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孙雨荷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纪录片终于在创作出《望长城》这部作品时形成了一个分水岭,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深远的历史渊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宏大深沉的特点,达到了传播国家形象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好像进入了一个怪圈,一个仰视的怪圈。
在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作品中,《故宫》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有着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伟岸辉煌的画面、抒情式的解说词、宏大的家国情怀,这些在这部纪录片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故宫》延续了《望长城》的模式,算得上是人文历史纪录片中的佳作。这部纪录片,表面上是在拍故宫,其实是导演想通过它来表现的是一个礼仪天下、辉煌前进的大国形象,使观众仰望故宫、仰望历史,更使其仰望着一个巍巍然的国家形象,从这一方面来说,《故宫》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这样的仰望太多了,早从望长城开始,这种人文历史类的纪录片大部分都在强调着一个被仰望高度,不仅《故宫》是如此,即便是没有从这样广阔的角度拍摄的纪录片,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俯视的态度。
以《昆曲六百年》为例。这部纪录片相比《故宫》来说,显得更为细腻缠绵,温婉动人,该片很好的抓住了昆曲的特质,使得作品得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呈现,但是,作品中一再强调昆曲的高雅、幽远,使许多不熟悉昆曲的观众不自觉地以一种仰视的姿态来欣赏这一阳春白雪式的文化。
在同一时期中,类似于《故宫》的纪录片充斥于各大电视台,相比而言,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尤其是讲述平凡人生活,在记录真实的同时又富有戏剧张力的作品太少了。
然而,在之后的纪录片创作中,由于社会观念在不断地更替,随着我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观众的审美水平,审美价值也在不断地变化,单一模式的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要求了。并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通过《望长城》等大型纪录片来宣扬国家形象的形式依然重要但却不是唯一的方法。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来认真扎根到平凡人的生活中来观察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状态和命运并且思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又一部与“故宫”相关的纪录片。时隔数年再次有导演捡起故宫这个题材,所拍摄的角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关注的角度从建筑与历史,变成了一群活生生的人。导演将视线集中在故宫修复文物的这一批工作人员身上,并且在一开始就揭开故宫工作人员们的神秘的面纱,直接点出这就是一批普普通通的人,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接下来的讲述中,又通过展现他们真实的工作状态来让观众一点点发掘出他们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在于他们修复文物所付出的超出平常人的耐心、细心和认真的态度,对于工作的坚持和热爱,以及为了更好地修复文物所掌握的深厚的鉴赏与历史知识。导演在剥除文物修复者工作神秘性的同时挖掘出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才是世人所普遍赞赏并值得推崇的。观众通过这样一部有趣又不失内涵的纪录片了解了故宫的文化与历史,更了解了这样一群在幕后默默付出的可爱的大师,这便是这部纪录片与《故宫》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来谈一谈《生门》。这是一部由陈为军导演创作的一部纪录片,于2016年底在院线上映,在排片率低排片期短的情况下依然在网络上引起了讨论热潮。影片记录了四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极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在这里,生死的选择,伦理的选择或崩塌,道德层面的对与错,贫穷与现实的残酷冲击......皆在片中得到了最直白的展现。它告诉我们,在世界上许多看不见的角落里,生活就像是一个布满漩涡与暗流的河道,这些漩涡的产生,你无力阻止,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没有身处其中的人,不能感受旋涡中的人的抗争,也没有权利去谴责他们的妥协。这是一部使人思考的作品,纪录片不能够仅仅作为记录和宣传的工具,它所与生俱来的真实性、客观性、思辨性,都注定了纪录片应该承担和扮演更重要的社会角色,很高兴《生门》做到了这一点。
这三部纪录片都代表着现阶段中国纪录片与过去不同的三个方面,但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点,就是越来越重视纪录片的故事性,当然,讲述故事的前提是保持纪录片的真实性,这三部作品就很好的从庞大的素材中选取了富有戏剧张力的情节片段,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做到了引人入胜,这同样也是今后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潮流趋势。
[1]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0(4):31.
[2][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公司,2011.
[3]刘效礼.望长城[Z].北京:中央电视台,1991.
[4]陈丽,万娟,等.昆曲六百年[Z].2007
[5]周兵,徐欢.故宫[Z].北京:中央电视台,20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