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金朋
所谓喀斯特,指的是裸露着岩石的地方,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由于对岩溶地貌的研究最初开展于此地,所以,类似该地的由水的溶蚀而生成的地貌形态被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就地貌学而言,桂林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普遍裸露着古生代强质厚层的碳酸盐岩。[1]。
广西桂林是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处海拔150米的中国南方地区,四季鲜明,冬短夏长。桂林晴空降雨常现,雨水集中在春夏两季,降雨量占全年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这边降雨,那边日照,一会之内,雨伞又是遮阳,又是遮雨。秋冬相对干燥,然而也不失雨水,好一个“三冬少雪,四季常花”[2]的大美桂林。
论道孰最美,漓江最美。桂林有一条沿着一座座青山穿城而过漓江,她有着“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3]的美誉,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景色,使桂林山水闻名于天下,流传于古今。她是母亲河,发源于猫儿山的东麓,途经桂林流向阳朔。在桂林至阳朔约为83公里水程的江段是漓江最美的一段,两岸群峰倒影不尽,晴天山石挺拔,雨时峰影含蓄。水声荡漾,鸟语花香,着实一幅天然的水墨长卷。
中国画讲究线条,谢赫六法有云“骨法用笔”,说的是用笔的力量要能够达到力透纸背,用笔多变化,要有轻重缓急、转折顿挫等。那么关于线条的练习,笔者有如下体会:第一是当毛笔的笔尖在宣纸上行走时,会产生一种微妙的阻力,所谓线条的有力或瘫软便取决于这种阻力的感觉强弱;第二是线条关系要排列得当,线条的组织关系要有长短疏密,山水的空间感和呼吸感取决于线条的节奏感;第三是线条不光要勾画出描绘对象的形架,也要表现出线条自身的自由与洒脱。也就是说线条既不能被形所束缚,又不能脱离具体形象,这样才能达到画面的形神兼备。所以,笔者在画桂林石灰岩山石的过程中,笔者会尝试完全用墨线来刻划树枝和山体等物,用笔的转动的线条需多加注意,用有力的线条形成山石的动势,山石虚的部分用淡墨点染皴擦,实中有虚,稳中有变,这样才能用线条表现出桂林石灰岩山石的软中带硬、柔中带刚的特征。
观察桂林很多的山体会发现,桂林的山会给疼一种空灵、空透的感受。这正是喀斯特地貌上石灰岩溶山体的特点,石灰岩岩石凸出部分是黑色的,这是因为受到风雨侵蚀和风化而形成的,而凹进去,没有或者说嫌少受到风雨侵蚀和风化的部位便会出现许多灰白的颜色,这便是石灰岩溶突黑凹白的色彩特征。所以,笔者在绘制桂林喀斯特地貌上石灰岩溶山体时,会尝试用留空白来表现桂林石灰岩山石的“凹白”特点,笔者通常会在密集透气的勾皴线条中留出空子以显白亮,山石亮面的留白和暗部相对浓密的线条勾皴会形成强烈的疏密关系,产生“石分三面”的效果,画面通透明快。需要注意的是,渲染时要有意保留这些空白,以使桂林石灰岩溶突黑凹白的色彩特征受到保护,不被破坏。
桂林最明显的气候特征便是湿润,这个特征给桂林石灰岩山体带来云雾和水气,也给青山增添了明快的光泽,碧水潆洄,青山浮水,景致万千。烟云之中山型变幻莫测、姿态优美、意趣深幽。漓江烟雨作为桂林山水美的一个典型景象,使得桂林山水形态更显得恬静秀丽。在作画桂林小景时,笔者会借鉴采取了南宋“马一脚,夏半边”的构图方法,用简练精致的布局来表现桂林岩溶山石的边角小景,希望以小见大、以简代繁地营造出漓江山脚底下河畔清幽的情调。笔者首先要将河边杂树、山壁、河滩小舟用线勾出概括,然后便开始用墨点表现桂林湿润氤氲的气候特征。笔者会用稍大的毛笔醮上浓墨,自树叶向山体加点,毛笔尖浓腹淡的性况将远山山壁顺势点出,将杂树、山壁、河滩小舟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个墨点的过程,流露山脚小河的幽静的感觉,表现桂林湿润氤氲的气候特征。
桂林喀斯特地貌受光的山石在阳光下非常的明亮,可达到亮眼的程度,与处在背光的山石、树丛、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光面极阴湿。遇此现象,笔者通常用线条画出墨稿后,用大小不一的墨块压重暗处,用线墨的明暗对比表现桂林喀斯特地貌山体的幽深气氛。
无论是对喀斯特地貌上的桂林山水清新自然的淳朴描绘,还是肆意自由的笔墨挥洒,或者是笔者用作品表现一种空灵简约的意趣,都会体现出喀斯特地貌上的桂林山水“雄浑”、“清秀”、“野趣”的审美特质。
[1]吕惠进.地质地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48.
[2]刘寿保.桂林风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2.
[3]凌庆强.桂林圈旅游景点[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