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晓辉
建构主义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士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皮亚杰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20世纪初,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着重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新的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认知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的答案。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认识进步,人们的知识会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认知建构主义者主要从知识,学习,教学,动机,教师角色,同伴角色,学生自我观,学习进步表现以及教学目的这九个方面来构建学习观。认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由个体建构,对待相同事物,每个人的建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没有固定的知识,有的只是个体对问题的个人建构。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需要重构先前的知识;通过多种机会与过程与先前的知识取得联系;与他人及环境互动。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完整理解。教学的任务是创造学习情境,以利于个体学生的认知建构,从追求“正确答案”的目的观中摆脱出来,转向强调认知过程的目的观。对于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是自我发展的动机。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内部动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的提出,为现代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知建构主义关于在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观点,不同于传统教学观将教师看作是新知识的传授者,或发现学习观将教师仅仅看作是学习者学习的引导者,而是认为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对于同伴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同伴能够很好的起到启发思维,提出问题的作用。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积极的建立与周围环境,过去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同伴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启迪学习者的思想,促进新知识的建构。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建构者的角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者,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地与自己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来完整理解新知识。认知建构主义将学生看作是意义制造者和难题解决者。认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人对问题的建构,从这一点上看,学习者对问题进行自我建构,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在进行意义的赋予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只是没有固定的,所以每个学习者都会对问题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建构,因此,认知建构主义者们认为,学习者是意义的制造者。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进步的表现是考试成绩的提高,认知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学生学习的进步主要体现为提问水平,推理解释水平和评价水平的提升。
(1)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推动了教学观念必要的发展变革。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现行组织者策略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还提出了知识是个人的建构,注重个人先前知识经验对现在学习的影响等观点,对传统教学观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质疑和改进措施,促进了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2)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首先,详细阐述了儿童需要的课程内容。其次,关注课堂中的社会道德氛围,促进儿童的社会道德的成长,帮助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儿童。再次,重视文化作为认知工具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
[1]左银舫.认知建构主义学习惯评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12).
[2]麻彦坤.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观的互补[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3]沈映珊.认知建构主义与和会建构主义在学习观的分析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08(03).
[4]胡凡刚.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3(04).
[5]汪招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述评[J].中华少年,2016(07).
[6]张华.认知建构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5(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