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时间:2024-05-04

胡 姞

我国自从加入WTO后,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人才资源在全球竞争中呈现新的态势。本文介绍了人才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资源的影响,并分析了我国国际人才竞争发展策略,旨在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一、人才资源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人才资源涵盖以下特征:创造性是区分一般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显著标识,作为人才资源中的本质特点。劳动包括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重复性劳动在个体的长期训练下能掌握这一技能,同时难度较低。创造性劳动含有新型生产力与较高的文化成果,并非每个人都能完成。人才之所以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为创造性能力,能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人才能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劳动推动新型生产力,对社会物质文明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人才是时代的产物,其生存发展与社会背景密切联系,其所处环境对人才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不同,选拔人才的标准也存在差异性。人们在选拔人才时,需要充分考虑时代背景,才能使人们的评价更具科学合理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核心转化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的竞争占据关键地位。由此可见,科技人才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综合国力的竞争属于科技实力、人才素质及知识总量的竞争。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应尽快构建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发挥社会主义体系的优势。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综合国力,采取了下列对策:加强教育投资力度,培养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各个国家的优秀人才。基于社会现状来看,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才竞争上占据领先地位,不仅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而且能留住较多优秀人才。美国在移民法中明确指出,具备专长的人员具备优先移民的权力,该条例使美国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资源。

二、经济全球化对人才资源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社会存在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人才成为各地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经济学指出,当人们度过了资本稀缺时代后,会进入人才短缺时代。纵观全球市场现状,缺少的并非生产商品,而是人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调研显示,对于全球劳动者而言,近三分之一处于失业困境中。因此解决人才危机的最重要问题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人才缺口问题,全球各地采取了现金对策,一方面培养本国人才,另一方面制定福利对策来吸引其他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下,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根据现代化环境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譬如欧洲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制定了“尤里卡”计划,旨在吸引欧洲各国科技人才。欧盟为降低人才流失率,提高了科研工作的资金待遇。各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工作条件优厚、生活质量高等要素吸引了较多人才。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才环境、事业发展机会等都存在差异性。纵观全球人才流动现状,主要为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入到发达国家,属于单向流动。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人才竞争中属于劣势地位。某些发达国家制定了知识霸权对策,使科技链被垄断。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而言,由于人才竞争激烈,吸引了众多人才。反观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这些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高,但是难以吸引较多人才。由于人才竞争秩序存在严重不对称问题,因此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一问题。譬如美国制定了“知识移民”对策。根据相关数据调研显示,发展中国家流失到发到国家的人才每年已超过十万。人才流失使发展中国家失去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负担。

三、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一)创新人才观念

我国地理面积广阔、物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少,甚至排在全球后列。在全球化趋势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其他国家的力量。由此可见,我国必须自力更生,生态资源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人力资源作为我国当前首要选择的资源,能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必须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采用科学的开发原则,保障越来越多的国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并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朝人才的方向靠拢。因此人才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新兴发展的重要资本。我国政府将国民生产总值中的30%用于物质资源层面的投资;将国民生产总值中的2.5%用于教育投资中。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前两项指标的投资分别为:17%及5.4%。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对对教育资源的投资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数,同时对物质资源的资本投资大于世界平均值。由此可见,我国在人才资源认识上还存在很多不正确的地方,包括下列几点:将学历与职称作为评定人才的标准,由于这种标准不科学,导致用人单位一味地争夺高层次人才,而忽略了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导致人才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官本位崇拜问题较突出,很多国民将职务高低作为人才评判的重要指标。行政职务由于数量有限,并不能将人才与官位划等号,同时也不符合人才使用原则。在当前环境中,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一旦人才未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将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在现代化环境中,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根据历史经验表明,当地区拥有高素质人才后,能缩小区位空间的差距。人才

属于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推动者,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元素。个体作为优秀文化的传输者,当一个国家缺乏丰富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时,难以构建巩固的政治、精神文明体系。因此人才作为资源的利用者,在对待生产要素时具备自主能动性。当人才发挥个人潜力时,能使物资不断增值。由此可见,开发人才资源能促进其他资源的有序开发。一旦人才资源中未发挥能动作用时,整个社会将陷入发展困境中。人才并非一种资源,也具备资本的特征。党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为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根据其贡献率参与分配活动中。近年来,人们过于注重物资,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在国际格局中,技术、知识在整个生产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家间的综合竞争并非物资竞争,而是人才资本的竞争。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尤其是在教育机构上的投资。此外,政府还需要注重医疗部门、体育文化、科研机构等层面上的投资,从而积累更多的人才资本。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助于提升单位的生产效率,也能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我国在人才市场配置上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为了推进人才体系的建设,我国必须注重下列方面:完善人才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政府结合社会现状,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从而顺应时代潮流。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政府应创新改革人事制度,同时提升知识产权的保障力度;其次,企业应促进人才评价的多元化发展。就人才评价而言,涉及多个方面。在人才标准的衡量上,应兼顾多个要素,包括知识能力、道德修养、业绩等,人才的选拔方式不应受到限制。由于人才的工作性质不同,其标准也应具有差异性。我国当前人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党政、企业经管、专业技术,企业应对其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制度更具民主性。

(三)优化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个体的价值理念、行为举止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关系到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对于人才而言,组织环境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个能够良好开发人才资源的文化环境具备的典型特征为:对人才的尊重,这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内涵。当我国社会营造尊重人才与知识的良好风气后,能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媒体也应积极创设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使我国社会营造珍惜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的人才竞争更激烈。对于我国而言,必须深刻意识到人才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当前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基于国际战略视角,不断优化人才资源发展环境,提高本国的人才吸引力,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策略。

[1]云霞,张涵.首届“中国制造2025与人才发展论坛”在京举办[J].中国国情国力,2017(1):79.

[2]张晓,左娜,陈雯.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回顾[J].国际人才交流,2017(4):6~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