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孟子的仁政思想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文管理者

时间:2024-05-04

盘江婷 黄 静

孟子的仁政思想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的人文管理者

盘江婷 黄 静

相比于2500多年前孔子和孟子所说的政治及他们所处的相对结构单一、分层简洁的政治体系中,今天的政治,或者说各个行业、领域中的管理工作,已经显得格外复杂、庞大和精致。优质管理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或许依循我们的文化地图而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文化进行提纲挈领时,这种精神内核既可以说是由孔孟发端,而后来中国2500多年政治生活所践行的“仁政思想”,也可以说是适应现代经济世界的语境的“人文管理”。两者本质没有实质差别,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但形式可以千差万别。

孟子 仁政 人文管理

一、人文管理时时存在

不管是人文管理还是人文管理者,这两个概念在管理学领域的提出和理论建构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人文管理理论是由于省宽提出并倡导的新型管理理论,主要从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论述人文管理。①可以说这是适应现实发展需要的管理理念。

首先,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相对于“天文”、“地理”的“人文”,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的文化现象。在西方,Humanity(“人文”——在中国并没有词源学基础),Humanity,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the human race),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文”一词的根源古希腊和罗马(Humanity在西方也可以解释为Th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of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the classics),它是以古希腊思想及其方式为根基的。

现代语境中的“人文”是综合以上二者,一个代表广度,一个代表深度,广度即人类的文化现象被称为人文,而深度在从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不管是对于人文管理还是人文管理者,现象总是先于概念存在的,对人类历史和社会来说,它们的发生就像普照的阳光和磅礴的雨露一样催生着人类世界的欣欣向荣。以古代官员为例,大到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推行的人文管理,使得唐朝强盛,文化繁荣,小到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他在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后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在他做小小的知县时,就能废除溺婴习俗,推行教育,编写了《四书指月》,并在完善地方志上花功夫,编写了《寿宁县志》。虽然当时没有人文管理或人文管理者这样的提法,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是人文管理者,历史上的这些人物多如繁星,代代相承。他们毕生的经营,不管行为表现、努力方向及业绩贡献如何地不同,都是要受推崇的。实际上就是在管理当中推行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仁道”。

相比2500多年前孔子和孟子所说的政治及他们所处的相对结构单一、分层简洁的政治体系中,今天的政治,或者说各个行业、领域中的管理工作,已经显得格外复杂、庞大和精致。但优质管理的精神内核没有改变,或许依循我们的文化地图而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文化进行提纲挈领时,这种精神内核既可以说是由孔孟发端,而后来中国2500多年政治生活所践行的“仁政思想”,也可以说是适应现代经济世界的语境的“人文管理”。两者本质没有实质差别,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但形式可以千差万别。

二、从西周礼乐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仁政

2500多年前,在春秋时期,对民众施行仁政的理想首先是由孔子提出的,一方面孔子提出了对民众实施仁政的政治理想,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就是治理一个大国,要能敬慎守信,节省财用,爱护人民。动用民众做事,不能违反农时节令。这就是仁政了。②另一方面,孔子指出仁政并非朝夕之日能够推行,要仁道施行于天下,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以上的经营才能就其根基,去其恶疾。《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让仁道施行于天下。如果让一位善人来治一个邦国,要经过一百年才能消除残暴和杀伐。③这些见解都是极有见地的。

在孔子谈论政治时,很多内容涉及到礼乐。最有名的言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④“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孔子推崇西周的礼乐文化,可以说儒家的政治学说是从西周封建礼乐教化中发展出来的。礼乐施及的对象是由血缘宗法文化结合起来的、享有受教育权利的贵族们。他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父子,又是君臣,从低到高分为士、大夫、公卿、诸侯、天子五个等级,可统称为“君子”;而庶民与奴隶则是刑罚施及的对象,古代称为“庶人”“庶民”“民”或“小人”。由于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所以礼乐政治是德治而不是法治。

在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已达到很严重的程度,但礼乐教化还没有完全被摧毁殆尽,因而孔子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强调礼乐的外在秩序。“仁政”二字最早由孟子喊出,他阐发和丰富了仁政的内涵。孟子和孔子一样,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但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时代,礼乐教化已经完全被摧毁殆尽,此时诸侯兼并剧烈,战乱不休,民众流离失所,政治失去了道德理想,完全成为实现私利和强权的工具。所以,孟子不再刻意地强调礼乐的外在秩序,而是强调礼乐的内涵,呼吁行仁政;主张道义,反对私利;主张保民,反对强权。

