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宏伟 张继周 杨 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运动员成为了民族英雄,享尽了荣誉和掌声。但光环散去,退役运动员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调查发现,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机制改革关于运动员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明显滞后。运动员年轻时为国家取得了重大荣誉,退役后缺乏保障,这对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较为不利的,这一现象也得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和业界的关注。因此,如何能够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对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发展意义重大。
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0—4000名运动员退役,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虽然退役运动员中不乏李宁、姚明、邓亚萍等“成功转型”的成功人士,但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成为搓澡工、马拉松长跑冠军艾东梅因训练双脚残疾退役后只能靠摆地摊谋生、地铁卖艺的体操冠军张尚武等身处窘境的运动员也多见诸于报端。虽然以上无论是“转型成功”的幸运儿还是身限困境者,都是个例,毋庸置疑,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现状实在是堪忧。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每年退役的运动员中有45%的退役运动员得不到及时安置。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全国冠军,还是亚洲冠军,都免不了“退役即失业”的残酷现实。2010年,全国在训运动员33294名,正式在编的仅17444名,而以试训、集训等名义在训的队员达15850人。这些没编制的运动员退役后境况更糟,即便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一些退役保障办法,也无法具体落实到他们。
社会网络理论最早是在1960年由西方的学者提出的一种分析视角,是对于人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社会行为因素的研究。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因此对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理解存在差异。国内学者认为,社会网络是以网络作为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手段,而不是传统的“群体”人际性交往①。国际上对于社会网络理论认知则比较全面,认为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成员之间因为活动、联系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理论所关注的重点通常是个人或是组织,代表了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同学、合作伙伴、信仰、种族等等,而社会网络则是将这些关系通过其中一个关系串联起来。基于该理论,目前我国退役运动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我国运动员均较早地进入专业的相对封闭的训练团队,缺乏必要的正规文化。虽然有些运动在运动员较小年龄的时候可能会采取半天训练、半天学习的方式,但是到中后期,由于比赛等原因,也会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优秀运动员教育水平所占比例为:小学水平占8.53%,中学水平占37.32%,高中、中专水平占33.59%,大专水平占18.54%,大学本科水平占1.72%。跟许多同龄人相比,运动员在文化程度、社会劳动技能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足②。
社会网络弱关系性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研究中所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并将之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而在这其中充当人际关系信息中转或是联系的人必然是弱关系,即为其他个人或是组织提供信息的人是弱关系,通过强关系去获得的信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都是重复信息,缺乏实用性,而通过弱关系则能够更容易跨越原领域、社会关系组织去获得其他信息资源。在现代竞技体育退役运动员群体中,存在着很多的这种弱关系,这种关系是实现运动员转型的重要作用。
退役运动员由于从小的封闭或半封闭训练使他们缺少接触社会的机会,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度低,进入社会后,他们又除自己的专业外基本上什么都不懂,无法快速适应社会,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也无法维持。
有调查显示,大多数竞技运动员日训练时间6个小时,训练强度高,易给动员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和疾病。另外,由于竞技体育比赛的残酷性,往往会在比赛前加大训练强度,违反了科学规律和身体机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运动员退役后,一般不再保持规律性运动,身体所受的伤害就会凸显,导致部分运动员择业面更狭窄。
对于一个群体组织中的不同个人来说,总会存在着关系存在与否、关系强弱与否的关系。譬如,一个社会网络组织中的甲、乙、丙三个个体,甲与乙有联系,乙与丙有联系,而甲与丙之间没有联系的话,那么甲、丙之间就形成了关系网中的一个漏洞,甲、乙、丙三个个体所组成的关系结构就叫做结构洞,乙与甲、丙都具有联系,因此所代表的是这个结构洞的中间人角色。研究学者认为,中间人能够在结构洞的社会关系中获得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的机会,比社会网络的其他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在格兰诺维特弱关系性提出之后,该概念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在弱关系理论基础之上对经济社会学家波拉尼的“嵌入性”进行了完善。他认为,人们的社会行为都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而这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群体或是组织所生活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机制的产生与发展所嵌入主要是信任,信任又嵌入在社会网络机制之中。从这个方面来看,人们的社会活动行为也是嵌入在社会网络机制之中的。
