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习型组织视野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

时间:2024-05-04

周旭清

学习型组织视野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研究

周旭清

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整体上很有活力,但部分团支部在工作开展及团员参与方面活力还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团支部活力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有效途径,以期对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有所借鉴。

学习型团支部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心智模式 系统思维 自我超越

2015年9月30日,为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提出的“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的重要要求,团中央学校部下发了《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团要管团”四维工作格局,始终坚持将团支部工作和建设放在最基础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着力破解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重点难点问题。可见,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提升,是当前全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团支部活力不足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有效途径,以期对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有所借鉴。

一、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不足的现状

根据团中央学校部下发的《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的通知内容,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基本目标有三项:一是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二是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三是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对照基本目标,根据笔者多年的团工作实践及观察,当前高校基层团支部整体上很有活力,特别是组织运行活力很强,在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扎实,组织运转规范、顺畅。但是在工作开展及团员参与方面活力还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班级团支部机构设置的特殊性

高校基层班级团支部的委员和班委委员通常是两套班子一班人马(比如宣传委员、文体委员、心理委员等),造成了团支部委员工作职责不甚明确,团支部委员的工作偏向于由班长分配的班级事务及班级活动,对团支部的工作事务积极性不高,甚至还存在整个团支部只由团支部书记一人开展工作的现象,因此,团支部在工作上常常只满足于把常规工作做好,比如团籍档案管理,团费收缴,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等,但在工作方式载体上难以改进创新,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也不强,团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

(二)团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团干部是团支部的领导核心,团支部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团干部去组织和引导,可以说团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团支部活力的强弱。以我院为例,我院的优秀团干部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大一的团干部由于在中学接受的团内专项培训比较少,工作上主要倾向于常规团务,对于工作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工作成效不明显;大四的团干部由于面临毕业,重心都在就业工作上,团的工作开展上也主要局限于常规事务,没有用心钻研支部的创新工作。另外,班级团干部之间也存在凝聚力不强的现象。团干部间分工不明确,沟通不到位,相互协调能力差,没有发挥出集体领导的作用,导致了对团支部服务不到位,团员支持率低的现场。最后,团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交流不够,一些工作内容及方式方法不恰当,是团组织吸引力不足,团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团干部的素质不高,思想素质过硬,只要是团干部,不管在大学的那一时间段,都应该有团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把团的工作放在第一位,勇于创新,做出好成绩。业务素质过硬,在工作开展上有针对性、时效性,获得团员的信任和认可,就能把整个团支部带出活力。总之,要提升团支部活力,选好团干部,并不断加强其素质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团员主体意识不强

团支部的主体成员还是团员,团员有没有主体意识,有没有主人翁的身份意识,有没有集体荣誉感等等到直接关系到团支部各项工作开展的成效。我院团员人数超过全院学生总数的90%以上,甚至不少团支部是“全民团”,没有了团员的先进性意识。由于一些中学对发展团员工作不够重视,有不少团员没有受过团的基本知识教育,没有团员身份意识。特别是大一的新生,有的已经有了5-6年的团龄,但对团员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更谈不上履行团员义务。另外,有部分团员对自己降低了要求,不文明行为和违纪现象在团员队伍中屡见不鲜。这种现状使不少团员有一种消极的平衡感,缺乏应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治上进取心不强,组织观念淡薄,致使团组织的先进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学界提出了众多解决方式途径。一是通过加强团支部自身建设,实现“思想引领”的途径;二是通过创新团支部活动方式,增强团支部吸引力的途径;三是加强团支部制度建设,规范团支部日常工作的途径;四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团支部的工作能力的途径;五是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员素质的途径。本文将探索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这一途径以提升团支部活力。

二、建立学习型团组织,提升团支部活力

(一)创建共同愿景,加强团支部凝聚力

共同愿景来源于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他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景象,可以凝聚组织上下的意志力。团支部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应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方向, 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目的, 同时根据具体实际, 把团支部的奋斗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工作中组织全体青年大学生参加到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中来, 自觉地把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作为个人行为的准则。各基层团支部应当积极组织支部成员有效沟通,共同确定团支部的共同愿景,比如是在每年的五四表彰中争取“五四红旗团支部”或“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或在某项主题活动中打造文化品牌还是更能体现支部精神灵魂的目标等,并在日常活动的开展中,将团支部的核心价值观和愿景进一步向支部成员灌输,使支部成员在参加各项活动中,进一步明确支部的价值观,产生内心共鸣,把个人愿景与支部愿景结合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加强凝聚力。

(二)开展团队学习,提高团支部整体素质

组织的所有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的。团支部可以根据共同愿景,建立学习制度,借助QQ、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定期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特别是关于党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一些中学对发展团员工作不够重视,不少团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团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导致团员素质偏低。通过定期的共同学习探讨,以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观念,形成追求知识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团支部的整体素质。

(三)改变心智模式,提高团支部创新能力

组织目标实现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体的旧思维,唯有透过团队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提升团支部创新能力,需改变团队个体心智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心智模式是真正融入团支部,在共同愿景引导下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基础。首先,认识自我。大学生应当从团队学习中认清自身的优缺点,通过团队学习互助,发挥自身优势,改进不足之处,将持续学习的氛围融入内心,提升自己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成才的需要。其次,结合组织愿景,确立个人目标。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不断剔除旧观念,接受新思维,积极创新创造,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促进团支部的整体创新能力。

(四)运行系统思考,培养团支部全局思维能力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系统思考,学习型团支部亦然,只有通过系统思考,才能形成更宽阔的“愿景”,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超越”。

系统思维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精髓,团支部要有活力离不开系统思维。团支部在团体学习或工作开展中运行系统思考,宏观上要考虑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微观上要考虑到工作学习的目的及与相关人、事、物的联系,以达到最好的学习工作效果。比如,在知识学习模式上,要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在第二课堂的知识能力培养上,在以赛带学,赛学结合的模式基础上,更加将“学”放在该模式的核心位置,突出学以致用在各类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支部管理上,注重团干、团员及相关组织部门的互动联系,考虑整个过程的人事物,这样就避免了以偏概全、一点带面的工作局限,从而也培养了全局思维能力。

(五)实现自我超越,提升团支部活力

愿景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组织成员全神贯注去克服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形式的阻力。很显然,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超越。团支部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征途中,不断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实现自我超越,整体活力便不断得到提升。

[1]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实施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的通知[EB/OL].http://xxgqt.youth.cn/tzgg/201601/t20160127_7575051.htm,2015-09-29.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李爽,何爱华,蒋丽萍.夯实组织基础,激发支部活力—高校团支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的探索[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4]李娅.关于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30).

[5]叶婷.当代大学生团支部凝聚力的现状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贵州师范学院)

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校级管理项目(党群工作类),项目编号:2016GL010。

周旭清(1981-),女,苗族,贵州思南人,贵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