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愈短,愈要谨慎行文

时间:2024-05-04

李 卉

全国现行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人生道路上,那一个个脚印,铺就你的人生轨迹。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和温情。

学习这些课文,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141字,简洁、利落,看上去是白璧无瑕。但总觉有话要说,可是呢,反复琢磨,又不知从何说起——本来嘛,全国统编教材,其权威性理当是“毋容置疑”才对。如鲠在喉似的过了一个学期,适逢春节,给我的早已退休赋闲的语文老师拜年,没有放弃这个求教的机会,虽然有些冒昧。过了几日,他托人捎给我《阅读导语》的修改稿,全文如下:

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请同学们细读,或许可以从中体悟出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相互关爱的温暖。

阅读时,希望能够融入一些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基本认识作者所阅历的社会与人生,进而使我们在面对现实时有所启发;继续了解回忆录、传记的文体特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下方还有一行字:“文无完好,只有更好,但这样就未必比原来的好;长篇得来很难,短文得来也不易。”这算是老师对我的教诲与回应。他是谦谦君子,但又是很有些名气的语文界前辈,早年执教中学语文时就数次质疑教材的文字,而且尚能见诸报刊。这一次肯下笔,想来也非贸然而为,很受鼓舞,至少可以证明我的“有话要说”不是无事生非。

修改稿148字,也不失为简洁、利落。通过参照对比,暂且不论高下,顺藤摸瓜,或许能解除我原先的疑惑。当然,因不好意思再向老师问出“所以然”来,所以难免有“揣测”的成分。

原文第一句被删除了,大约是出于以下考虑:与下句联结松散,“你”指学生,紧接着就改变了人称,表意失去了连续与对应;因此太像一顶尺寸可以缩放的帽子,稍加整理,放在其他类似单元也可戴上,或许戴得更加严实,所以干脆不要了,直接进行课文简介,这样更简洁、利落;有些道理不必直接讲给学生听,想办法让他们讲出来更好,否则难免“硬塞”之嫌;即便要讲,也似不宜运用抒情手法把道理变成“高唱”,这样不仅会造成上下笔调的失谐,还容易产生居高临下的“先生气”,继而在心理上加大与学生的距离感。

导语是老师说给学生听的,需要营造一个平等、平易、亲和的语境,力避“先生气”或“学者气”。与原文比,这是修改稿最大的不同。除开删除第一句,还避免了“人生轨迹”、“人生历程”、“人生奋斗”、“社会人生”的高频率运用,因为这些“堆砌”,都是令初中生望而茫然的字眼,很不利于平易、亲和的语境的营造。值得一议的是,第二节中的三个“要”字被删除了,把带有“指令性”的词语换成“请同学们细读,或许可以从中体味出”、“希望能够融入一些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类诱导性较强的话语。亲切、朴实,没有“被规范”的感觉。对现在的初中生而言,“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修改稿才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减压,用了“希望能够”、“一些”这样的可以给人轻松的语词。这样做并未减弱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诱导与激发。

力求严谨、避免粗疏是修改稿的另一不同。除上述外,被删除、更换、调整的还有多处,就是为了力求严谨。“严谨”要求达意准确、清晰,原文的“它们”,指代什么就很容易叫人一头雾水。是“作者”,不对,因为是“它们”而不是“他们”;是“课文”,但隔得远了些,不好承接;是作者讲述的“历程”,也不大对,把一些“事”或“事件”称作“它们”的情形太少见。修改稿换了一种说法,没有了“你”、“它们”、“我们”的近距离纠葛,表意就明晰而严谨了。再如“社会人生”,这种结构,是前者限定后者?不太像,除开与世隔绝、长期独处的人,其人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包括僧人、道士,这限定是多余的。看来要求学生“了解”的,一是“社会”,一是“人生”,因此二者中间需要加个顿号或连词,使之成为并列关系。问题还没完,要学生了解的,是作者历阅的“社会与人生”呢,还是学生所面对的“社会与人生”?需要弄明白才好,要不这“导语”的导向性,就会抽象、空泛,因此修改稿作了合理的细化、分解:读前人的作品,要求“基本了解作者所历阅的社会与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而使我们在面对现实时有所启发”。这种细化、分解,合于阅读的常理和由此及彼的思维发展过程;仅提出“基本了解”,这要求也算是适度;之所以不要求学生“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社会与人生”,是因为他们极其缺乏社会历阅,乃至是一张白纸,尚未真正踏入人生之途;即便是“启发”,仍然很注意“度”的把握——“有所启发”就够了。修改稿不强人所难,可以说是避免了语言行为(相对于肢体行为、心理行为的称谓)的一种“蛮横”。

但总起看来,修改稿行文谨慎,一路下来都是小心翼翼的样子,除了非碰不可处,是不会轻易发生“斧斫”的。这种谨慎,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快餐”式的书写,接下来就是有关文风方面的事了,而且不像是个别与偶然,甚至也不仅限于一般书籍报刊......

[1]刘英涛.短文本分类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6.

[2]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