对于仁政,即礼乐的内涵,孟子抓住的核心是“利义之辩”,对于民众而言要实现合理的“利”,才有可能谈“义”,这就是“有恒产才能有恒心”。但人人都只看到“利”,追求“利”的话,这个世界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终带来的只能是杀戮。所以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的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⑤孟子透过细微之处看到本质,他意识到人人只考虑利益,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他说,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因而,要用仁义来化解利益的过分争夺。政,实际上就是指国家层面的管理。国家是一个巨大的组织。组织和管理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合理实现。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道德的自律性保证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和合理实现。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人性”,普遍的人性是人类政治的根据,这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出发点。按照孟子对人性的判断,人生来就具备良知、良心、善性,所以他说:“人人都有怜悯别人的心情。古代的圣王因为有这样的心,才推行怜悯人民的仁政。”⑥

孟子有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责任感,孟子就曾经说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当他处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的时代中,能够有有拨乱反正的决心和行动。他不仅仅批判和抨击诸侯们的暴政,更为可贵的是对他主张的仁政有着精致的设计和描绘。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三、人才德为先

中国古话对人才的形容是“德才兼备”,说得简洁有力。在中国历史上,有道德的君主,能够造福百姓,没有道德的君主或者公卿贵族、大臣等,就会造恶百姓。所以孟子在曾说,“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意思是,只有仁人才有资格成为统治者。如果一个不仁的人身居高位,那简直是将罪恶流播于民众。统治者无道残暴,民众就无法可依。政府不遵守道义,工匠就不遵守规矩。君子违反礼义,小人就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能在世上存在就算万幸了。⑦

那时候,王侯、贵族动辄“地方千里”,“食邑万户”,那奴隶、自耕农或平民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更不用说在战乱时期,大部分的人生命很难得到保障,如东汉王粲《七哀诗》中所描写的场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在白骨累累的原野上,饥饿的母亲将孩子遗弃在草丛间,听到孩子惊慌失措的号泣的声音,想到自己因不知身死何处,才遗弃亲儿,失声痛哭,不能离去。虽然导致战乱的原因很多,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人的政治谋利,为个人利益发动政变。

所谓“窃针者偷,窃国者诸侯”,对于位高者,位置越高,权力越大。一个有道德的上层管理者是组织的福音,那么一个不讲道德的上层管理者将是组织的噩梦。即使是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一切讲究成本的时代,道理依然是不变的。只是我们今天更多地把这种要求成为“职业道德”。

中国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多人、很多企业等为了个人私利没有任何底线,这是没有职业道德表现。从2006年开始,陆续爆出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毒豆芽、塑化剂、皮鞋胶囊、人造猪耳、“农残”茶、甲醛白菜、蓝矾韭菜……中国经济每年都是增长,但很多食品不是掺假就是有毒,真是可悲。

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讲过职业道德。《孟子·离娄下》曾记载,曾子居住在武城,越国军队来侵犯。有人说:“敌人要来了,何不离开这里?”曾子在离开时说:“不要让人住到我家来,毁坏了这里的树木。”敌人退走了,曾子就说:“修好我的墙屋,我要回来了。”敌人退走后,曾子回来了。他身边的人议论说:“武城的人对我们先生这样忠诚而恭敬,敌人来了,先生却先离开,给百姓做了这么个榜样;敌人退走了,他才回来,这么做恐怕不好吧。”沈犹行说:“这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从前,先生曾住在我们那里,沈犹家遭遇负刍作乱的祸事,跟随先生的七十个弟子,没有一个出事的,因为他们是老师和客人,让他们先离开。”子思居住在卫国,有齐国军队来侵犯。有人说:“敌人要来了,您何不离开这里?”子思说:“如果我也离开,国君同谁来守城呢?”对这两件事,孟子评论到:“曾子和子思遵行相同的道理。曾子是老师,是长辈;子思是臣,身份低。如果曾子、子思互换了地位,也都会这样的。”⑧曾子遇寇而退,子思遇寇而守,为什么他们两人的行为都是值得称许的呢?曾子作为老师,遇到盗贼攻城时,他的职责不是守城,而是要教育武城的臣子们,你们的职责是要保护民众、长者。所以曾子要说“不要让人住到我家来,毁坏了这里的树木。”这是更高的境界。而子思居住在卫国,齐军来犯,别人劝他离开,他作为臣子,认为自己要首当其冲,也是出于职责。用现在的话来说,不管是曾子,还是子思,他们都在强调自己的职业道德。

对于人文管理者来说,道德不是空谈,既要保证在与他人的相处之中坚持相互尊重、理解、真诚相处之道,又要使组织中每个人获得经济保障和职业发展空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早已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理论并在管理等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人文管理而言,“仁道”的推行,如果能做到高度关注组织中的人员的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可以说非常难能可贵了。