目前,我国社会还普遍存在认知偏见。有人认为运动员从训练到退役到再就业等都有国家帮助,无需关注,所以无视动员的窘境。更多的人则认为运动员自小接受体育训练,文学教育程度偏低,较少接触社会、思想单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就此草率的认定运动员工作能力低下,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提供给退役运动员工作机会,即使愿意提供,也只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工作。这种认知上的偏见也导致退役运动员较难以融入社会,对社会带有畏惧情绪③。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理论,人无法融入社会,不能信任社会,自然无法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从运动员自身来说,退役之后的生活也是由自身的个人综合素质所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训队都是以体育训练为主要内容,为了节约训练时间,一天只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集中给运动员开大课,对于运动员在课堂上睡觉的情况也不予理睬,这就导致运动员不能够及时的掌握文化类知识,对于这样一种情况,需要加快改革,建立科学的运动员训练机制,“劳逸结合”,在运动员训练期间,同时加强对于文化知识培养的重视,以促进运动员能够有能力进行职业转换。
此外,还需要大学都建立了运动员培养机制,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教育权,即运动员退役之后可以选择进入大学进修,学习社会生存技能,在对退役运动员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着严格的学分制要求,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更好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
运动员无论是否取得过成绩,都在为国家奉献青春,都在为国家做着贡献,他们为国争光,奋力拼博,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和年华都挥洒在了运动场上,才有了国家的荣耀,因此,社会有责任关注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退役安置机会。加大对退役运动员们的关注与宣传,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再就业环境。让他们能够微笑着离开运动队,融入社会,我们的体育事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此外,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应当得到地方政府一定的退役费、补偿金作为运动员的补助。运动员退役之后,建议地方政府结合运动员相应的服役年限和受伤程度情况,根据政策发放安置费,有了这些安置费,一方面可以保障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的生活得到保障,另外,也可以作为退役运动员的创业启动资金,为自主创业提供支持。
法律是对社会群体进行保障的最主要的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关注度都不够,无论是从媒体关注度还是从法律保护中都无法满足对于退役运动员的保障。目前,国内仅有《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事故程度分级标准定义细则》、《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保险试行办法》等文件对于国家队运动员伤残问题提供了保障,而对于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险、就业保障方面还未能够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退役运动员,尤其是伤残退役运动员无法进行维权,以艾冬梅为首的退役运动员生活窘迫,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法律的保障,因此当务之急便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立法,将运动员养老保障纳入国家整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制定相配套的运动员养老保险条例,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权益。只有提供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促进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及就业保险的稳定发展。
退役运动员群体数量庞大,因此可以通过成立运动员协会,并借助运动员协会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运动员协会的基本内容为:(1)培养退役运动员的创业精神;(2)实施退役运动员创业培训计划;(3)深入开展“退役运动员创业行动”;(4)鼓励扶持不同领域退役运动员下乡,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运动员协会通过开展工作,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退役运动员就业为目标,通过培训讲座,对退役运动员进行教育,以创业为主题,以创业扶持、技能培训、中介服务、观念引导、就业援助为主要手段,以社会就业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为保障。这些工作的开展,对缓解退役运动员就业压力,缓解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姚家新.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及相关政策法规[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89~95.
②陈超.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索[J].体育与科学,2008(1).
③郑郁.我国退役运动员权利保障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3).
[1]陈丽佳.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与对策[D].长沙:中南大学,2013(5).
[2]韩新君.奥林匹克运动中运动员全力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7(4).
[3]段蕾.中国运动员退役问题:金牌背后沉重叹息[N].钱江晚报,2007—02—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