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不是指某种个别的语言,而是指人类的一切语言。于是他提出了普遍语法,认为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的共同特点,即普遍语法,语言学的任务则是要解释儿童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言规则,以解释人脑的实质、人知识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普遍语法语言的习得过程主要是一种生理发育过程,后天的经验只是起了诱发和填充具体内容的作用。

三、语言先天性的理据支撑

(一)语言的生物性

人类语言的生物学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的器官性、语言的模块性和语言的基因遗传性。语言的模块性即大脑是由分管视觉、语言等模块组成的,语言能力是大脑的组合模块之一。其中语言模块又分为分管句法、语音、语义等包含不同特征的子模块。任何模块收到损伤都会停止工作。下面这些实证性研究在不同程度说明了人类语言的这些生物学属性。

1、语言的模块性

大脑单侧化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完全对称,大小有区别,有明确分工,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握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

Poizner、Bellugi、Klima 在对手势语的调查中发现了语言的模块性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手势语是以左半球、右半球还是左、右两半球作为主要载体的。他们调查了六个大脑受到损伤的聋哑人,其中三个是左半球受到损伤,另三个是右半球受到损伤。结果发现,左半球受到损伤的聋哑人降低了使用手势语的能力,右半球受到损伤的聋哑人却没有。这些资料表明:不管语言的形式是什么,人类大脑左半球天生就是语言的主要载体。

2、语言的遗传性

语言遗传机制,又称“语言获得机制”,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最早提出的,指人出生时大脑的构造就已经决定的、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这种知识主要指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句法原则。如人们说话都需使用句子,句子的基本构造形式“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就属于这类知识。

从目前来看,语言遗传性的有力证明来自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项有关语言缺陷的遗传研究。研究者调查了这个家族的四代共47人,他们中有17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缺陷。表现在开口迟、阅读和表达障碍以及第二语言学习方面的困难。在这个家族中,虽然作为第一代的父母并没有语言缺陷,但这对夫妇的七个孩子中有五个孩子存在语言缺陷,在这些孩子的21个子孙中,有11个孩子有语言缺陷。而且,这些语言缺陷的遗传受性别的影响,具有显性特征。这表示,语言与基因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生物上的联系。

3、语言的生理基础

生理因素为语言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规定性。 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现代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多个功能区,分别起着调节人类各种行为的作用。其中,语言中枢分面在大脑左半球,控制着人类的语言发生系统。通过不断的遗传作用,人类具备了学习语言的可能性,生理条件在语言发展中具有重要性,当然,还要有成熟完善的语言器官和感知觉系统,人类才能完成语言的任务。儿童在1岁以前已经可以发出多种声音,4岁左右就已基本掌握母语的音位系统,可见,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快速而且成功的。儿童成长到两三岁左右时,已经开始能够初步地独立行动,能理解和运用最简单的言语。到了学前期,大脑的结构大大发展并趋于成离,大脑机能也随着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儿童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感知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且能通过词的描述、讲解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儿童接触事物,感觉器官将外界信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记录、储存、分析信息,再借助发音系统运用到口语上。

(二)语言天赋说

语言输入贫乏论是语言天赋说的核心论点。天赋论者认为语言学习存在负面证据缺乏和正面证据不足的问题。负面证据是关于语句不合句法的信息。由于负面证据缺乏,语言天赋论者认为人类必须依赖天赋的语言知识才能学会语言。那么否定证据是否在儿童语言习得中不足呢?

Pinker认为,仅仅依据肯定证据习得语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是一种不合格的语法,就不可能排除各种各样相互竞争的语法中的某些语法。同时他称,总体上父母并没有提供充分的否定证据使儿童学会一种语言。他认为,虽然有时存在否定证据,但它不是系统的和前后一致地可为习得语言的所有儿童利用,但所有正常儿童都习得了语言。因此,需要先天的语言机智如子集原则来限制儿童的搜索过程。

Brown和Hanlon考查了父母对儿童各种结构良好和不良的话语的反应。在这个研究中,父母很少纠正儿童的句法错误,虽然他们有时纠正儿童在语义上的错误。Hirsh-pasek和Treiman等人重复并扩大了这些结果,他们研究了2岁到5岁儿童的40个句子组合,得到的结果核Brown的相同:相对缺乏母亲对儿童话语的明显认同和否定。

这些研究结果是语言的线条观点基本完好无损。在正常教养条件下,语言相当稳健,甚至在贫乏环境中的儿童也能掌握他们的本族语,刺激的贫乏和儿童语言的稳健之间的对照仍是先天机制最可靠的理由。

(三)语言学理论

参数观点在普遍语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照这种观点,语法可定义为一组和语言的各个子系统相应的参数,每个参数的设定其可能性是有限的。按照乔姆斯基的观点,习得一种语言的任务可归结为哪一种参数适合于他的本族语。

Cook论述了一种称之为中心参数的参数。语言中每个短语有一个最重要的成分,称之为中心,在名词短语中则为名词,动词短语中则为动词。在英语中,中心名词先出现,因此这个原则适合于英语。而在日语中,中心最后出现而不是最先出现,而这个原则则只适合与日语。

另一种参数是零主语参数。在像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种,省略句子的主语在语法上是可接受的,在英语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这个参数有两个值:主语和零主语。Hyams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零主语参数,并引用L.Bloom的例子:(1)play it;(2)see window;当儿童接触到结构完整的英语句子,他们就把这个参数调整为设定主语。尽管这一论点受到不少的质疑,这个参数设定模型仍具有其吸引力。因为它极大的简化了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能解释儿童怎么会学习这么多这么快。

对于儿童是如何确定哪一个系统使用语他们的本族语,儿童必须从提供给他们的证据中归纳出这个系统。这显然需要某种方式来限制归纳过程。Pinker认为,在语法水平上,这些限制由语言本身提供。子集原则则是参数设定进行的一种方式。儿童从最小的子集开始搜索所有可能的语言,如他们的语言输入中没有证据证明这是他们的本族语,他们就进入下一个较大的子集。直至找到一种匹配的语言。对于儿童是如何处理大量可能的语言,子集原则似乎是一个有理的解释。

四、结语

从乔姆斯基语言先天性思想的内容和理据支撑中,我们对语言先天性理论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有理据的,但不可否认,当前除了语言学领域大都以乔姆斯基理论作为参照点以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都在讨论乔姆斯基的学说。”。尽管受到的质疑和批评从未间断过,但谁也不能否认,乔姆斯基及其语言先天性思想对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1]戴曼纯.生成语法研究中的天赋论、内在论和进化论观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4).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郭培方.语言获得:先天与后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4]李宇明.儿童语言的发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

[6]吴刚.生成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杨彩梅,宁春岩.人类语言的生物遗传属性[J].现代外语,2002,25(1).

[8]杨森林.关于“先天-后天论”之争的追溯和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0(2).

[9]张国艳.儿童语言获得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9(5).

[10]周福盛.论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先天作用和后天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