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的政治思想也都是既要保证民众拥有经济能力,以致安居乐业,然后让民众接受良好的教育,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安定、满足。实际上,这也是在理解人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上,对国家管理提出的目标。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称赞道:“人口多稠密啊!”给他驾车的冉求说:“有这么多的人,如何治理他们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冉求又问:“富起来以后呢?”孔子说:“让他们受教育!”⑨

孟子在阐发仁政思想的时候,也是具有同样的思路。孟子在和梁惠王描绘仁政的图景,也是让人们先富足,并涉及土地制度、生产制度、赋税制度、贸易等等方面的设计。

在企业中,真正的人文管理,首先就要保证职工、团体成员的经济收入,好的经济能力是基础。保证职工、团体成员的经济收入并非易事,在各个行业当中,很多企业还很难做到。中国一直被称为廉价劳动力工厂,即使现在是中国经济转型期,但是很多行业的管理者对职工待遇依然是采取很不公平的政策。在利润一定的情况,往往会通过压缩职工的工资来取得自身的利益。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四、构建文化的共同体

儒家主张的仁政非常简单,也非常符合现代政治的理念,那就是先富民,后教民。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孟子是非常积极入世的人,在战国时期,由于大贵族家室的不断衰落,加之越来越多的平民受过教育,平民士人在政治和外交舞台上愈加活跃。各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养士,争夺人才。此段时期,君臣关系发生了变化。出身平民的官僚或者来自其他国家的客卿们与国君之间没有宗法血缘关系,因此君臣关系不再像春秋时代那样仅仅是父子关系的延伸。法家韩非子于是认为君臣之间其实是利益交换的关系。君主用赏罚两种手段驾御大臣,大臣由于要获得利益,所以畏惧君主。而儒家处理君臣关系的原则就复杂得多。

孟子则主张君臣之间凭借道义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君与臣必须具有共同的政治理想与道德境界,是一个道德与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一个群体将产生何种文化,往往是由这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对于君臣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孟子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两者要借助共同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境界,形成一个道德与文化的共同体,这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在中国历史的君和臣,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这两类管理者可以说是组织发展的中坚力量。德鲁克曾说过:“管理者是事业的最基本的、最稀有的、最昂贵,而且是最易消逝的资源。”

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之间能够凭借共同的意识、一致的努力来创造并推进自身的企业文化,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他们成为文化的共同体。

马云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之父,他于1999年正式成立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于经营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马云对于商业有独到见解,可以说他弘扬了商业文化。在他的理念中,实际上互联网业务的精髓就在于相互分享,互惠互利,马云不仅需要自己获得经济效益,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他所搭建的平台获得经济效益。他说:“我是说阿里巴巴发现了金矿,那我们绝对不自己去挖,我们希望别人去挖,他挖了金矿给我一块就可以了。”

正是有这样的理念,2003年,马云创建个人电子商务网站淘宝,到2006年淘宝网站就发展为亚洲最大购物网站。截至2013年,淘宝网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这些用户包括消费者用户和商家用户。截止2011年年底,淘宝网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43.8亿元,创造270.8万直接且充分的就业机会。在消费者中间,它创造了在快速、便捷、不受地理空间所局限的消费文化,在商家中间,它促进了服务、诚信、创新等企业精神。这样的成功不仅仅是归于作为创始人马云的创建行为。而是马云作为顶层设计师,他产生了对大厦的建筑理念,而与其他管理者形成了共同的意识和一致的努力。他们是推进某种文化的共同体。将某种具体的文化落到实处,使更多的人来一起构建这种文化,分享这种文化成果。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孔子曾多次赞叹水,和孟子同时代的的徐子问孟子,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孟子回答到,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一一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间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⑩文化就像源泉一样,它能使一个组织保持活力、生命力。如果企业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就不可能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那如果大家都是如此,这个行业就变得没有希望,其实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有一时的繁荣,但也会像无源之水一样,最后变成一潭死水,很快干涸。即使留有躯壳,发挥的也是阻碍作用。文化难得,造恶往往更容易,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想看到蓝天也成为一种奢求。

注释:

①于省宽2008年出版了《人文管理丛书》七卷本,2010年出版了《人文管理简明教程》。

②论语新解[M].钱穆,校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7~8.

③同上,313页。

④同上,46页。

⑤同上,1~2页。

⑥同上,80页。

⑦同上,163~164页。

⑧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8:201~203.

⑨论语新解[M].钱穆,校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312.

⑩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8:191.

[1]于省宽,李蕾.人文管理简明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论语新解[M].钱穆,校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孟子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4]李学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右江民族医学院,民族地区医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