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微电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

时间:2024-05-04

郑益平

一、微电影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微电影拍摄门槛低的特点,使大学生有机会成为导演,让他们有平台展现自我并通过影片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突出,既有集体意识,又想突出自我,比较注重自我认同和个体价值实现。当学校和老师让大学生在特定的题目下自主发挥、自主拍摄,他们就会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将自身的经历与影片主题相贴合,拍摄出的微电影就可以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和心理认同,一旦心理认同产生,大学生就会将自身投入到影片的情境中,从而对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大学生拍摄并在校园中传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微电影,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如果课堂上老师讲解传授是直接教育,这种通过实践的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可以算是一种隐性教育。隐性教育的特点是对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渗透是在受教育主体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进行,隐性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式教育,在课堂外以及生活中进行。微电影正式利用这一点,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抓住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拍成微电影,并在影片中逐步回归并升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让大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心理认同。

目前大学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学形式仍是课堂上由老师传授,这种课堂教学固化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体验感和参与度,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微电影的特点是制作成本低,拍摄专业度要求不高,所以大学生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自主命题、自主组织、自主拍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符合自身年龄特点、时代特征的正能量微电影,再利用移动网络简单、快捷、迅速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既能够从心理上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积极性,也拓宽了校园文化的维度。

二、微电影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微电影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紧密,开展教育活动和受教育的主体都是大学生。每个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创作、拍摄微电影的主体也是大学生,最后传播、宣传微电影也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响应。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学生的踊跃参与,所以说二者有相同的作用对象。

微电影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当今社会网络信息庞多复杂,各种思潮激烈碰撞,此时正能量的微电影在校园网上传播,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隐性教育。微电影的拍摄主体和观看主体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创作,拍摄出符合大学生兴趣特点的教育性质的微电影,再由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传播,形成“从大学生中来,到大学生中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微电影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都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变。微电影是微媒体环境下的新兴产物,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符合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微电影的主题也会随着青年人关注的热点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这门学科从成立之日起,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在不断丰富和改进。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在一步步从传统的教育方式改革到现在的寓教于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目前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电影相结合,正是体现了二者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共同特点。

三、利用微电影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

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出指导意见。任课老师首先应当就主题规定一个范围,提出一些要求,如拍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需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等,以免学生在把握拍摄主题时出现偏差或者过于个性化。学生们在老师限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材,合理安排经费。学生们经过研究讨论可以先拟出一份剧本,思政课任课教师可以邀请艺术系的老师一起提出指导意见,修改后再开始拍摄。拍摄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饰演的角色,表演时自主发挥,任课教师在此过程中持续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引导。拍摄后剪辑成一部微电影,由学校、老师审核通过后在校园中传播。

学校宣传部、团委、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宣传。由宣传部和负责学生工作的团委做好后期策划工作,包括研究微电影何时在校园内推广,如何组织二级学院做好宣传工作,可以在校园官网、学校的微博、微信公共号上进行传播。大学生们不仅可以在线观看,还可以集中留言、抒发感想、互相讨论,内容可以是对微电影的评价、意见,也可以是观后感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建议,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参与度,学校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向。学校宣传部门也可以就此机会向学生们征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做好反馈总结工作。微电影在校园内传播一段时间后,综合学生们的留言,对微电影的整体优缺点进行总结,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通过学生的反馈,总结影片的教育效果。如果学生们普遍认可通过微电影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学校以后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多展开此类活动,让主流思想占据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微电影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补,又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作为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与传统课堂形成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